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對中國音樂的影響

  爵士樂講究即興,以具有搖擺特點的Shuffle節奏為基礎,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歐洲白人文化的結合,那麼,爵士樂對我國的音樂有什麼影響呢?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爵士樂對我國音樂影響的相關內容吧!

  爵士樂對中國音樂形式的影響

  爵士樂是中國第一支舶來音樂形式。這個起源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的上海、大連和重慶。 在大街小巷便可以聽到樂手演奏爵士樂,更不用說在大上海的夜總會。這個現象上海更為嚴重,這種慵懶又快樂的音樂形式很大一部分的改變了上海青年的價值觀,人生觀,也許上海老克勒就是這麼來的。從而國內很多樂器行業開始崛起,尤其製造加工業。

  爵士樂對中國歌手的影響

  爵士樂有著眾多的風格,其中的“布魯斯”風格深受流行歌手寵愛,布魯斯元素被大量地運用到他們推出的專輯或單曲中。這種現象在近幾年華語流行歌壇中尤為突出。從中國內地到中國港澳臺地區,許多流行歌手的唱片裡幾乎都可以找到布魯斯的風格的歌曲。眼前R&B***Rhythm and Blues***這個詞語頻繁地被眾多歌手提及,西方的R&B音樂充當市場中堅力量,並且一直持續至今。

  在中國內地歌壇中,將爵士樂元素運用到作品中較為成功的音樂有李泉、丁薇、三寶、胡彥斌、董沁等。李泉,這位來自上海的音樂才子,自2000年發行的唱片《走鋼索的人》以來,幾乎每張唱片都濃濃散發出爵士氣息。慵懶並略帶傷感音色,緩慢搖曳的節奏,淡淡的爵士鋼琴聲,一副迷幻醇香的爵士畫面卷撲面而來······由三寶、丁薇演唱的《斷翅的蝴蝶》,以中國民歌《小白菜》為基本旋律素材結合布魯斯的節奏、和聲、演唱風格等音樂特徵,成為至今廣泛流傳的經典流行歌曲。董沁——新生代爵士風格女歌手。她的出現開創了中國女聲爵士的新風格。董沁一改以往中國歌手簡單模仿西方爵士歌手的模式,更多地融入自己演唱的個性特色,也由此引領出大陸樂壇的音樂元素。更加豐富了大陸樂壇的音樂元素。野百合的聲音慵懶中帶著無盡的魅惑,沙沙中飄忽不定,你很難逃離她聲音的磁場。細細品茗她的聲音、她營造給你的氛圍感染,從而被她的魅力緊緊抓牢。在歌壇中頗為走紅的胡彥斌、周杰倫分別是內地和臺灣地區R&B曲風裡的典型人物,人稱“R&B人氣小天王”。除了上述這些歌手外,還有許多我們熟悉的知名歌手都在嘗試R&B風格,力求曲風的多元化。

  爵士樂對中國歌曲演唱的影響

  傳統唱法講究發音的氣息和共鳴,強調字正腔圓,講究有規則的延長方式方法。而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則與爵士的即興風格、超常的演奏技巧有著密切關係,歌手可以完全按反傳統的方法進行演唱。如極大的誇張唱法發出喊叫、沙啞聲、口語說白,有意把字唱歪、把腔唱扁等。歌手可以把手持話筒和吉他以超大音量進行演唱,樂隊以爵士即興風格進行演奏,而不用譜的伴奏已屢見不鮮。傳統的唱法必須按照譜面的標記進行延長,為了情感表現的需要,演唱者可以在時值、節奏、速度方面進行“微調”,傳統音樂的旋律不能隨意更動,而流行歌曲的歌手在演唱時,根據自己理解可以不顧及歌曲譜面的標記,邊唱邊改寫,就能唱出不同的版本來,這點與爵士樂的即興演唱是相同的。

  爵士樂對中國鋼琴的影響

  爵士鋼琴,這一演奏方式、感官聽覺等多方面都與歐洲傳統的古典鋼琴有很大的區別的音樂形式,自來到中國以後,便很受眾多樂迷的追捧。很多專業音樂工作者也開始了對它進行研究,紛紛出書立著、發行視聽光碟,全方位地將它呈現給廣大“爵士鋼琴迷”。

  在鋼琴教育介面,不再一味只要求學生只彈傳統的古典曲目,很多時候也會穿插經典的爵士鋼琴曲目,很多音樂風格相容幷蓄,培養學生多樣性的聽覺思維。這種教育方式在教育介面正逐步流傳開來,對我國鋼琴教育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爵士樂有著其自身的特點,對當今中國音樂有很大的影響。爵士樂的到來,豐富了我們的音樂生活。出現的一批新的歌手,以嶄新的姿態站在舞臺上表演,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與我們傳統音樂相結合,音樂呈現多元素,讓音樂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創新,以新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給我們沒的美享受;爵士樂與中國音樂相結合,碰撞出一朵美麗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