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鱷魚介紹

   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世界上最長的鱷魚有多長

  世界上最長的鱷魚有多長

  現有:美洲鱷12米.我在某個電視節目看過,看到鏡頭的那個有12米多.沒有看到鏡頭的那個量它的足跡身軀有13米多,但未經科學確認 世界上最大的鱷魚是帝王鱷,體長15M,體重30T。生活在3億多年前,但已經滅絕。

  美洲鱷是較大型的鱷,可以長到6米以上,平均身長是3.4米。美洲鱷是鱷亞科中分佈最北的成員,最北可到達美國佛羅里達南部,向南經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到達厄瓜多和祕魯,可出現於海灣、瀉湖、河流、湖泊等不同水域,並可以象灣鱷一樣穿越較寬闊的海面。美洲鱷在河流邊的沙岸上挖洞產卵,以魚、哺乳動物、鳥、龜等為食。與其他所有鱷魚一樣,美洲鱷是一個四足動物,有四條短且分叉的腿,一個長且強有力的尾巴,背部和尾部佈滿鱗甲。口鼻部拉長,有一對強壯的顎骨。眼睛有瞬膜和淚器保護,淚器用以產生眼淚。鼻孔、眼睛和耳朵都位於其頭部頂部,因此身體的其餘部分可隱蔽水下利於突襲。偽裝有助於它們捕食獵物。其口鼻部比美國短吻鱷相對長且窄,比奧利諾科鱷寬。美洲鱷比起其他深色鱷魚的顏色要淺並且灰一些。這個物種通常用腹部匍匐而行,它們也可以用腳行走。體型大的個體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0英里***16公里***它們通過移動身體和尾巴的方式游泳,速度可達每小時20英里,但是不能長時保持這個速度。美洲鱷比美國短吻鱷對於低溫更敏感。美國短吻鱷可以在7.2°C***45.0°F***的環境下呆一陣子,美洲鱷卻會死亡。美洲鱷的生長速度比美國短吻鱷快,並且更能適應鹹水。鱷魚有時通過鳥類來清理寄生蟲,美洲鱷則更多地依靠魚類。

  種群現狀

  摺疊奧裡諾科鱷***Crocodylusintermedius***

  是西半球最大的鱷,體長可達7米,真正的南美霸主之一。其特徵與美洲鱷非常相似。奧裡諾科鱷生活於哥倫比亞東部和委內瑞拉的奧裡諾科河盆地中的安靜河流和瀉湖中,在奧裡諾科河口一帶,與美洲鱷分享共同的棲息地,主要以魚為食,也捕食其他可以捕到的脊椎動物。奧裡諾科鱷的繁殖習性可能與美洲鱷相似。奧裡諾科鱷由於鱷魚皮貿易耳數量驟減,雖然受到法律保護,但是法律難以很好的執行,在委內瑞拉野外可能不及百隻。奧裡諾科鱷在動物園沒有繁殖過,但在有些私人養殖場中可以繁殖。密西西比鱷***Alligatormississippiensis***是大型的短吻鱷,體長可達4.9~6.1米,但是現存的個體很少有長到這樣大的。密西西比鱷生活於美國弗吉尼亞-北卡羅萊那以南的靜止或流動緩慢的河流、淡水湖泊和沼澤中。幼體以昆蟲和甲殼動物為食,年輕個體捕食爬行動物、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成體喜歡捕食小型食草動物。密西西比鱷修築堆起的巢,產卵較多,雌鱷負責照看巢和幼鱷。

  摺疊凱門鱷***Caimancrocodiles***

  是中小型的鱷,雄鱷體長2.5米,雌鱷則小很多。凱門鱷因兩眼間有道似眼鏡架的脊而又被稱為眼鏡鱷。凱門鱷適應性強,分佈廣泛,生活於從墨西哥南部經中美洲和亞馬孫盆地一直到達阿根廷北部,亞種眾多。其中的兩個亞種被列為瀕危,其他被列為易危,凱門鱷以捕殺魚類或中、小型爬行類、哺乳類為生,自己也是美洲豹或大森蚺的獵捕物件。摺疊寬吻凱門鱷***Caimanlatirostris***口鼻部寬闊與中國揚子鱷有些類似,雄鱷體長可達3米,雌鱷僅1.8米。寬吻凱門鱷生活於阿根廷北部、巴西東南部、烏拉圭和巴拉圭的沼澤、河流、紅樹林和湖泊中,食蝸牛、小型哺乳動物、魚和鳥類。摺疊佩滕鱷***Crododylusmoreletii***

  是吻部較寬的中型鱷魚,體長3~3.4米。佩滕鱷生活於從墨西哥南部到瓜地馬拉北部的淡水吃糖、河流和沼澤中,也可出現於接近大西洋海岸線的地方。摺疊菱斑鱷

  是中型鱷魚,體長3米,也有些個體會更大些。吻相對較短,成鱷體黑而有黃斑。菱斑鱷生活於古巴西南部的淡水沼澤中,以魚和小哺乳動物為食,性情凶猛。菱斑鱷與美洲鱷以及被引入的眼鏡鱷分享共同的棲息地。摺疊白化美洲鱷

