考研高效複習經驗

  高效的複習,能夠讓我們掌握好考研複習的步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關於英語】不多講,可以看單詞書,講背單詞方法的,對我挺有效的。高中英語考不好,也是因為當時方法不對。這樣單詞真題都抓住了。用這種方法記住了大多數核心詞彙,做題時遇到不會的詞再查字典,並記錄在小本本上,反覆背誦。英語再講可以寫一個很長的帖子了,然後怎麼學就不說了,會成話癆的。但是我想根據實際感受說一句話:考完研再做6級題覺得6級就是渣渣渣。

  【關於政治】我光看書了,加上如果自己邏輯思維能力還行,不會太低分。當時看一遍書就在封面畫一劃正字。順便說句我邏輯思維能力真差啊,不然分數高點。

  【關於專業課】血淚史。。。。。。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考研,我還是會義無反顧選擇新聞的,但是我會換個方法,找個學長帶我學。跨專業考研自己複習的難度太大。厚厚的十本書,記了忘,忘了記,眉毛鬍子一把抓,說根本是對專業課的內容理解不到位,不像本專業學生複習起來那麼得心應手。我考研那會根本沒想到專業課去找人輔導,就像英語高考沒及格都高傲到不去報班一樣,頑固自負到了極點,當時以為是個性還竊喜,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是性格上的缺陷。我考上研究生後輔導另外一個考研同學,重難點內容、答題方法,難以理解的概念、著名的理論都會一一解釋清楚,當然更多是要自己下功夫去背的,但真的少走了很多彎路。我當時專業課複習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晚上做夢都在背,半夜起來上廁所也會嘟囔。但是還是背了忘、忘了背,直到10月底的時候,我專業課複習才找到了一點感覺,迅速調整了狀態。現在想起來,還是一身冷汗,自己走了一招險棋。有了這個教訓也慢慢變得柔和通達起來,不再那麼固執。

  考研的時間比預期的時間提前了20天,這對我來說我晴天霹靂,這意味著我必須將每天10小時的學習時間增加到12小時,也許你會想,12小時,so easy啊,在家早上7點半起來,8點開始看書,看到晚上10點,中間休息2小時,就12小時了。那可未必,要達到平均每天12小時的學習時間,意味著你要沒有社交,不能出門買任何東西,沒有時間去奶奶家陪她嘮嘮嗑,沒有時間去學校準備論文等,這可能嗎?答案是不可能,所以後期怎麼能保證12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呢?我每天都在手機日曆上做標記,記錄每天的有效學習時間,比如今天有事情耽擱了,只學了11小時,第二天我就一定會多學一小時把它補上,如果今天我精力超級充沛,可以學到12點哎喲喂,那我把這多學的兩小時存著,下次哪天少學了拿出來抵扣。養成習慣後你會覺得不能打破這種做法,就像一件很好的衣服如果破了個洞會讓人特別難受。

  考研強化備考高分的三大學習技巧

  一、學習區理論,直面瓶頸

  學習區理論主要有以下兩點應用:第一,對於一個人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處於“學習區”,學習具有適當挑戰性的東西,一段時間後,“學習區”會慢慢變為“舒適區”,“舒適區”越變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區” 也會相應變成“學習區”。所以我們在做題和複習過程中不要對難題採取迴避心理,直面瓶頸期並努力突破,不然我們永遠不可能進步;第二,如果現在的你在恐慌區,那麼首要就是要建立自信,克服恐懼和憂慮,很多事情其實很簡單,只是我們在思想上把他們複雜化、困難化了。

  二、構建知識樹,整合知識點

  我們在看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即反覆遺忘一些知識點尤其是那些新學的有一定難度的知識。後期時間越來越緊張,要想讓新舊知識產生深刻聯結,就必須主動構建知識樹,使新舊知識在大腦中形成一個全新的框架。構建知識樹不是一次性的,我們要在學習中不斷調整刪減其中的枝節,每次調整都是一次知識吸收和整合的過程。這個方法不僅適用於消化吸收新學的知識,也同樣適用於複習記憶已掌握的知識。在複習時,不妨在空白紙上,列出一個章節的大致框架,再通過主動回憶對其進行知識點的填充。

