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質磚和陶質磚的區別

  陶瓷分為陶和瓷,陶瓷磚也分為陶質磚與瓷質磚。陶質磚和瓷質磚有哪些區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陶和瓷的最顯著區別表現於吸水率方面,瓷的吸水率小於0.5%,陶的吸水率則大於10%,而陶質磚與瓷質磚的一個區別當然就是吸水率了,陶質磚吸水率遠遠大於瓷質磚。陶質磚結構粗糙多孔,敲擊的聲音低調沉悶,而瓷質磚結構緊緻細膩,表面光澤度好,有一定的透明度,敲擊的聲音清脆悅耳。在硬度和強度方面,陶質磚沒有瓷質磚那麼堅強耐磨。

  他們除了特性上有區別,在裝飾上也是有區別的。日常生活中哪些陶質磚,哪些是瓷質磚呢?比如拋光磚、陶瓷馬賽克等,與及大部分衛生潔具是瓷質的;仿古磚、水晶磚、耐磨磚、亞光磚等是炻質磚,即半瓷磚,一般的瓷片是陶質磚。牆磚中比較多的屬於陶質磚,而地磚屬於瓷質磚,這也是根據它們各自的特性特點來進行選擇鋪貼位置的。因為雖然瓷質磚更加堅強細膩,但是它的吸水率過小,貼上牆面牢固性不及陶質磚。而陶質磚的硬度不足,便不適宜鋪貼於地面。

  瓷質磚質感細膩,規格多樣,製作工藝方面,無論是色彩、圖案,還是光澤,在設計上都比較精緻獨特,具良好的裝飾效果,能營造各種各樣的風格效果,如歐式、中式風格,現代時尚。而陶質磚裝飾表現的更多是一種天然的樸素主義,而其中的釉面瓷片也因製作花色越來越豐富,而在家居裝飾中也被廣泛應用。

  陶瓷磚分類

  陶瓷磚按吸水率可分為五大類,即瓷質磚、炻瓷磚、細炻磚、炻質磚、陶質磚。吸水率大於10%的稱陶瓷磚,市場上一般稱內牆磚,廣泛用於居民住宅、賓館飯店、公共場所等建築物的牆面裝飾,是室內裝修的主要產品。吸水率小於0.5%的稱瓷質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玻化磚,用於鋪地的大多經過表面拋光處理的,因此又叫拋光磚。廣泛用於各類建築物的地面裝飾,也是室內裝修的主要產品。吸水率在0.5%~10%之間的陶瓷磚一部分用於外牆修飾,一部分主要用於室內地面的裝飾,多用於衛生間,與內牆磚配套使用。

  按成型方法陶瓷磚分為擠壓成型陶瓷磚和幹壓成型陶瓷磚。其中,幹壓成型陶瓷磚按吸水率分為瓷質磚***E≤0.5%***、炻瓷磚***0.5%<E≤3%***、細炻磚***3%≤E≤6%***、炻質磚***6%≤E≤10%***和陶質磚***E>10%***。

  按有無釉面分為釉面磚和無釉磚。地磚按釉面狀況分有釉地磚和無釉地磚兩種。有釉地磚主要用於衛生間、廚房的地面裝飾,與內牆磚配套使用。

  按照材質進行分類,按照其吸收率分為瓷質磚,其吸水率為≤0.5%***、炻瓷磚,其吸水率0.5%到10%之間。按照應用特性進行分類,主要分為陶瓷錦磚、釉面內牆磚、陶瓷牆地磚。因為它們的不同特性,尤其是物理、化學特性使得它們的用途是具備著很多方面的效用,也就是功能各異,並且特點突出。在不同的方面上均發揮出其很大的效果。

  無釉地磚大多都是經過表面拋光處理的,因此又叫拋光磚。拋光磚吸水率小於0.5%,也稱為瓷質磚或玻化磚。經過拋光後的瓷質磚,表面光潔如鏡,是一種高檔陶瓷產品。用拋光磚裝飾的建築物富麗堂皇,華貴氣派。其價格較高,裝飾客廳效果良好。

  用於鋪地的陶瓷磚應選擇強度大、堅硬耐磨的拋光磚或無釉磚。其選購與內牆磚基本相同。

  按使用部位分為牆磚和地磚。

  陶瓷磚挑選方式

  查

  檢查產品包裝箱上是否有廠名、廠址以及產品名稱、規格、等級、數量、商標、生產日期和所執行的標準。檢查有沒有出廠合格證、產品有無破損,箱內所裝產品的數量、質量是否與包裝箱上的內容一致。從2002年起,陶瓷磚企業已經有了國家免檢產品十幾家。這些企業的產品質量好,包裝上都有國家免檢的字樣和免檢標記,消費者可以選購免檢產品。

  看

  質量好的陶瓷磚釉面應平滑、細膩,光澤釉晶瑩亮澤,亞光釉柔和舒適。在充足的自然光線或日光燈照射下,將磚放在1米遠處垂直觀察,應看不到明顯的釉面缺陷。有花紋的磚花色圖案應細膩、逼真,沒有明顯的缺色、斷線、錯位等缺陷。質量上乘的陶瓷產品背面的底紋、商標等清晰、完整,少有釉跡或缺損。好的產品尺寸偏差較小,將一批產品垂直放在一個平面上,看看有沒有參差不齊的現象。再看平整程度,可選擇一個表面平整的玻璃板、塑料板、桌面或陶瓷磚,把磚的側邊和正面分別平行地緊貼在該面上,觀察邊的平直程度和麵的翹曲程度。國家標準平整度落差在0.5%*長度,一般800或者600的是0.5mm左右落差。好的產品變形小,鋪貼後磚面平整美觀。看產品的色差,拿幾塊磚拼放在一起,在充足的光線下仔細察看,產品之間色調深淺不一的產品屬於劣質產品,鋪貼後整體效果欠佳。

  聽

  輕輕敲擊陶瓷磚,細聽其聲音,質量較好的產品聽上去清脆悅耳。劣質產品因原料配方不當,燒成周期短,燒成溫度低,敲擊時會發出“空空”之聲。

  比

  要貨比三家,比一比內在質量。相同規格的陶瓷磚,重量大的吸水率低,內在質量也較好,掂一掂即可知道。消費者在對產品有一定了解後,會對產品的質量、價格方面進行綜合比較後再確定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