  2008年4月2日,一條罕見的白化美洲鱷在德國北部霍登哈根的一個野生動物園展出。展出主辦方稱,這條名叫“白鑽石”的14歲美洲鱷產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是歐洲僅有的一條白化美洲鱷。

  美國佛羅里達州大沼澤國家公園公開的這張照片顯示了一條死前剛剛吞掉一整隻美洲鱷的緬甸蟒。美洲鱷的後半身穿破巨蟒的身體露在外面,頭及前肢仍在蟒腹之中。據測量,這隻美洲鱷總體長達194釐米。科學家推測稱,在巨蟒和鱷魚進行生死搏鬥前,這條2米長的鱷魚已經受傷,因為在鱷魚的屍體上,出現了許多並非由蟒蛇造成的傷口。

  佛羅里達州大學野生動物專家弗蘭克·瑪祖提說,當這條4米長巨蟒纏住鱷魚,並且一口口將它吞下肚後,這條為了自保的鱷魚很明顯進行了殊死的掙扎。在蟒蛇準備消化鱷魚時,鱷魚曾用它鋒利的爪子猛抓蟒蛇腹部,導致它的肚子最終發生爆裂。而這條鱷魚最終也由於窒息而死亡。當野生動物研究員麥克爾·巴倫和一名直升機飛行員發現這條蟒蛇時,它的上腹部已經裂開,鱷魚的後腿部位則伸出裂口,暴露在蟒蛇的體外。瑪祖提教授還稱,隨著一些飼養寵物蛇的居民肆意將蟒蛇丟棄在沼澤地中,蟒蛇數量在過去20年內迅速增加,並且危及到沼澤地內的其他生物。在過去3年中,他們就收到3個關於巨蟒和鱷魚搏鬥的報道。在另外3場戰鬥中,或者鱷魚獲勝,或者雙方打成平局,卻從未出現蟒蛇勝利的場景。不過情況有所改變,緬蟒已經對當地生物甚至包括凶猛的美洲鱷都構成嚴重威脅。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當蟒蛇開始外出狩獵時,這片土地上幾乎沒有任何生物是安全的。小貓、小狗、小鹿自然不在話下,甚至連恐怖的美洲鱷魚都可能成為蟒蛇的獵物。此外,它們還會常常襲擊人類的。蟒蛇襲擊人類和吞食鱷魚的事件,聽起來好像是血腥的恐怖故事,但事實上確實存在,而且經常發生。今年2月,一群遊客見證了一場驚險、血腥的蟒蛇鱷魚大戰,最終鱷魚被巨蟒所吞食。最初就是蟒蛇佔據上風,它用自己的身體死死纏住對手。蟒蛇的這種纏繞力量特別巨大,可以達到數噸的壓力大小,足以把獵物扼住窒息而亡。然而,作為本土最高等級獵食者,美洲鱷魚也不是等閒之輩。鱷魚用牙齒緊緊咬住巨蟒,並在地上不斷翻滾與蟒蛇進行逐死搏鬥。最後,這條長達10英尺長的巨蟒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在這片沼澤地上,這兩種食物鏈頂端的超級獵食者之間的“巔峰之戰”時有發生。曾經發生過一場激烈的蟒蛇鱷魚大戰,雙方堅持了近24小時,歷史罕見,最終也是以蟒蛇勝利而告終。同樣也是在去年,一條蟒蛇試圖殺死併吞食一隻體形巨大的鱷魚。然而不幸的是,鱷魚體形過大,蟒蛇太過貪心,最終蟒蛇被鱷魚撐破身體而死。雖然,蟒蛇在野外捕食時非常凶殘,但其實它們很聰明,甚至很溫順,關鍵是它們沒有毒性。它們捕食時主要用牙齒咬住對方,然後用身體纏死敵人。它們的頭部可以膨脹數倍之大,牙齒向後長。它們通常是整個吞下獵物,然後才慢慢消化。類似緬甸蟒蛇的外來物種入侵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自2004年起,共有超過14萬條外國蟒蛇被賣到美國寵物商店。許多蟒蛇愛好者像養寵物一樣對待蟒蛇,蟒蛇通常會得到很好的食物。但是,由於許多人沒有經驗,很多蟒蛇被喂成了龐然大物,主人開支日趨增大,於是他們就會簡單地將其放生。這些被放生的蟒蛇與逃跑的蟒蛇在美國大量繁衍,引起了佛羅里達州沼澤地的生態系統的變化和顛覆。當地已經開始捕食它們,或殺死或捉住送往動物園。但是,外來蟒蛇在美國的繁衍速度已超出了控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