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急救常識

  戶外運動有著潛在的安全隱患,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隨然很美,但是美的同時它也是很無情的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1、創傷的急救處理:創傷主要分閉合性創傷***挫傷、扭傷等***、開放性創傷***擦傷、刺傷、切割傷、裂傷等***。

  處理:閉合性挫傷、扭傷可用雲南白藥噴劑等,進行熱敷、理療、推拿、按摩,還可內服或外搽跌打筋骨藥水、藥酒、藥粉、藥丸。較大的開放性創傷必須請醫生進行外科清創術和全面檢查。較小的開放性創傷要先用無菌鹽水***或就地清水***沖洗,將傷口中的異物除去,然後在傷口處塗上紅汞,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包紮。若有外出血和皮下出血,可用手指或敷料壓迫包紮止血,並以繃帶固定;疼痛可服消炎痛,撲炎痛等。

  2、中暑的急救處理:夏天戶外活動排汗多,體內的水分鹽分消耗的也很多,如果不及時補充,就會導致中暑或者虛脫。中暑的主要症狀有:頭痛、頭昏、耳鳴、噁心、嘔吐、煩躁不安,嚴重者出現痙攣,呼吸及心臟功能障礙。發生中暑時,應迅速讓病人立即停止運動,移至陰涼、通風處,墊高頭部,解開衣褲;可喝些冷飲、鹽糖水並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有條件的可將病人置於4℃到18℃的水中,並用毛巾按摩四肢面板,使面板血管擴張,加速血液迴圈,促進散熱,嚴重者及時送醫院。

  3、溺水的急救處理:仔細觀察呼吸和心跳情況,對呼吸、心跳停止者,馬上做人工呼吸搶救,並及時叫救護車。

  4、食物中毒的急救處理:在戶外飲食應當十分注意,但萬一吃了不乾淨的食物遇到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的症狀的話那就是食物中毒了。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辦法就是催吐。當然,這種緊急處理並不是治療食物中毒的最好辦法,只是為了治療急性食物中毒爭取時間。在緊急處理後,應該馬上請病人去醫院治療。去醫院治療前不要輕易服止瀉藥,以免貽誤病情。輕症者可服用氟呱酸、黃連素等藥,嘔吐、腹瀉次數多者要及時補充含糖、鹽的水分。

  5、毒蛇咬傷的急救處理:入秋後,天氣轉涼,蛇類活動也變得頻繁,戶外活動時如果不幸被蛇類咬傷,先檢視是否為毒蛇所傷:若在兩排牙痕的頂端有兩個特別粗而深的牙痕,說明是毒蛇所咬;若僅是成排的細齒狀“八”字形牙痕,說明被無毒蛇所咬。

  野外急救處理:

  無毒蛇咬後無須特殊處理,只需用紅汞和碘酊藥物外搽傷口包紮後即可;若被有毒蛇所咬,則要儘快將肢體用帶子在近傷處5公分作環形結紮,每半小時放鬆帶子1-2分鐘,同時設法除去傷口內的毒液,最好用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沖洗傷口,破壞毒汁,亦可用冷開水、鹽水或清潔生水代替,沖洗後用消毒的小刀或刀片把兩毒牙痕間的面板劃開,再用手指擠壓,緊急情況,可用嘴直接對傷口吮吸,吸後立即吐出並用清水漱口,但有齲齒,口腔粘膜或嘴脣破損者,禁用此法,以免中毒,並儘早用藥:內服半邊蓮80-90支,半邊蓮和雄黃一起搗爛,製成漿狀外敷,每日換一次。好的蛇藥有:湛江蛇藥、南通蛇藥、廣州蛇藥、蛇傷解毒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