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型債券投資攻略有哪些

  債券的特點是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適合長期、穩健、偏於保守的投資者。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國內目前可供投資的主要有國債、企業債和可轉換債券等品種。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債券具有償還性、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四個特徵,這也是投資債券所必須考慮的四大方面。債券的價格受存款利率影響較大。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跌;利率下跌時,債券價格上漲。掌握了債券的特點後,聰明的投資者就可以利用市場的謬誤,結合自身對巨集觀經濟的研判進行套利。

  保守型債券投資攻略一“買國債無風險”是誤區

  國債常常被定位為無風險收益的“標杆”。因此,很多人都誤以為投資國債沒有風險。事實上,這是一大誤區。比如,首當其衝的就是利率風險,並且債券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如:投資者購買利率為3%的長期國債,而持有不久後利率上升至5%,即便扣除利息稅,每年也要損失不少利息收入。複利計算下來,損失將非常可觀。因此,投資者在購買國債時一定要考慮未來利率的走勢,防範價格下跌的風險。

  其次是通貨膨脹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的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此時,即便名義利率沒有升高,債券也存在貶值的風險。因此,保守的投資者也不宜把資金全部投資於債券,而應該將部分資金投資於收益較高的投資品種上,如股票、基金等。

  另外,債券還存在變現能力的風險。特別是長期債券,如果急需用錢或發現更好投資機會時,投資者想在短期內變現而一時又找不到願意出合理價格的買主,就必須壓低價格才能出售。因此,投資者一定要考慮所購債券的持有期限是否與自己的投資計劃相匹配,也可採取長短期債結合的方式投資,以利於分散風險,增加流動性。

  保守型債券投資攻略二、善用轉債“雙保險”

  轉債是橫跨股債二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除了付息、到期還本外,投資者還可以選擇在一定期限內按照約定價格將債券轉換為公司股票。由於這種特殊的可轉換選擇權,在股價下跌時,轉債投資者可以持有債券獲取穩定回報;當股票價格上漲時,轉債價格也必然會水漲船高,投資者可以賺取差價;當轉債券價格和股票的價格上漲不同步時,投資者也可以行使轉換權,然後再賣出股票進行套利操作。

  轉債這種“雙保險”的特徵使其備受穩健型投資者的青睞。轉債在牛市發行時,往往被機構搶購一空。因此,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轉債最好的投資機會往往是在市場即將由熊轉牛,然而又不十分明朗的時期。這時,轉債的價格也往往接近面值,甚至低於面值。此時買入不僅可以規避股票繼續下跌的風險,也可以防止股票突然上漲而踏空。

  需要注意的是,轉債的“雙保險”作用也是有限的。比如,當前由於股市暴漲,轉債價格也居高不下,有的甚至漲到了面值的兩三倍。若以眼下的價格買入,就無法體現其作為“債券”的避險功能。此外,轉債的票面利率一般較之於其它債券和銀行利率要低,且一般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可轉債的募集說明書中也可能包含贖回條款、回售條款及強制轉股規定。贖回條款和強制轉股規定是對債券發行人有利的,而回售條款才對債券持有人有利,應特別注意各個條款中所包含的具體內容。

  保守型債券投資攻略、企業債風險更大

  由於不像國債那樣有政府作為信用保障,企業債的風險總體要高於國債。除了利率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企業債還面臨企業自身的經營風險。如果企業的償付能力出現問題,投資者的資產可能就會遭受損失。因此,投資者一定要對發債的企業有較為全面的瞭解,分析並跟蹤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信譽等,在收益和風險之間作出權衡。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資產的索取權。

  目前,國內企業債券市場還很不發達,投資者可以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在二級市場購買的只有數十隻,而且債券的定價不夠市場化。只有一些資信較好的企業經審批獲准後方能發行,利率水平也普遍較低。而在美國,債券市場的融資規模遠遠超過了股票的融資。由專業機構對企業的償付能力對債券作出評級,評級差、風險更大的“垃圾債券”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也經常會有一些原本評級高的公司因經營方面的問題暴露,導致公司的債券暴跌。

  大力發展國內債券市場已經列入管理層的工作計劃,相信今後國內債券市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將會為普通投資者提供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