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敘手法的文章

  插敘是敘述中常用的一種方式。這種寫作手法有很大的優點,它能避免順敘手法的平鋪直敘、缺少變化的缺點,使文章一波三折。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我的老師

  他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雙時常眯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的短髮更襯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條強壯的右腿,而左腿,卻從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圓木棍支撐。這條腿何時、為什麼截去,我們不知道。只記得有一次,他講課講到女媧氏補天造人的傳說的時候,笑著對我們說:“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變成人。只是有的人,由於女媧甩得力量太大了,摔丟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時候被她甩掉了一條腿的。”教室裡自然騰起一片笑聲,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的心頭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

  他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為我們講課。逢到要寫板書的時候,他用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柺杖為圓心再轉向講臺。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不知道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轉,都引起學生們一次激動的心跳。

  他的課講得極好。祖國的歷史,使他自豪。講到歷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陳詞,常常使我們激動得落淚。而講到祖國近代史上受屈辱的歲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們沉重地低下頭去。後來,我考入大學歷史系,和劉老師的影響有極大的關係。

  他不喜歡筆試,卻喜歡課堂提問,讓學生們述說自己學習的心得。我記得清楚極了,倘若有同學回答得正確、深刻,他便靜靜地佇立在教室一角,微仰著頭,眯起眼睛,細細地聽,彷彿在品味一首美妙的樂曲。然後,又好像從沉醉中醒來,長舒一口氣,滿意地在記分冊上寫下分數,親切、大聲地說:“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學回答得不好,他就吃驚地瞪大眼睛,關切地瞧著同學,一邊細聲說:“別緊張,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邊不住地點頭,好像那每一次點頭都能給學生注入一次啟發。這時候,他比被考試的學生還要緊張。這情景,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十年,然而,今天想起來,依舊那麼清晰,那麼親切。

  :難忘的第一次

  兒童的時代,第一次的開端,失敗的開始,成功的未來。我擁有無數個童年第一次的美好回憶。像一個個腳印,印在成長的道路上;像一片片落葉,飄灑在人生的道路中;像一味味調味劑,除錯著我的心. 最難忘的便是第一次用雙手感恩了養育我的父母. 那是一個星期六,晚上我家吃飯比較晚,我拿著兩個土豆走進了廚房,然後哈哈大笑的對媽媽說:“媽媽,我做絕對比你做的好吃。”我小心翼翼的削好了皮,要切絲了,說實話,自從我出生到現在,從沒動過菜刀,別說切土豆絲了,就連西瓜也沒有切過,水果刀只動過兩三次,還沒有把水果切好,就先把手切了,但是,我還是有信心做好的。

  我懷著一顆七上八下的心,開始切土豆,土豆啊土豆,我上輩子是招你了還是惹你了,你就不能聽話點嗎?我費了好大功夫才把土豆切完,隨之傳來我的尖叫,看我切的土豆,有的薄的能透過它看月亮,有的比那“嫦娥一號”火箭飛船還粗,怎麼辦啊? 我硬著頭皮把火開啟,倒油,一心想著土豆絲的事,又把油倒多了,我真是個小馬虎。先放蔥,土豆絲,再放辣椒,鹽,再來炒,我的心情啊,美滋滋的,禁不住嚐了一口,又一聲尖叫,啊,太鹹了,我又添了點水,看樣子不錯,便去看電視了,一陣糊味飄來,啊,菜糊了,我趕快關火,把菜盛出來,做了醜陋的擺盤,嘆息到:“我的手藝真不怎麼樣!” 爸爸媽媽吃了我炒的菜,哭笑不得,媽媽又去重新做了,我沮喪極了,把頭垂的低低的,爸爸見我這樣,便坐到我身邊說:“失敗一次有什麼了不起,失敗乃成功之母啊!你看你媽媽做飯做了近二十年了,才能做這麼好,你也要打好基礎才行,這一棟棟高樓大廈不都是先打好地基才可以蓋好嗎?你學習拉丁舞不也是一點一滴的學起的嗎?以後你無論做什麼都應該一點一點做起。並且要堅持,明白嗎?”“恩”我點點頭.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第一次做飯的經歷,並會把爸爸告訴我的道理時時記在心裡。 知道嗎?有一種勝利叫做堅持,有一種失敗名曰放棄………

  :我戰勝了

  艱難困苦是磨鍊意志的最好學校,逆境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通道。確實如此,在這個世界上,學習中的難題,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能夠證明這一點。

  春季裡,農民們滿懷希望,撒下一粒粒種子。夏日裡,他們付出的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無光”辛苦勞作的汗水。秋天,他們在千辛萬苦中得到了回饋——成熟而又籽粒飽滿的果實。當他們遠望豐收在即的莊稼時,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讀出收穫的喜悅,從他們黝黑的肌膚,滿臉的皺紋中可以看出他們經歷的千辛萬苦。當笑容如美麗的彩虹在他們的臉上盛開的那一瞬間,所有辛苦的付出都化作令人愜意的補償。這就是付出與回報的關係!這就是失敗與成功的辯證。對此,我卻有較深體會,還得從一件小事說起。

  兒時,夥伴們都騎著自己心愛的單車,而我,卻總是沒有勇氣去接近它…我從小膽子就不大,我曾試騎過幾次,總以失敗告終。我不由得心思,為什麼我就學不會呢?為什麼他們會,而我就不如別人呢?不行!我要戰勝自己!於是,我便開始自己學……隨著年頭的增高,我心裡有數了。那就是快摔倒的時候,兩腿分開支撐住車子。幾經周折,我還是學不會。就在我灰心喪氣時,爸爸來到我的身邊,說:“沒關係!我們一起來!”聽到這句話,我頓時有了信心。接著,爸爸在後面幫我扶住車子,我在前面手持車把,搖搖晃晃的,試圖平衡,但無濟於事。誰知,繞了幾周後,爸爸悄悄的放開了車子,但我全然不知。回過頭一看,爸爸人哪兒去了?拐彎一瞧,他正在旁邊樂呵呵的看著我呢。我高興的“哇”的一聲叫起來了!就這樣,我學會了。我終於從膽小怕摔倒而戰勝了自己。

  從敢於學車到熟練騎車,我的體會是:人只要有理想,有信心,任何困難都能克服;任何艱難險阻,難以阻擋前進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