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白梅花的功效與作用

  白梅花是綠萼梅的一種***《綱目拾遺》***,也稱作綠梅花***《藥材學》***。來源於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植物形態詳"烏梅"條。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白梅花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白梅花的功效和作用

  ①《本草原始》

  清頭目,利肺氣,去痰壅滯上熱。

  ②《百草鏡》

  開胃散鬱。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

  ③《綱目拾遺》

  安神定魂,解痘毒。

  ④《飲片新參》

  紅梅花清肝解鬱,治頭目痛;綠萼梅乎肝和胃,止脘痛,頭暈,進飲食。

  白梅花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敷貼。

  白梅花的附方

  ①治咽部梗塞感***但無陽性體徵***

  綠萼梅二錢,橘餅二個。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②治脣上生瘡

  白梅瓣貼之,如開裂出血者即止。***《赤水玄珠》***

  ③治瘰癧

  雞蛋開一孔,入綠萼梅花將開者七朵,封口,飯上蒸熱,去梅花食蛋,每日一枚,股七日。***《綱目拾遺》***

  ④預稀痘疹

  每年臘月清晨,摘帶露綠萼梅蕊一百朵,加上白糖,搗成小餅,令食之。***王玷桂《不藥良方》***

  ⑤治疽已出未出,不起不發,隱在面板,並治麻症斑症

  梅花一兩,桃仁、辰砂、甘草各二錢,絲瓜五錢。為末,每服五分,參蘇湯下。***《赤水玄珠》***

  白梅花的形態特徵

  【藥材】:乾燥花蕾,呈圓球形,直徑4~8毫米,基部常帶有小梗。苞片3~4層,褐色鱗片狀。苞片內有萼片5枚,淡黃褐色,微帶綠色,卵圓形,覆瓦狀排列,基部與花托癒合。花瓣5枚或多數,白色或黃白色,緊緊相抱。花瓣內包含許多黃色絲狀的雄蕊。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細長的花柱。質輕。氣香,味淡而澀。以花勻淨、完整、含苞未放、萼綠花白、氣味清香者為佳。

  薔薇科李屬 形態描述:落葉喬木,少有灌木,高達10米;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葉寬卵形或卵形,長4~10釐米,寬2~5釐米,邊緣有細密鋸齒,幼時兩面有短柔毛,逐漸脫落,或僅在下面沿葉脈有短柔毛柄長約1釐米,近頂端有2腺體。花1~2朵,直徑2~2.5釐米;花梗短或幾無梗;萼筒鍾狀,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白色或淡紅色,味香,倒卵形;雄蕊多數,離生,稍短或稍長於花瓣;心皮1,密生短柔毛。核果近球形,兩邊扁,有溝,直徑2~3釐米,黃色或帶綠色,有短柔毛,味酸;核卵圓形,有蜂窠狀孔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