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

  提到蝸牛,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有一個重重的殼,其實蝸牛除了它身上有重重的殼被人所知之外,它還有一個世界之最的稱號。

  

  那麼為什麼蝸牛是呢?有一項研究表明,蝸牛的牙齒數量相當龐大。大家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在蝸牛的觸角中間往下一點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個小洞就是蝸牛的嘴巴,它很小,大小跟針尖差不多,科學家們都把它稱為“齒舌”。蝸牛的嘴裡有一條矩形的舌頭,上面長著無數細小而整齊的角質牙齒,這些牙齒最多有135排,大概每一排都有105顆牙齒,這樣算起來,蝸牛的牙齒達到了一萬顆以上。還有一些人計算出來蝸牛的牙齒數量是26500顆,這樣數量的牙齒是這個世界上其它生物沒有辦法比擬的。

  蝸牛牙齒的作用

  其實蝸牛的牙齒不但多,而且它們都還很鋒利。如果你把蝸牛關在一個硬紙板做的盒子裡,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這個盒子上面有一個破洞。這個時候蝸牛就會爬出來。蝸牛就是用它的這些牙齒吃樹葉的,不管什麼樣的葉子它們都能嚼碎了吃下去。當蝸牛找到食物的時候,它會分泌一種唾液,這種唾液有著4%硫酸溶液的酸性。這種唾液先把食物軟化,之後蝸牛會用自己帶著牙齒的舌頭把食物一點點撕碎了吃。

  蝸牛在擁有硬殼保護的同時,他的唾液和牙齒也是它很厲害的進攻武器。蝸牛有自食生存的特性。小蝸牛剛被孵化出來,就能憑著自己的牙齒去吃食物了。蝸牛的食物範圍很廣,主要是各種蔬菜、瓜果皮、還有一些農作的葉、莖、芽、花等。這樣看來蝸牛似乎對於農業並沒有什麼好處。

  蝸牛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它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含有20多種氨基酸,屬於高檔營養品。蝸牛屬於腹足綱陸生軟體動物,種類很多,遍佈全球。根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各地大概有四萬種蝸牛。在我國各省區都有蝸牛分佈,它生活在森林、果園、農田等地方。但是在我國有飼養價值的蝸牛很少。蝸牛作為人類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好食品,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最常見的蝸牛叫非洲蝸牛,又叫雲瑪瑙螺,廣東人叫它“名菜螺”。每年5~11月是蝸牛活動的旺季,冬天和夏天的時候蝸牛進入休眠狀態。蝸牛害怕光,晝伏夜出,白天就潛伏在枝葉繁茂的陰暗潮溼環境中。如果遇到地面乾燥或者是暴雨,蝸牛就會爬到樹幹,或者是植物葉子的背面。因此,如果大家想要觀察蝸牛的牙齒就要在5~11月之間,到潮溼的陰暗的地方去尋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