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幫忙家長做的家務有什麼

  現在的爸爸媽媽真的都太忙了,有時候根本就無暇顧及家中的家務勞動,那麼這時其實可以讓孩子一起分擔下家務勞動的,那麼都有哪些可以做的家務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孩子能幫忙做的家務,希望能幫到你。

  孩子能幫忙做的家務

  1. 倒垃圾

  2. 擦桌子

  3. 把髒衣服放進洗衣機、從烘乾機拿乾淨衣服出來,將它們分門別類

  4. 喂寵物

  5. 澆花

  6. 擺餐具

  7. 鋪床

  8. 洗不易打碎的杯碟

  9. 燒烤前讓孩子幫忙串菜串肉

  10. 鋪床

  11. 整理玩具

  12. 分碗筷

  13. 做咖啡

  14. 把明天去學校需要的書包、運動器材、飯盒等都準備好

  15. 刷自己的鞋

  16. 疊衣服、往他/她自己衣櫃裡掛衣服

  17. 用小掃帚掃地、用小拖把拖地

  18. 做烘焙時邀請他們幫忙揉麵團加料,好像玩橡皮泥

  與孩子一起做家務的方法

  1. 給年幼的孩子合適的工作

  2歲的孩子就可以很愉快地和你一起做家務了你知道嗎?適合2歲孩子幫忙的事情有:從烘乾機裡把乾衣服拿出來;吃完飯之後把扔在地上的紙巾都撿到垃圾桶裡;開燈、關燈。請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值----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感,養成參與家務的習慣,重點並不是他們能否真的清理乾淨桌子或者摺疊好衣服。

  2. 根據不同年齡段選擇合適的家務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安排不同的家務,越大可以做得越多、越複雜:讓孩子分碗筷、清理桌子、把衣服分門別類、洗碗、掃地、倒垃圾,等等。

  3. 制定家務日曆和獎勵制度

  制定家務日曆和獎勵制度,不僅僅可以幫助孩子有系統地參與到家庭事務中,還可以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

  4. 選擇合適的時間讓孩子參與

  臨睡前,或者剛放學肯定都不太好。週末空閒的一天會是好的選擇。

  5. 鼓勵所有家庭成員參與到家務中

  包括你忙碌的先生。

  6. 做得好一定要鼓勵

  請不要光表揚一個結果,比如“你桌子擦得真乾淨”;而更應該肯定孩子為之付出的努力“今天寶貝努力把房間每個角落都掃到了!”,沒必要給太多物質獎勵,做家務本來就是每個家庭成員該承擔的責任。但是要讓孩子明白,他的努力對這個家庭非常重要!

  7. 讓孩子參與做決定的過程

  你喜歡做什麼家務?把碗放到洗碗機還是擦桌子?你挑。

  8. Have Fun

  不要認為做家務很煩,你可以把家務變得充滿樂趣,孩子自然會高興參與。比如從烘乾機裡拿衣服出來這件事情,完全可以變成“襪子、衣服、褲子”的分類遊戲;放一些音樂,邊跳舞邊折衣服也可以啊!

  父母引導孩子做家務的誤區

  1. 不明確的期望

  孩子們通常希望明白他們需要怎麼做,我們要給出明確的期望。比如:可以把這個房間裡的玩具都放到大的白色玩具箱裡嗎?

  2. 沒有持續性

  前後要求的不統一,會讓好不容易付出努力建立起來的家務習慣付諸東流。比如家裡養狗,孩子需要每天喂狗狗吃飯,如果已經養成這種好的習慣就不要輕易地說“今天你不用喂狗了,讓媽媽來吧”,這樣幾次孩子就會很快喪失了權威感,會逐漸變得拖延和抵抗,因為他覺得就算做不到,這也沒什麼。所以家長一定要嚴格設立好這個規矩同時也要嚴格執行。

  3. 時間

  時間是一把雙刃劍,繁忙的家長和孩子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學習做家務,但是同時也可以用時間不夠作為藉口而不做家務。所以在培養做家務的習慣前,預先有一個計劃每天需要做些什麼,再忙也把這些時間留出來。

  4. 公平

  兄弟姐妹們一起做家務時,常常會有“這不公平”的聲音發出。孩子們會或多或少認為父母分配的家務量有問題。父母們在這件事要儘量選擇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家務,讓她們完成一件家務便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