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做家務掙錢到底好不好

  生活中很多家長會讓孩子通過做家務賺錢,洗碗5毛、掃地5毛、洗衣服1塊……很多家長認為此舉可以讓孩子意識到金錢來之不易,但是這種方式真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金錢不能成為孩子做家務的誘餌

  當孩子稍大一些,家長就不要再包攬所有家務,而應該適當讓孩子參與做些家事,比如收拾房間、澆花、倒垃圾、擇菜、洗碗等。家長應移{極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知道,做家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如果孩子已經有了這些基本的認識,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能再幫父母分擔一些家務,就可以得到零花錢。

  孩子幫忙做家務,家長當然可以給一定酬勞,但這種教育必須得法,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給零花錢的方式是簡單又隨意的,完全用利益去驅動孩子的行為。家長和孩子畢竟不是僱傭關係,讓孩子有償做家務有很多門道在裡面。

  讓孩子體會勞動被認可的喜悅

  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父母要細心觀察,瞭解孩子心態的變化。其中,家長必須對下面三個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一是孩子是否對自己勞動的成果產生了自豪感;二是他是否認真在做事,是為了幫助父母,還是為了錢應付了事?三是父母的喜悅和感謝是否傳達到位。因為對孩子來說,為父母分擔辛苦是一種天然的動力,即使不付錢,只要有父母的感謝和尊重,他們依然會感覺到幸福。家長只有瞭解這一積極動機,才是真的瞭解孩子,才能真正使用好這種有益的教育方法。

  只要孩子做家務時總是喜滋滋的,幹完活總忙不迭請家長欣賞他的勞動果實,家長就不必擔心孩子是被錢所驅動的,這說明他們真心從幹家務的過程中享受到了自我的價值。

  鼓勵孩子做家務還有很多辦法

  家長可通過引導的方式培養孩子做家務。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應為孩子樹立榜樣,幹家務時可教育孩子勞動是美德,在自己幹家務時可抓住機會讓孩子一起勞動,讓他感到做家務的快樂。孩子在參與家務後更多的以口頭表揚為主,其實孩子能得到家長的讚揚與肯定已經很滿意了。當孩子幫大人做完事,說一句“孩子你真棒”,或許他就會很高興,找到成就感。

  另外要培養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如日常的房間整理、洗自己衣物等。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可在孩子做了一些家務後,給他們一點鼓勵,如獎勵小禮物,或帶孩子出去玩。或用累計獎章的方式,做完一天的家務就給一個獎章或者一朵小紅花,累計一定數量的獎章後就可以換取獎品。同時,玩遊戲、講故事等也都是鼓勵孩子做家務很好的形式。

  讓孩子融入做家務的方法

  當我們把孩子融入做家務的行列中時,當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家長們應當瞭解,與其阻止孩子參與其中,還不如花點時間教孩子怎樣幫忙。因為他總會在你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在你的腳邊轉,堅持要幫忙。

  在整理物品時,孩子需要家長的幫助。他們有太多的生活用品和玩具,我們要做的是,別讓他們有太多的東西去管理。他們需要空間睡覺、吃飯、活動,這些都與孩子努力學會獨立有關聯。明智的家長讓孩子自己吃飯,儘管他也許會把桌子搞得一團糟;讓孩子自己穿戴,儘管也許會很慢。家長在面對孩子自己的生活節奏時,一定要少加干預。

  大部分孩子在四歲時就已經能夠釘釘子了,五歲時便可以自己煎蛋、熨衣服。事實上,孩子的工作在兩歲時就可以開始了。但顯然,有些工作會讓孩子無從下手。“從哪裡開始打掃房間呢?”這在孩子看來很棘手,這時如果家長說一句“讓我們先打掃這個櫃子吧”,那整件事就會變得容易操作了。

  孩子很樂意幫著擦洗廚房的地磚,擦去木質品上的指印,或者掃地等等。家長要事先想好孩子可以參與到什麼家務中以及如何參與,這就像準備一個派對或是一次旅行,有意思而且值得付出。

  蒙臺梭利教師在課前都會做好充分準備,以確保在上課時不會遇到障礙。如果在此過程中有特別難的部分,比如旋開瓶蓋或是開啟水龍頭,我們就要在預備課中先演示一遍,然後將其動作進行分解。

  我們最好把和孩子一起做一項工作所需的工具放在觸手可及、方便拿取的地方,這樣做可以使孩子更專心地從事這項工作。並且,東西擺放得合理有序,可以使孩子有一種安全感。他所使用的工具最好是和他的身體發育相適應的,比如一塊六釐米見方的抹布、一把四釐米長的刷子。

  家長在演示時最好處在孩子能清楚看見的角度。慢慢地、清晰地演示,不到必需的時候不要講話。孩子會模仿你的動作,這是他所關注的;談話只會分散他的注意力。

  別在孩子面前做你不願他模仿的動作。如果你想教他怎樣清潔溢位來的液體,最好等到真的有水或湯汁溢位時。如果你故意將水倒在桌面上,然後再教他如何清潔,他也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把水倒在桌面上是可以做的。

  當你教會了他的時候,你應該鼓勵他嘗試自己去做。當他自己做時,陪在他身邊,但別去干預他,也別批評和指正他。當時或過些時間***這由你定***再做一次給他看,試著從他遇到的問題中延伸出一項積極的挑戰,比如“讓我們試試,能不能把水都盛在水池裡,別灑出一滴”。並且,讓他自己決定做事的時間長短。

  當他完成之後***不是“之前”,那樣做只會是打擾***,你沒理由不表現出為孩子所取得的成果高興,但別過於直接地表揚孩子。“你做得真是又好又利索啊”比“真是個好孩子啊”對孩子更有好處。也許你的目的是讓他成為一個好孩子,但他的目的是將工作完成得又好又利索;讓他意識到自己成功了,能幫他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現在,你可以教他怎麼整理了。明白整理是工作的一部分是相當重要的。在與他一起工作時,要將積極的態度保持到整個工作結束。不要在孩子不需要幫助的時候插手,但要陪在他身邊,讓他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兒童學做家務事年齡表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可以讓寶寶自己拿湯匙吃飯,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等;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如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除了以上技能外,還要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媽媽鋪床,飯後自己把碗盤放到廚房水池裡,並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籃子裡;

  4-5歲:則要學會準備餐桌,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準備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將自己用好的毛巾、牙刷掛好、放整齊。

  ***這個時候如何發揮指令很重要。如果一個模糊的指令,“把餐桌收拾好”,就會讓孩子困惑。家長需要把一個任務分拆成一個個步驟,從幫家長拿筷子開始,慢慢讓孩子開始幫忙擺盤子,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家長的要求。***

  5-6歲: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並且學會收拾房間的技能;

  7-12歲:需要學會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擦地,清理洗手間,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

  13歲以上:換燈泡,換吸塵器裡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臺,修剪草坪等繁雜的家務也被列入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