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煮飯的方法與使用祕訣

  電飯煲是我們煮飯的時候都會用到的,但是有時在使用時可能不注意就會容易煮得不好吃,那麼應該如何煮法才是最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電飯煲煮飯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電飯煲煮飯的方法

  1、米至少浸泡15分鐘,可以除去米中的有害物質。

  2、蒸飯時只要加入點醋,蒸出來的米飯就會白、粘、香。

  3、加幾滴植物油。

  4、放適量的水,大概比大米高出四-五釐米,大概是食指插到米,水面約到食指中間的關節那麼深.。

  5、沒有泡過的米的話,下鍋水比米高3mm左右,泡過的米的話水比米高2mm就可以了

  6、至於放多少米,要看你平時吃多少,然後放一半的生米就行了。

  如何使用電飯鍋

  1、放置內鍋時應左右轉動幾下,使其與電熱板接觸緊密。不應讓內鍋底部與加熱板之間有飯粒等雜物存在,否則可能會因傳熱效能差而過熱損壞;

  2、煮飯、燉肉時應有人看守,以防湯水等外溢流入電器內,損壞電器元件;

  3、做米飯時將米淘淨在清水中浸泡15分鐘左右,然後再下鍋,這樣可以大大縮短煮飯的時間,且煮出的米飯香。;

  4、飯煮熟後,按鍵開關會自動彈起,此時不宜馬上開鍋,一般再燜10分鐘左右才能使米飯熟透;

  5、煮飯完畢後應先拔下電源插頭再取出內鍋,否則出現空載保溫,將縮短使用壽命。

  電飯鍋內膽的選購

  瓷晶內膽:米飯粘鍋後的清洗工作是相當煩人的,而瓷晶內膽則有著比較出色的不粘效能,這種材質往往被應用於烹飪器材中和食物直接接觸的地方,在進行食物加工後只需用布輕輕擦拭即可將粘在上面的殘留物清洗,完全不需要鋼絲刷出場。

  黃晶蜂窩內膽:這種內膽有很好的導熱效果,其側面的蜂窩結構能夠很有效的擴大受熱面積,提高聚熱效率,讓熱量穿過米粒內部,立體均勻受熱,所以做出的米飯香潤可口。

  鈦氧黑鑽內膽:非常耐磨的一種內膽型別,非常耐用而不易變形,而且也有很好的不粘效能,加熱較為均勻。

  紅外內膽:這種內膽被賦予了遠紅外加熱的效能,其煮飯的熱效能遠遠高於傳統的內膽。

  紫砂內膽:紫砂內膽是在市場上近期才出現的一種材質,這種內膽的電飯煲在煮食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由於紫砂內富含多種多人體有益的物質,所以這種電飯煲是注重健康的人的首選,當然其也有缺點,那邊是能耗較高,且加熱效率較為一般。

  電飯煲的保養訣竅

  1、做米飯時最好將米淘淨在清水中浸泡15分鐘左右,然後再下鍋,這樣可以大大縮短煮飯的時間,且煮出的米飯特別香。

  2、充分利用電熱盤的餘熱。當電飯鍋中的米飯湯沸騰時,可關閉電源開關8至10分鐘,充分利用電熱盤的餘熱後再通電。當電飯鍋的紅燈滅、黃燈亮時,表示鍋中米飯已熟,這時可關閉電源開關,利用電熱盤的餘熱保溫10分鐘左右。

  3、電飯鍋切勿當電水壺用。同樣功率的電飯鍋和電水壺同樣燒一暖瓶開水,用電水壺只需5—6分鐘,而電飯鍋則需20分鐘左右。

  4、避峰用電是最好的節電方法。同樣功率的電飯鍋,當電壓低於其額定值10%時,則需延長用電時間12%左右,用電高峰時最好別用或者少用。

  5、保持內鍋外鍋清潔。電飯鍋使用過久而又不及時清潔的話,會使內鍋底部與外表面聚一層氧化物,應把它浸在水中,用較粗糙的布擦拭,直到露出金屬本色光澤為止。

  6、內鍋底與電熱盤、內鍋及鍋蓋均應保持最佳接觸。若內鍋變形,即內凹或外凸,均會影響內鍋底部的良好接觸,應及時矯正才好。

  7、平時使用完電飯煲後最好放在桌面上儲存,防止地面的灰塵進入電飯煲的底部,也不應該把電飯煲放在廚房或者容易被水噴濺到的地方,以免影響電飯煲的使用安全。使用過程中還應該保證,電飯煲內膽和電熱盤之間的清潔,避免出現水點、飯粒等雜物,這樣會影響煮飯的效果,嚴重時有燒壞元器件的可能。

  8、在購買了較大功率的電飯煲後,一定不要讓它和其它電器共用一個組合插座,這樣會導致插座容量不夠,使電源線溫度過高,發生危險。

  9、電飯煲在使用後,一定要記得把插頭從插座上拔下來,通常情況下電飯煲都擁有自動保溫功能,插上電源後,即使沒有在煮飯狀態下,電飯鍋也會處在保溫狀態,造成對電能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