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房地產價格動態

  房地產價格是指建築物連同其佔用土地的價格,即房地產價格:土地價格+建築物價格,是房地產經濟執行和資源配置最重要的調節機制。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隨著近期樓市調控的升級,各地樓市收效顯著。那麼,在樓市限購的情況下,中國樓市未來到底還會何去何從呢?2017房價走勢如何?2017房價還會上漲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房地產價格情況,希望大家喜歡!

  2017樓市或將冷卻,會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

  1.首付比例再降

  首付下調大的作用在於刺激剛需,尤其是首次置業需求,對樓市去庫存將會發揮顯著的推動作用。據瞭解,現階段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對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使用住房公積金委託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低首付款比例為20%。

  綜合分析來看,首付比例確實存在下調空間。因為考慮到中國為儲蓄型國家,發生次貸危機的可能性很小,而且首套房發生信用危機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房貸首付比例存在一定的下調空間。

  2.房貸利息抵稅

  毋庸置疑的是,該項政策對刺激購買力將起到大的作用,是對改善型需求的刺激作用將更加明顯。其實,房貸按揭利息抵稅,是個稅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考慮到該措施確實能夠起到刺激住房消費的作用,因此有可能會提前單獨實施。

  經測算,個稅衝抵部分將相當於月供降低20%左右,高可以達到40%。可以預見,一旦實施,在一線城市及部分重點城市,將會促使改善型需求大量入市,從而刺激成交量的進一步放大。而對於我省樓市而言,去年一直艱難的豪宅市場,有望破冰。

  3.仍舊頻出

  2016年是頻出的一年。在這一年,開發商將主戰場放在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部分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漢等地,並導致地價接連攀升,高溢價率、“麵粉貴過麵包”現象成為土地市場常態。

  而以石家莊為代表的河北樓市,也出現了“每逢淨地必出”的情況。在樓市“白銀時代”,人口匯入型城市稱為各房企拼殺之地,由此導致競爭較為集中,而在2017年這種競爭格局並不會發生改變,因此可以預見,2017年,這種現象仍然會不斷出現。

  最新房地產動態預測

  房價“泡沫” :2017年房地產市場風險或將集中爆發

  資產泡沫在堆積,而銀行涉及房地產行業的貸款也還在快速增長。一方面,房貸業務幾乎成為大部分銀行信貸板塊中的絕對主力;另一方面,在相對謹慎的前提下,銀行對品牌房企佈局在一二線城市的住宅專案仍頻頻輸血。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市場的火爆掩蓋了部分市場風險。但房價“泡沫”風險與高企的個人按揭槓桿風險正逐步累積,樓市一旦調整,可能帶來不小的金融風險。如不及時化解,預計此類風險有可能在2017年集中爆發。

  房貸成銀行主力貸款板塊

  從已披露的上市銀行的中報資料來看,房貸業務幾乎已成為各家銀行貸款業務的絕對主力。資料顯示,18家上市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餘額合計為14.12萬億元,較去年底的漲幅接近20%。

  資料顯示,建設銀行上半年新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4078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4.7%,新增房貸佔新增個貸的比例為97%。建行董事長王洪章表示,下半年還會大力發展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並加快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發展。

  中信銀行資料顯示,上半年住房按揭貸款較去年末的增速達到29.4%。中信銀行董祕王康在釋出會上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中信銀行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是“優先支援、優先發展”,但也有一定標準,同時確保風險可控。“我們也有白名單,優先選擇一些價位比較合理的、配套良好的樓盤;資質評級較高的開發商樓盤;一線城市、價格比較穩定的樓盤。”王康說。

  興業銀行2016年上半年新增的1698.07億元的貸款當中,有55.3%來自於新增個人房貸。“下半年興業銀行將繼續大力發展資本佔用低、資產質量比較穩定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興業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鄒積敏表示。

  實際上,不少銀行都在通過打低價牌來加大對房貸市場佈局力度。以天津為例,目前提供房貸業務的16家銀行全部提供優惠利率,致使天津的首套房平均利率低至4.11%。

  房貸業務成為銀行信貸板塊中的“香餑餑”是有其內在原因的。交通銀行首席風險官楊東平表示,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實體經濟的某些領域將出現困難。與過去相比,高貨幣投放、高投資、高拉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可能難以為繼。因此,相比於某些銀行熱衷的公共設施和政策專案,交行更看好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從抵押率來分析,再綜合交行對房地產市場未來走勢的判斷,我們覺得這一塊業務仍然是比較安全的。”楊東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