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產階層的投資理財建議有哪些

  在我國所指的中產階層,就是受過較高等教育、有較穩定工作和社會保障、特別是有城市戶口的中等收入人群,基本上就是城市白領。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針對我國城市中產階層的投資理財需求,小編有四條原則性的建議。我並非個人理財專家,這些建議僅供參考。

  中產階層投資建議一、抑制投資衝動

  和國外中產階層相比,國內中產的投資衝動偏強。中國股市裡,散戶比例遠高於發達國家。各種股票吧、投資論壇永遠是網路上最熱鬧的場所之一。輿論經常說,“中國大媽”愛炒黃金、愛炒比特幣等等,其實炒作者中很大比例應該不是“大媽”,而是大哥大嫂甚至小弟小妹,是這些普通的城市白領們。

  當然,倒退一百年,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證券市場裡,也是散戶佔絕大多數的。不過經過幾輪金融危機和政府加強監管後,逐漸形成了機構和職業投資管理者佔主導的局面。

  這裡想說的是:從長遠看,絕大部分散戶在公開市場上是很難有機會的。中產階層大都受過高等教育,容易智力自負,尤其幾本投資書後,總覺得此事不難也。手頭恰好又有幾個閒錢,便殺進市場去。然而,在幾乎所有行業中,職業選手贏業餘選手都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你憑什麼以為在投資領域恰恰是個例外呢?我本人也算是金融從業人員,但我從來不自己操作證券。正因為我比普通人瞭解得稍微多一些,所以才明確知道,自己在公開市場上,也是一個註定成為盤中菜的業餘選手。

  美國證券法上有一個定義,叫“合格投資人”。法律上認為達到這個標準的人,對投資才具備成熟的判斷能力***因此向他們銷售證券才能免於政府監管***。合格投資人的定義,是個人扣除自住房產之後的淨資產達到100萬美元,或者是金融行業的職業從業人員。國內的中產朋友們可以對照看看,你達到這個標準沒有?如果沒有,建議抑制一下自己的投資衝動。

  中產階層投資建議中產階層投資建議二、堅決、節儉地購買自住房產

  既然不主張中產們積極投資,為什麼又建議堅決買房呢?因為我這裡說的不是投資性購買,而是居住性購買。對中產階層而言,一旦有了居住需求,幾乎任何時候買房都是對的,無需考慮房價未來漲跌。唯一的例外是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特別明顯的房價崩盤現象。

  因為人總是要居住的,不買房就要租房。二者的長期成本相差無幾。自住房的好處是有較高的居住福利也就是住得更舒坦,而租房的好處是較大的靈活性和較少的維持投入。發達國家的年輕人往往會選擇租房,以便無拘無束,保持個人生活的開放選擇權。但這並不適合中國的城市中產階層。

  在中國,由於戶籍制度的限制,地區經濟發展的嚴重不平衡,以及家族和熟人文化,跨城市遷徙的成本是非常高昂且難度是非常大的。絕大部分人即使更換工作,也是在同一個城市範圍內。租房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幾乎無用,而自住房的優點就愈發突出了。換句話說,既然你遲早要在同一個地方安頓下來,還不如早點安頓。

  租房的另一個可能理由是等待房價下跌。然而,房地產長期趨勢肯定是緩慢上漲的。有沒有可能恰好讓你等到一個下跌週期?當然有可能。但如果是小幅下跌,持幣觀望帶來的收益不大,而這個觀望過程是相當痛苦煎熬的。更何況小幅下跌後往往又會反彈,作為一個普通購房者,你很難保障自己一定能恰好在房價最低點搶到出手機會。那麼,房價大跌會怎樣?聽起來很美,問題在於房價大跌往往也是經濟發生危機、每個中產家庭都面臨嚴厲財務壓力的時刻。的確,這時候房價便宜了,但很可能你已經沒有心思談買房了。

  另一方面,既然中產階層購房主要目的應為自住,不是為了投資增值***增值了也因為巨大搬遷成本而難以套現***,所以在合用前提下,房子買得越便宜越好。省下的錢,大可用於其他方面,例如後面我要談到的人力資本投資。

  節儉購房,也是為了預防危機。大多數中產階層購房要靠貸款。人們常說,房貸不要超過家庭總收入的一半,這其實有一個隱含假設,就是萬一夫妻二人有一個失業了,單憑另一個人的工資仍可支付房貸。畢竟家庭財務危機中,最可怕的事之一就是失去住房。對於夫妻收入較不均衡者,我個人的建議是,房貸支出最好不要超過收入較低者的工資水平。

  中產階層投資建議三、儘早考慮個人的生命週期理財

  中產階層,特別年輕的城市白領,收入不低,負擔又輕,容易大手大腳。這也沒什麼不好,畢竟青春不再,及時享受乃是人之天性。但隨著年齡增長,應當儘早把個人和家庭在一個生命週期裡的收入和支出進行整體的財務規劃。從子女的養育到自己的退休,從日常的消費到偶發的大宗支出,都要納入考慮範圍。不過這個話題,公開資料很多,還可以找理財規劃師們諮詢。這裡就不展開了。

  中產階層投資建議四、主要投資於人力資本

  前面說過,中產階層要抑制投資衝動。但如果在購買了住房、支付了日常消費、也進行了合理的生命週期理財後,還有一些富裕,該怎麼處理呢?我的建議是:可以考慮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包括對自己、家人和子女的人力資本投資。

  對中產階層來說,人力資本投入有可能是回報最高的投資方式。事實上,一箇中產階層如果希望突破收入瓶頸,上升進入富裕階層,人力資本投入幾乎是唯一的途徑。人力資本的積累,包括你的知識和技能,包括你的身體健康狀況提升,也***非常重要地***包括你的社交網路。普通白領要實現財務自由,無非就是職位升遷或自行創業這兩種途徑。倘若沒有人力資本的積累,在這兩條路上達到較大成功的可能性都幾乎為零。

  人力資本投入也是最能抵抗風險的投資。俗話說藝不壓身。萬一出現意外,尤其出現經濟衰退、社會動盪之類非個人所能預防的系統性意外局面,多任何一項技能都將大大提高你安然度過危機的機率。所以,對於很難單憑個人財富積累來抵抗系統性經濟風險的中產階層來說,人力資本投入,也是最好的保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