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四口家庭怎樣理財

  大學教授四口家庭如何理財規劃買新房?大學教授是收入較高的群體之一,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大學教授如何理財。

  真實案例分析

  已經到了中年了的王先生,早期留學美國,在國外工作有十年,目前在國內某知名大學任教,月收入3萬左右,妻子今年34歲,為全職太太,有一對雙胞胎兒子,目前王先生做學校宿舍,他在美國有一套房產,現在打算在國內買一套房,想請理財師,他的家庭應該如何理財。

  以下是上海證券報的案例:王自在先生,45歲,國外生物科技博士畢業,在美國工作10年,5年前回國現任某知名大學教授。太太李美,34歲,為全職太太。二人有一對雙胞胎兒子,目前1週歲。

  王教授在大學的月薪1萬元;勞務收入每月2萬元;暑期參與美國專案計劃獲得2萬美元的收入。

  王先生一家目前居住在大學的教師宿舍,不用交付租金。在美國有一棟房子,價值40萬美元,房子出租收入為每年2萬美元。有一部使用3年的進口車,價值20萬元。另有存款235萬元人民幣,股票基金130萬元。投資國內某生物科技公司100萬元人民幣,佔股20%。王教授在國內無負債,美國的房產還有房貸20萬美元,固定利率6%,10年還清。

  王先生在美國有保額為10萬美元的一份定期壽險,而太太在國內有一份保額為50萬元的重疾險保單。

  大學教授理財目標

  1、購房目標:希望儘快購買郊區的總價為420萬元的美式別墅現房,並有意在學校附近購買1-2處總面積在80平方米以內的二手房,以租養貸,謀求額外投資收益。

  2、子女教育目標:希望子女能夠在國內讀完初中後去美國讀高中及大學。

  3、保障目標:希望給自己太太及雙胞胎兒子更全面的醫療和養老保障。

  4、投資目標:希望合理的投資從而使家庭抵禦通貨膨脹。

  大學教授理財規劃建議

  大學教授理財1、家庭保險規劃

  王先生目前在美國有保額為10萬美元的一份定期壽險,但相對於其家庭情況和收入來看,王先生的保障顯得比較的單薄。建議王先生進一步增加自己的保額,配置重疾險以及養老保險。另外建議王先生可以將定期壽險適當減少或者改成兩全險。這樣的配置基本可以全面保障王先生的健康,同時也為王先生的養老生活做了比較全面的保障。考慮到王先生是家庭的唯一經濟支柱來源,在完善以上保險後還需要購買一些意外險和住院醫療保險。

  而太太在國內已有一份保額為50萬元的重疾險保單,可考慮再投保一份終身養老保險以補充其先生退休後家庭的正常生活。我們推薦的保險為聯泰大都會的吉祥無憂重大疾病險,幸福一生養老計劃。對於張先生的兩個兒子因為年紀尚小,需要繳交醫療綜合險和意外險。另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及求學等的需求,可以增加20-30萬元左右的兩全定期壽險,一方面可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期滿後領取作為孩子的教育補充,從而從全面保障家庭的幸福生活。

  大學教授理財2、子女教育金規劃

  王先生對於自己的子女教育規劃已經有了一個較為成型的方案,即打算讓兩個兒子在國內念國際學校到初中,然後到美國念高中與大學。王先生估計,從幼兒園開始念國際學校的學費,每年10萬元人民幣現值。到美國唸書以後的學費每年約2萬美元現值。王先生的雙胞胎兒子現在1歲,距離美國讀大學畢業還有21年時間,以5%的教育費用增長率計算,屆時他的兩個孩子合計需要4144630.87元的教育費用。建議王先生從目前的資產中提取40萬元的資金作為教育金的投資本金,同時堅持每月1萬元的基金定投,按6%的投資回報率計算,屆時即可貯備足夠的金額支付兩個子女的教育金。

  大學教授理財3、房產規劃

  王先生目前看中總價420萬元的地處郊區的美式別墅現房,而搬出學校宿舍每月可以多2000元房租津貼。由於王先生在國內並無任何房產及負債,本次購買別墅屬於首次購房範疇,考慮到王先生美國房產負債的期供折算人民幣年支出約18萬元,去除此項貸款支出,家庭年總收入摺合人民幣仍接近50萬元,因此,建議王先生充分利用國內銀行對於首次購房的相關政策優惠,選擇三成首付的模式購房。貸款20年等額本息還款,月供約18000元。綜合首付及房產交易稅費,王先生本次購房需支付約140萬元,此筆支出建議從王先生目前名下235萬元的銀行存款中支出。

  王先生另希望在學校附近購買1-2處總面積在80平方米以內的二手房,以租養貸,謀求額外投資收益。面對上海現在嚴重背離的房價租售比,尤其是上海居住用房租賃收益普遍不足3%且房價經歷2009年大幅飆升的情況,要實現以租養貸有一定的難度。考慮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逐漸減弱,從投資角度而言,建議王先生可以同時考慮一些熱門或潛力地塊的商鋪或是辦公用房,該類房產目前的租金回報率可達到8%乃至更高。另外,近來上海某地區對於高新技術人才提供房產補貼,王先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教育及職業背景,對這方面進行深入瞭解並加以考慮。

  大學教授理財4、投資規劃

  王先生覺得自己的家庭非常有抵禦通脹的必要,同時認為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房產投資和股票,我們認為,在充分考慮提高收益,抵禦通貨膨脹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家庭資產的抗風險能力。從目前的市場來看,上海的樓市在2009年刺激經濟政策下,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年正常發展的空間,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泡沫,大範圍的投資房產市場未必是明智之選。而股市的風險較大,王先生並非專業炒股人士,目前投入股市資金亦是浮虧,如將資金全部投入股市,更非抗通脹的穩健之道。合理的家庭資產組合才是抗通脹最合理的法寶。

  10%的銀行定期 / 貨幣基金配置

  適當的留存一定比例的定期存款和貨幣式基金是為保持該組合的最佳流動性,以便家庭的不時之需。

  10%資產配置黃金

  通常情況下當經濟走向不明朗或者出現動盪局勢時,黃金可以避險。因為金價走勢通常與我們手持的其他眾多投資產品相背離。特別提醒:推薦使用賬戶金交易,而不是實物黃金,因其流動性差,且不產生現金流。而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最新推出的“浦發金”業務,兼顧紙黃金與實物黃金優勢,可予以考慮。

  30%資產選用債券型基金、保本基金或是相對穩定的銀行人民幣信託理財產品

  債券市場不如股票市場來得那麼風雲突變,而保本基金是讓其投資固定收益類債券的同時,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依據其投資組合保險策略***OBPI,CPPI,TIPP***等,來分享資本市場收益水平。銀行人民幣信託理財產品大受市場青睞。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為保證本金,收益相對穩定。

  50%資金配置股票型基金及股票

  考慮到王先生的情況,建議這一塊以多個股票型基金為主要投資品種,投資方式可以為一次性投入與長期堅持定投相結合,從而達到最大程度分散風險取得收益的效果。另外,考慮到金融危機影響逐漸淡化,全球經濟開始回暖,王先生可以考慮購入一些目前尚處於低位的QDII基金,也許亦能獲取不錯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