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的最佳時間

  煮雞蛋看似簡單,卻不好把握火候,時間過短會使蛋黃不熟,時間過長會使雞蛋變老不好吃。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在烹調上,對成年人而言,煮蛋是最佳的吃法,但不宜煮得過熟,開水雞蛋水煮5~7分鐘為宜,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2、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

  3、開水煮雞蛋既方便,又能保全雞蛋的營養,5~7分鐘就可以。

  雞蛋的營養成分

  1、蛋白質:雞蛋含豐富的優質蛋白,每100克雞蛋含13克蛋白質,兩隻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於50克魚或瘦肉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是最高的。

  2、脂肪:每100克雞蛋中含脂肪11. 1克,大多集中在蛋黃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呈乳融狀,易被人體吸收。

  3、膽固醇:雞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每百克可高達1510毫克,因此,不少人,特別是老年人對吃雞蛋懷有戒心,怕吃雞蛋引起膽固醇增高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雞蛋中雖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進入血液後,會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並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對膽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個雞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膽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會造成血管硬化。但也不應多吃,吃得太多,不利胃腸的消化,造成浪費,還會增加肝、腎負擔。

  4、氨基酸: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穀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吃雞蛋的誤區

  誤區一:紅殼蛋比白殼蛋有營養。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紅殼蛋更有營養,市場上紅殼蛋的價格也更貴。檢測表明,蛋殼的顏色和雞品種有關,與營養無關。

  誤區二:農家蛋更營養。真正的農家蛋***土雞蛋***可能會更好吃一些。但檢測表明,農家蛋的各個營養素含量並不比普通雞蛋更高。另外,放養土雞的產蛋環境衛生狀況不好把控,雞蛋受到糞便汙染的可能性較大。

  誤區三:“初生蛋”和“功能蛋”更有營養。沒有任何檢測證據表明,初生蛋的營養素含量比普通雞蛋更多。實際上,初生蛋個頭較小,每個約40克,因重量不夠標準,在國外是不允許出售的。功能蛋是指通過飼料技術使雞蛋富含鋅、碘、硒、鈣等營養素。這聽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因為沒有標準也不好檢測,很多產品都有過度宣傳之嫌。

  雞蛋的好吃做法

  苦瓜炒雞蛋

  主輔料:苦瓜半根、雞蛋兩個、鹽兩小勺、食用油適量

  做法

  1、苦瓜半根,洗淨,挖去囊,雞蛋兩個

  2、苦瓜切成片,放入乾淨的碗裡

  3、苦瓜里加一小勺鹽

  4、用手抓捏苦瓜,用鹽殺出苦瓜的苦味5、用水沖洗一下,進一步去除苦味

  6、苦瓜撈出擠幹7、打入雞蛋,加一小勺鹽充分拌勻

  8、鍋里加少許油燒熱,倒入苦瓜雞蛋液,翻出至雞蛋凝固即可離火裝盤

  蝦醬炒雞蛋

  材料:雞蛋5個、蝦醬1小匙、蔥小半棵、腰果40克、蝦皮1大匙

  做法

  1.鍋中放入油和腰果,開小火炒至金黃盛出備用。

  2.雞蛋放入碗中打散。

  3.加入切碎的蔥花攪勻。

  4.加入蝦醬攪拌均勻。

  5.鍋裡放入適量油燒熱,下入蛋液翻炒。

  6.翻炒至蛋液全部凝固加入蝦皮和腰果關火。

  雞蛋羹

  材料

  主料:雞蛋,鹽,水,油,蔥花

  做法

  1、新鮮雞蛋一個。磕入碗中,用打蛋器調散,加入很少量鹽調勻,這時的蛋液會比之前稀、黃。

  2、現在加水。最好是溫水。冷水不太好,熱水就更不行了,以衝進去就成蛋花了。

  3、水中加入少量蠔油調勻後摻入蛋液裡面調勻。再加入少量豬油。

  4、燒一鍋清水,放上蒸隔。水一定要開以後,再把蛋液放上蒸隔,然後開小火,鍋蓋一定要留縫,不要蓋嚴實了。這樣蒸出來的蛋羹絕對不會有蜂窩眼,口感也不會老。

  大概10-15分鐘,雞蛋羹就應該差不多好了。撒上一些蔥花***根據個人愛好,還可以加肉臊之類的***,滴上幾滴蒸魚豉油就可以享用啦!

  溏心荷包蛋

  食材:

  雞蛋2個、鹽適量、黑胡椒適量

  做法:

  1***不粘鍋內放少許油

  2***把雞蛋打入鍋內,表面撒入鹽和黑胡椒粉

  3***用鏟子把雞蛋對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