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腳板的功用主治和基本資訊

  鵝腳板多年生草本,高40~120釐米。莖直立,上部的分枝細長,被有絨毛或柔毛。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鵝腳板的功用主治

  ①《峨嵋藥植》:"搗爛敷手腕上,可治瘧疾。"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散瘀,消腫,解毒。治毒蛇咬傷,蜂螫傷,痢疾。"

  ③《福建中草藥》:"健胃,消積。治小兒疳積。"

  ④《廣西藥植名錄》:"清涼解熱。治跌打,疥瘡。"

  ⑤《陝甘寧肯中草藥選》:"祛風散寒。治感冒風寒。"

  鵝腳板的基本資訊

  ‧分佈: 生於低山林邊、溝邊、田邊溼地或溝谷草叢中。臺灣中部及南部皆有野生,陽明山、溪頭、阿里山、太平山及八通關古道均相當常見。全臺灣大部份地區都有栽培當蔬菜吃。

  ‧用途: 1.食用:幼苗及嫩莖葉洗淨,直接炒食,素炒或加肉絲齊炒均可,味道極佳。 煮蛋花湯或當調味料亦佳。2.藥用:全草:發表散寒,溫肺止咳。治食積腹痛,甲狀腺腫,氣虛食少,風寒感冒咳嗽,尿閉。葉外敷治蛇蜂螫傷。

  ‧莖: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 40~70 公分,無毛,全體有香氣。根狀莖很短;根細長,密生。莖直立,具叉狀分枝。

  ‧葉: 葉互生,三出複葉,葉柄基部稍擴大成膜質,窄葉鞘而抱莖,小葉無柄;中間小葉菱狀倒卵形,長 3~10 公分,寬 2~6 公分,邊緣有不整齊重鋸齒,基部下延,側生小葉歪卵形,有時 2~3 淺裂。

  ‧花: 花序為不規則之繖形花序,小花超過 100 朵,夏季開白色小花,有時帶紫紅色,為頂生及腋生的復傘形花序,傘梗 3 至數條,有不等長的圓錐狀分枝,小傘梗 2~4 條,使花序呈疏鬆圓錐狀。萼齒 5,退化;花瓣 5,先端長而內彎;雄蕊 5,花葯縱裂;雌蕊 1,子房下位,2 室,每室 1 胚珠。花期 2~10 月。

  ‧果實: 雙懸果,長橢圓形,分果常圓而不扁,有 5 稜,主稜發達,次稜不顯,每稜間有油管3個,結合面 3~4 個。

  ‧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 40~70 公分,全體有香氣。根狀莖很短;根細長,密生。莖直立,具叉狀分枝。葉互生,三出複葉,葉柄基部稍擴大成膜質,窄葉鞘而抱莖,小葉無柄;中間小葉菱狀倒卵形,長 3~10 公分,邊緣有不整齊重鋸齒,基部下延,側生小葉歪卵形,有時 2~3 淺裂。夏季開白色小花,有時帶紫紅色,為頂生及腋生的復傘形花序,傘梗3至數條,有不等長的圓錐狀分枝,小傘梗 2~4 條,使花序呈疏鬆圓錐狀。萼齒 5,退化;花瓣5,先端長而內彎;雄蕊 5,花葯縱裂;雌蕊 1,子房下位,2 室,每室1胚珠。雙懸果,長橢圓形,分果常圓而不扁,有5稜,主稜發達,次稜不顯,每稜間有油管 3 個,結合面3~4 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