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投資風險有哪些

  投資者在選購債券基金時如何對所選基金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和判斷呢。首先,投資者在選擇債券基金前,首先要對債券基金的分類即投資範圍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債券投資風險

  流動性風險

  在債券交易中什麼人要關注流動性風險呢?首先中國國債的個人購買者通常不需要去關注這個問題,因為他們一般持有到期,像存定期存款一樣。所以,所有持有到期前需要賣出債券的投資者都不能忽視流動性問題。你想賣,要先考慮賣得掉,要賣得掉,就要先找好賣的債券買。

  衡量流動性指標:

  買賣價差,買賣價差越小的債券越好賣。比如年輕人去商場買某品牌衣服,去年的舊款通常打5折,新款只能8折,但新款仍然很好賣。因為舊款是存貨,款式舊,年輕人更願意花高價買當下流行款式。

  市場深度。指債券經紀自營商願意在各種價位上買賣債券的數量。通常,平均買量和賣量較大的債券,比平均買量和賣量較小的債券,擁有更大的市場深度和流動性。前面舉例說到品牌衣服新款比舊款貴但銷量更好,但通常我們發現每個品牌在某一時節都有幾個主打款式,那幾個款式吸引年輕消費者們趨之若鶩,佔了新款銷量的60%市場份額。這就是粗淺的市場深度概念。

  用以上指標迴避流動性風險:買市場上交易最活躍且交易量大的債券或者持有債券到期。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債券裡指債券發行人無法按時支付本金或利息。這類事件發生原因可能是自身經營不善導致流動性不足,可能發生行業風險或者金融危機受到波及。近期的“122811”就是典型的債券違約。

  每隻債券的信用風險取決於無數種因素。因此,債券投資者通常主要利用權威評級機構給予的債券評級來衡量信用風險。所以充分利用信仰評級,並時刻關注投資標的信用變化,是減少投資組合信用風險的最好辦法。

  對於債券交易,迴避信用風險最有效方法就是隻買投資級債券,不買投機債券。

  通貨膨脹風險

  通貨膨脹侵蝕債券的現金流價值,是債券市場的致命之傷。如果你買了一個年利率5%的債券,通脹率也是5%,那麼利息收入就全部被通脹吃掉了。

  投資界通常把10年國債利率反映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而經濟基本面包含經濟增長以及通貨膨脹兩大類因子***GDP、CPI***。這兩個因素驅動長期利率變化方向,所以大多時候通脹的變化方向和長期國債利率的變化方向是一致的。

  在美國,人們通常通過購買通脹保值債券***TIPS***或者浮動利率債券來抵抗通脹風險。而在中國,過去的15年都證明購買房子是抵抗通貨膨脹最好的辦法。

  行業板塊風險

  在股票投資市場中,投資者們都傾向於購買處於行業上升期的股票。投資債券也是如此,前面我們提到投資跟著錢走,上升期的行業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投入。

  所以,為了有效控制行業風險,我們關注巨集觀經濟處於什麼週期。比如在經濟擴張初期,選擇對經濟敏感行業的債券進行投資。經濟擴張後期則要買入對經濟不敏感的行業,比如公用設施、醫療、必須消費品行業。

  政策風險

  國內投資,政策尤為重要。比如那萬億債轉股,橙子小編無法說更多,但也表示不明白媒體為何稱為重鎊利好。第一,債權轉成股權,意味著法定的債權債務關係轉成了股權。第二,債轉股後,股票還值那個錢嗎?第三,什麼樣的債會債轉股?屬於正常或者關注類的債券有償本付息的能力,相比起來似乎不良類更迫不急待的換衣轉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