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防範措施

  於多種原因,時有行道樹倒伏壓車、影響交通或折枝傷人等事故的發生。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防範方面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

  乘坐公共車輛,應該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社會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車時,應依次排隊,站在道路邊或站臺上等候,不應擁擠在車行道上,更不準站在道路中間攔車。上車時,應等汽車靠站停穩,先讓車上的乘客下完車,再按次序上車,不能爭先恐後。上車後,應主動買票,主動讓座給老人、病人、殘疾人、孕婦或懷抱嬰兒的乘客。車輛行駛時,要拉住扶手,頭、手不能伸出車窗外,以免被來往車輛碰擦。下車時,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擠。下車後,應隨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橫過車行道的,應從人行道內通過;千萬不能在車前車尾急穿,這樣很不安全橫過道路。

  上學、放學和外出活動,我們幾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證安全,這裡面的學問可多著呢!有不少行人,因為沒有掌握好安全橫過道路的要領,結果喪身與汽車輪子底下。 橫過道路時,要選擇有人行橫道的地方。這是行人享有“先行權”的安全地帶。在這個地帶,機動車的行駛速度一般都要減慢,駕駛員也比較注意行人的動態。在沒劃有人行橫道的地方橫過道路,要特別注意避讓來往的車輛。避讓車輛最簡單的方法是:先看左邊是否有來車,沒有來車才走入車行道;再看右邊是否有來車,沒有來車時就可以安全橫過道路了。

  橫過道路不走人行橫道,隨便亂穿,或者在汽車已經臨近時急匆匆過道路,都是十分危險的舉動。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小學生在放學排路隊時要頭戴小黃帽,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豔的衣服,以便於機動車司機儘早發現目標,提前採取安全措施。

  二:

  1、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它交通安全法規的宣傳教育,定期開展交通安全學習,檢查、督促職工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學習情況,增強交通安全防範意識。

  2、鼓勵職工乘坐班車通勤,儘量不開私家車、不騎摩托車,嚴禁拼車、搭乘他人私家車,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發生機率。

  3、建立非班車通勤人員資訊檔案,合理的規範職工通勤路線,針對開車、騎摩托車通勤人員不定期開展談話教育,增強職工安全意識。

  4、嚴格遵守乘車管理規定,有序上下車,牢系安全帶。開車時嚴禁看報、玩手機、打電話、吃零食、打瞌睡,堅決杜絕類似精力不集中現象出現。

  5、時刻謹記交通安全,嚴禁酒後駕駛、無證駕駛、開英雄、賭氣車,堅決杜絕防礙交通安全的行為出現。

  6、組織內部交通安全監測,適時組織對安全意識薄弱、交通肇事、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有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

  7、上下班時應嚴格檢查所使用的汽車、摩托車、電動車安全效能等各方面車況是否正常,尤其是剎車效能是否有效,自覺控制車速,故障車輛堅決不能上路。

  8、嚴格落實請銷假管理制度,嚴禁不假外出、不按時歸隊,堅持好開車、騎摩托車人員到家報平安制度。

  9、開車及乘車人員必須增強自我防範意識,牢系安全帶,騎摩托車、電動車必須佩戴安全頭盔,注意天氣預報,適時掌握天氣變化,特別是雨、雪、霧等特殊天氣,嚴禁超速行駛。

  10、乘坐其它交通工具通勤人員,應儘量選擇正規公交公司車輛,嚴禁乘坐無手續、無牌照等報廢車輛通勤。

  11、日常生活中應樹立“綠色出行、安全出行”的交通安全理念,做到能步行不騎車,能乘公交車不開私家車,確保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