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滑鼠不能移動和燈不亮怎麼辦

  光電滑鼠使用久了也會出現一些故障,那當它出現不能移動的燈不亮的故障怎麼處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介紹光電滑鼠不能移動和燈不亮的解決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光電滑鼠不能移動和燈不亮的解決方法

  光電滑鼠器是通過檢測滑鼠器的位移,將位移訊號轉換為電脈衝訊號,再通過程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螢幕上的游標箭頭的移動的一種硬體裝置。光電滑鼠的光電感測器取代了傳統的滾球。這類感測器需要與特製的、帶有條紋或點狀圖案的墊板配合使用。滑鼠研究報告顯示:光電滑鼠用光斷續器來判斷訊號,其最顯著特點就是需要使用一塊特殊的反光板作為滑鼠移動時的墊。

  這塊墊的主要特徵是它的微細的一黑一白相間的點。這是因為,在光電滑鼠的底部,有一個發光二極體和兩個相互垂直的光敏管。當發光二極體分別照射到白點和黑點時,會產生折射和不折射兩種狀態,而光敏管對這兩種狀態進行處理後便會產生相應的訊號,從而促使電腦作出反應。如果沒有那塊墊,光電滑鼠就不能工作。

  故障現象:光電滑鼠的指標只能左右移動,而不能上下移動。

  分析解決:開始以為光電滑鼠墊被摩擦得太光滑了,可換了一塊滑鼠墊還是如此。難道是橡膠球和滾軸太髒而導致轉動不靈活?

  遂拆開滑鼠底蓋,取出橡膠球,使用無水酒精擦洗x方向滾軸、y方向滾軸以及橡膠球。然後用手指輕輕的轉動滾軸,感覺很靈活,不像是被髒東西“絆住”,就小心地裝好,可故障卻依舊。

  難道它要“壽終正寢”了?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我擰掉螺絲,慢慢地拆下了上蓋,讓它的“五臟六腑”暴露出來。

  仔細觀察:光電滑鼠內建了兩個滾軸,分別是x方向滾軸和y方向滾軸,這兩個滾軸都與可以滾動的橡膠球接觸。而在滾軸的一端有一個帶小孔的輪子,在輪子的兩邊分別有一個發光二極體和光敏電晶體。當滾輪被帶動時,發光二極體發出的光照到光敏電晶體上,從而產生表示位移的脈衝訊號,通過滑鼠的控制晶片轉換處理後,被cpu接收並對其計數。同時,x、y方向滾軸分別對應著螢幕上的橫軸和縱軸,脈衝訊號的數量和頻率決定了滑鼠在螢幕上移動的距離和速度。

  經過仔細分析,我認為“毛病”出在這個光敏電晶體和發光二極體上。馬上用棉籤蘸少許無水酒精輕輕擦洗這兩對管子,晾乾後裝好,可故障還是存在。莫非發光二極體的功率降低或損壞了?可用手指轉動橡膠球時,光電滑鼠偶爾也可上下移動,看來這兩個管子是沒問題的。難道是光敏電晶體不能正常地接收到發光二極體的“訊號”?再次拆開,用手輕輕地將兩對管子的距離和方向進行調整,裝好再試,故障消失。

  原來這是由於在玩槍戰遊戲的過程中,不斷地晃動光電滑鼠,終於使光敏電晶體和發光二極體的對應方向發生了改變,使光敏電晶體不能很好地接收到發光二極體發出的訊號。這裡要特別提醒讀者中的遊戲玩家,由於玩遊戲時使用滑鼠的強度較大,戰到酣時還會狂動滑鼠,就可能會造成這個問題。如果大家遇到了此問題,不要輕易地更換光敏電晶體和發光二極體,也不要拋棄滑鼠,只要小心調整就行了。最後建議大家在關機後進行操作,以防意外。特別要注意的是,ps/2介面的光電滑鼠最好不要進行熱拔插的操作。

  其實光電滑鼠一直會被跟鐳射滑鼠混淆,那如何看出它們兩者的區別呢?

  光電滑鼠的鐳射滑鼠的區別在哪裡

  其實光學滑鼠原理說起來比較複雜,光學滑鼠的核心是一個低解析度迷你攝像機,稱為感測器。從圖上看來,原理就是利用發光二極體照射移動表面,並被反射回滑鼠的光學感應器,用以記錄移動動作,以此來捕捉移動位置的不同畫面.當滑鼠移動時,感測器會連續拍攝物體表面,並利用數字訊號處理來比較各個影像,以決定移動的距離和方向。產生的結果會傳回計算機,而螢幕上的游標會根據這些結果來移動。

  鐳射滑鼠原理跟光電滑鼠差不多,只是把發光二極體換成了鐳射二極體來照射滑鼠所移動的表面,圖上我們也能清楚的看出它們之間一些細微的差別,鐳射光線具有一致的特性,當光線從表面反射時可產生高反差圖形,出現在感測器上的圖形會顯示物體表面上的細節,即使是光滑表面;反之,若以不一致的LED作為光源,則這類表面看起來會完全一樣。難怪羅技推出MX1000號稱MX鐳射引擎的精確度要比傳統光學滑鼠平均高20倍。

  鐳射滑鼠的優勢主要是表面分析能力上的提升,藉助鐳射引擎的高解析能力,能夠非常有效的避免感測器接受到錯誤或者是模糊不清的位移資料,更為準確的移動表面資料回饋將會非常有利於滑鼠的定位,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很多光電滑鼠無法使用的表面進行操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