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颱風危害的措施

  颱風是我國沿海地區常見的自然現象。由於它的無法控制性和巨大的破壞性,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那麼你知道如何嗎?以下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颱風帶來的災害

  颱風引起的災害通常由三方面造成:

  一是風災。颱風大風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萬噸巨輪拋向半空,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在陸上臺風可拔樹倒屋,引起巨災。

  二是比風災還要嚴重的颱風暴雨之災。短時間高強度的降水可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江湖氾濫、水庫崩潰,沖毀道路建築,造成交通的中斷、水電供應中斷,工廠、民居損毀和人員傷亡等。颱風暴雨及其造成的滑坡、泥石流是颱風造成較多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

  三是比雨災更嚴重的暴潮之災。它可淹沒島嶼、沖毀堤防、湧入內陸,可使數十萬人瞬息之間慘遭滅頂之災。

  

  加強颱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輕颱風災害的重要的措施。對臺風的探測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在衛星雲圖上,能清晰地看見颱風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可以確定颱風中心的位置,估計颱風強度,監測颱風移動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風暴雨出現的地區等,對防止和減輕颱風災害起著關鍵作用。當颱風到達近海時,還可用雷達監測颱風動向。還有氣象臺的預報員,根據所得到的各種資料,分析颱風的動向,登陸的地點和時間,及時釋出颱風預報,颱風緊報或緊急警報,通過電視,廣播等媒介為公眾服務,同時為各級政府提供決策依據,釋出颱風預報或警報是減輕颱風災害的重要措施。

  颱風形成的條件

  1、比較高的溫度

  2、充沛的水氣

  燒開水時,鍋底的水會往上升,這是因為鍋底的水受熱膨脹的原因。空氣也是這樣,當底層的空氣受熱後,就會往上升。在氣溫較高的區域裡,正好碰上大氣裡發生的一些擾動大量的空氣就會往上升,使地面的氣壓降低,這時上升區域的外圍空氣源源不斷流入上升區裡,因地球自轉的關係,使流入的空氣像車輪一樣轉動起來,這就是產生颱風的一個原因。當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後,其中的水氣冷卻凝結成水滴,要放出熱量,這又助長了低層空氣不斷上升,使地面的氣壓降的更底,空氣旋轉的更加猛烈,這就形成了颱風。什麼地方同時具有這兩個有條件呢?只有在熱帶的海洋麵上。那裡的海洋麵上的氣溫非常高,使低層空氣可以充分接受來自海洋麵的水。那裡又是地球上水汽最豐富的地方,而這些水汽是颱風形成發展的主動力。沒有這個原動力,颱風即使形成也會消散。其次,那裡離赤道有一定地球自轉所產生的偏轉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於颱風發展氣旋使環流和氣流輻合的加強。第三、是熱帶海洋麵情況中緯度單純。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氣,往往能保持較長時間的定常條件,使颱風有充分的時間積蓄能量,醞釀出颱風。在這些條件配合下,只要有合適的觸發機制,例如:高空出現輻散氣流或南北半球信風在赤道稍北地方相遇等,颱風就會在某些熱帶海洋區域形成並增強。根據統計,在熱帶海洋,颱風常常產生在洋麵溫度超過26、27度以上的地區。 根據統計,產生颱風的海洋,主要菲律賓以東的海洋、我國南海、西印度群島以及澳洲東海岸等。這些地方海水溫度比較高,也是南北兩半球信風相遇之處,因此一年中常有20多次颱風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