  如果自己不知道如何構建知識樹,可以請教“老司機”。新東方線上的名師都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在授課過程中已經把知識體系化,便於學生記憶。新東方線上2017考研【高效備考版】全程班專為希望專心備考的你打造,三個月帶你走完考研必經四階段:精講、刷題、衝刺、點題,帶你構建知識樹,根據新大綱區分高、低頻考點,最大程度節省備考時間,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優先學習重點考點。還有考前直播衝刺點題,可獲贈2017最後3小時直播點題課程。一次選擇,全程無憂。

  三、刷真題,做對題才是硬道理

  我們都知道糟糕的考場發揮會在一定程度上摧毀我們日復一日的努力,只是事後一些同學將其歸結為運氣成分。新東方線上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研究中心提醒大家,我們在做簡單試題時,要有一個較高的警覺度,在做較難的考題時,要保持一個穩定的心理狀態慢慢去解決它;第三,我們要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堅信自己即使在壓力下也會發揮得很好。

  所以,建議大家抽出一天的時間做一次模擬考,檢驗一下自己的複習水平,畢竟做對題才是考研的最終目的。讓新東方線上2017考研【高效備考版】全程名師帶你刷題通關,以練帶學,講練結合,短時高效。別讓時間在低效中流逝,馬上學習新課程,考研永遠不算晚!

  考研必知的三個高效記憶規律

  從識記的時間來看

  遺忘的程序並不是均衡的,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識記初期我們遺忘得最快,但隨著時間推移,遺忘數量在不斷減少。

  針對此條規律我們能做的就是及時複習,趕在遺忘發生之前將記憶的內容重新加固,而且要不斷地重複。舉個例子,我們下午在開始學習新內容之前可以將早晨記憶過的內容重新翻看一遍,晚上學習結束時再將一天所學知識複習一遍,第二天重複這個過程,然後是第三天。

  以上只是記憶單個知識點的方法,我們怎麼才能記住數量巨大的知識點呢?首先可以在學習過程之前學過的知識點劃分成不同的單元。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感知完成。每天覆習的時候,先複習最新記憶的內容,然後由後往前記憶這個單元的內容。這裡有一個規律就是我們複習得越及時在以後重複記憶的時候花費的時間就越少。所以當我們在複習這個單元中最早學過的知識時,幾乎可以很快完成。

  從識記的內容來看

  有意義內容的識記比無意義內容的識記遺忘得慢;熟悉的材料、難易度適當的材料比生疏的材料遺忘得慢;學習者感興趣比不感興趣的遺忘慢。

  什麼是有意義的識記?即在對材料理解的基礎上,跟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絡並納入已建立的知識結構之中的識記。所以這條規律要求我們不能在看一遍知識點後就“死記硬背”,我們要做的首先是逐漸去熟悉新知識點,然後想辦法把它跟自己知識體系中的知識掛上勾,然後把新知識消化吸收最後生成新的知識體系。

  這條規律的第二點就要求我們在看書的時候,要先從簡單的基礎的書目開始,一般都是指定的教科書。那些可能會考到的一些課外論著要在我們充分掌握基礎知識以後進行,不然後果就是白白浪費時間。

  從識記的程度來看

  一定範圍內識記的程度越高,遺忘越少。追求“過度學習”。“過度學習”即超過剛能背誦程度的繼續學習,當過度學習達到150%時,效果最好,遺忘最少。

  所以當我們覺得剛剛能掌握某個知識點時,一定將其多重複記憶幾次。當然我們也要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當學習鞏固到不再出現錯誤的水平時,就可以停止。如果此時再要求自己進行精力投入,那麼學習效果將會下降,掌握能力將發生遞減,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時間越長越學習不進去。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