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菠蘿蜜_菠蘿蜜栽培技巧

  菠蘿蜜大家有吃過嗎?這是非常好吃的水果,那麼菠蘿蜜怎麼種植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菠蘿蜜種植的方法。

  菠蘿蜜種植的方法:繁殖

  種子繁殖、芽接繁殖、高空壓條繁殖均可,各地以種子繁殖為主,利用組織培養快速育苗技術在印度已取得突破。

  芽接繁殖

  菠蘿蜜實生苗長到1cm以上即可芽接,用補片芽接法進行芽接。在優良品種上選取一年生、向陽老熟枝條作接穗,接穗要保溼存放,最好是隨採隨接,在海南全年均可芽接,但以4-10月份雨季、樹木生長季節芽接成活率較高,此時砧木、接穗容易剝皮,接後易成活。

  種子繁殖

  果實主熟期選取完全成熟、果實發育正常、無病蟲害的幹包果進行選種,用清水洗淨,然後平鋪於沙床上進行催芽,並在沙床上面覆蓋細沙1-2cm,再覆蓋1層稻草,每日淋水1-2次,約經過1周即陸續萌芽生根,待幼苗長出真葉1-2片時,即可分床移植。

  因菠蘿蜜幼苗的主根特別發達,側根極少,移植時不易成活,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最好在分床移植時,剪短主根,根系在50毫克/公斤生根粉溶液中浸蘸一下移植,以促其重新多長出側根,提高成活率。

  最好直接裝營養育苗袋,塑料袋25cm×35cm,營養土用牛糞和表土按3:7混合堆漚而成。

  菠蘿蜜種植的方法:園地選擇

  菠蘿蜜是一種熱帶果樹,溫度是決定菠蘿蜜能否作為經濟栽培最重要的環境因素。

  在年平均氣溫≥22℃、最冷月平均氣溫≥13℃、絕對最低溫>0℃地區能正常開花結果。作為商品化栽培,應該在最低月溫度較高的地方發展。菠蘿蜜在有充足的水分、年降雨量在1200mm以上地區生長較好。

  它根系深生,相當耐旱,但應注重防旱保溼,尤其是秋冬季 為了保證作物正常生長,最好有灌溉措施。菠蘿蜜要求陽光充足,但又相當耐陰,幼苗更忌強烈陽光,故可與荔枝、龍眼、黃皮、香蕉和大蕉間種,適當合理密植並多留營養枝梢。

  菠蘿蜜對土壤要求不高,多數土壤都能適應其生長,但以肥 沃、潮溼、深厚的土壤為最好。

  在村邊、房前屋後、道路兩旁、公園、城鎮種植的菠蘿蜜生長較好,枝葉茂盛,產量高,品質 好,既可美化環境,又可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效益。

  菠蘿蜜種植的方法:建園定植

  開墾、挖穴施基肥 平地或在5°以下的緩坡地機耕深翻1次再平整土地。 丘陵地按等高線開好環山行或梯田,面寬1.5-2.5m,梯田面 向內傾斜,以利保水。

  菠蘿蜜在海南地區一般按株距5-6m、行距6-7m的株 行距定標,種植225-330株/hm² 。挖長、寬、深各0.8-1.0m的 穴。挖穴時表土與底土分開堆放。

  在種植前1-2個月回土, 先把表土施在最下層,接著放雜草,枝葉和石灰0.5kg混合, 再回1層表土,放塘泥、禽畜糞50kg和磷肥0.5kg***有條件地方在植穴放50-100g的菌肥,效果更好***,再回蓋1層表土 填充高出地面20cm。這樣待15-20d左右土盤下沉後,可以開始種植。

  海南定植時間在全年均可進行,但以春季定植為佳。要選 用苗高25-26cm的壯苗定植。移苗時要避免傷根,將苗放入 植穴,然後解開包紮物塑料袋,用細土先將土團下面填滿塞緊, 再填充四周土。樹兜面上蓋草保溼,適當遮蔭,淋足定根水。

  菠蘿蜜種植的方法:疾病防治

  菠蘿蜜果腐病為害症狀

  菠蘿蜜果腐病感病初期果皮產生茶褐色病斑,擴大後組織變軟,病斑中部漸變深褐色或黑色,在果皮多角形瘤狀突起的表面上產生許多黑色小點,嚴重時連成一片。遇潮溼時即散出大量白色至黑色條狀物。病菌延及果柄,果實易腐爛、脫落。幼果感病,由於果肉未成熟,病果逐漸乾枯,掛於樹上。

  病原及發病特點

  菠蘿蜜果腐病病原菌為囊孢殼菌。主要為害接近成熟的果實。大多通過機械損傷和昆蟲蛀傷侵入。廣東地區一般在3月發病,4~6月為發病盛期。病害發生適宜溫度為25℃,相對溼度為80%以上。在陰溼多雨的環境,結果過多、樹冠發育過旺或生勢衰弱的植株,都會使病情加重。

  果腐病的防治

  加強栽培管理,冬季適當修枝,追施有機肥料。適時疏花疏果,噴藥防治蟲害,收穫果實輕拿輕放,避免損傷;果熟期可噴灑1%的波爾多液,或50%速克靈500倍液。或58%瑞毒黴錳鋅可溼粉劑800-1000倍液,每天7-10天噴1次。

  炭疽病

  菠蘿蜜炭疽病是菠蘿蜜一種常見的病害,為害葉片及果實,是造成果實在成熟期與貯運期腐爛的重要原因之一。

  炭疽病為害症狀

  菠蘿蜜炭疽病菌為害葉片,常表現為有兩種症狀型別。葉脈壞死性:最初在葉中脈基部開始發病,然後逐漸向中脈頂端蔓延,最後沿中脈向側脈發展,葉脈中毒黃化,變褐壞死,葉脈附近的葉肉組織變褐色;葉斑型:葉片先從葉尖、葉緣開始發病,病斑為半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至數釐米,褐色至暗褐色壞死。為害果實時初呈褐色小斑,後擴充套件成圓形或不規則形褐斑,導致果實變褐腐爛。後期在病部上長有許多小黑點,即病菌的子實體。

  炭疽病的防治

  應採取以加強管理為基礎適當時間噴藥保護的防治措施。加強管理收果後,應進行鬆土,增施有機肥料,儘量剪除樹上的病枝葉及病果;藥劑保護在花期及幼果期要噴藥保護。常有藥有:50%多菌靈可溼粉劑500-600倍液,40%滅病威膠懸劑500倍液,50%滅菌丹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及75%百菌清可溼粉劑600-800倍液。

  裂果

  菠蘿蜜裂果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一般是果實在接近成熟時產生裂果,是一種常見症狀,主要是由於微量元素特別是鈣缺失造成的。多表現為縱向開裂,少數為橫向開裂。裂開的果肉初呈黃白色,稍後果肉會長出黑色黴狀物而變黑甚至腐爛。6-8月果熟期,久旱遇雨或久雨驟晴,溫度和溼度劇烈變化時容易誘發裂果。

  防治方法

  果實膨大時期一定要進行果園土地深翻,疏鬆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根系的吸收功能;注重生長期果園科學施肥,注重施用腐熟有機肥,積極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氮、磷、鉀肥合理搭配,適當增加鈣肥的施用,同時要增施生物有機肥,避免土壤過幹過溼而影響對鈣的吸收;發現土壤缺鈣時,每畝地可施生石灰50-70公斤。此外,葉面噴施腐植酸液並配施0.5%的氯化鈣效果更好。久旱要及時對果園進行澆水,避免突遇降雨使得果實迅速膨大而產生裂果。雨季要注意進行田間排水,防止果園由於積水而導致植株受澇影響鈣元素的吸收而產生裂果。

  天牛

  主要有桑大牛和星天牛為害菠蘿蜜。幼蟲蛀莖幹,輕則使樹體生長不良,重則枝梢乾枯折斷或枯死。

  防治方法

  人工捕殺成蟲,刮除蟲卵,用鋼絲鉤殺蛀入枝幹的幼蟲,往蛀孔注入高濃度農藥***5-10倍液80%敵敵畏或40%樂果液***,泥封蛀孔薰殺、毒殺幼蟲。

  埃及吹綿蚧

  為害症狀

  該蟲往往群集葉部為害,大量刺吸汁液,致使葉片橘黃,植株樹勢衰退,並導致煤煙病發生。在廣東省和臺灣省種植的菠蘿蜜發生普遍而嚴重。

  防治方法

  害蟲少良發生時可用人工抹殺。噴灑松脂合劑8-15倍液,或速撲殺乳油1500-2000倍液等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