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望病人送什麼好

  大病初癒的人飲食有很多禁忌,那麼送什麼既實用又能表達心意,看望病人送禮有哪些?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看望病人送禮

  慢病患者

  送體測小儀器

  看望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心梗等病人時,不防買點實用小儀器,如血糖儀、血壓計、計步器、體重秤等,以此提醒他們時刻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加強運動。此外,適當送點水果也不錯,如香蕉、橘子等含鉀量高,理論上能輔助降血壓。

  腫瘤患者

  送吃的不如送能寬心的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袁鳳蘭教授說,腫瘤患者精神壓力更大,看望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讓病人寬心,可以送小金魚、癌症患者康復後寫的書籍等,前者能讓病人心情變好,後者能給病人戰勝癌症的信心。如果是肺癌、食管癌等較複雜的癌症,建議在患者術後7~10天再去看望;如果是甲狀腺癌、乳腺癌等術後恢復相對較快的癌症,可在術後3~5天探視,每次待的時間不要太長。去之前,最好先詢問家屬病人是否知道自己的真實病情、恢復情況如何、能吃些什麼等。很多人會給患者送人蔘等名貴中藥,袁鳳蘭認為這沒必要,哪怕服用也應遵循中醫科醫生的指導。

  呼吸科病人

  送潤肺水果

  “呼吸系統病人比較敏感,不少人有哮喘、過敏等病。”北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柯會星說,看呼吸科病人忌送鮮花、毛絨玩具、油墨多的彩紙彩頁、帶有皮毛的物品等,這些很可能誘發甚至加重病情。看望病人應看重心意而不是禮物的貴重。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建議,可以給呼吸科病人送點潤肺的水果,如雪梨、蘋果等,有助化痰、止咳。

  孕產婦

  送鈣片

  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王素美說,考慮到母乳餵養和新生寶寶對奶粉口味的選擇,看望產婦時最好別送嬰幼兒奶粉,但可以送適合孕產婦的奶粉和鈣片。送孕婦裝、餵奶裝等也不錯。水果方面,產婦生完孩子後,牙齒、腸胃等功能都需要恢復,可選擇香蕉、葡萄、櫻桃、芒果等相對較軟的水果,而西瓜、梨等太涼的水果則不合適。

  消化系統病人

  忌送大補營養品

  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一般脾胃較虛,消化不良,所以忌送大魚大肉或又甜又油的點心等。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陶琳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中醫有“虛不受補”之說,紅參、野山參等大補營養品,患者吃了也很難吸收,還可能導致副作用。陶琳說,蛋白質粉是送禮市場的“明星”,但做到正常飲食的人,根本就不用額外補充,除非剛做完大手術、短時間內突然消瘦且胃口差的人,因此沒必要送蛋白質粉。她說,可以送檯面包機,鼓勵患者或家屬在家多做花樣麵食,以利消化。水果以蘋果、葡萄、桃等偏性適中的為宜,梨、西瓜、芒果、荔枝、櫻桃等都不合適。

  骨科病人

  送麥片

  中老年人骨科手術以關節置換、腰椎手術為主。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二科主任溫建民建議,為避免交叉感染、影響患者休息,術後三天別去看望骨科病人。術後一週前往探望時應多給患者帶去些精神食糧。第一週可送有利腸胃消化的麥片;一週後可以送箱牛奶;二週後患者基本能下地活動了,不妨送點魚、肉製品等。很多人愛給病人送壯骨粉等營養品,溫建民認為,它們與骨頭湯等沒什麼分別,不僅含鈣量不高,骨頭湯喝多了,還可能導致血脂升高,建議最好少送。

  看望病人送禮推薦

  送水果也有學問

  骨折病人、手術失血者和生產婦女-適合吃柑橘、葡萄柚、草莓、奇異果、柿子、木瓜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原因是維生素C能促進鐵質吸收,而且是傷口癒合、修補組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胃潰瘍患者吃木瓜幫助最大-「因為內含的乳汁能保護胃壁,」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解釋。心臟病、高血壓病人-需要適度補充鉀離子,所以送他們香瓜、哈密瓜、木瓜、奇異果、草莓、柿子等鉀離子高的水果最恰當,但相對而言,腎臟病患者要少吃。糖尿病患、高三酸甘油脂者-必須控制糖分攝取,探望他們時,建議帶一些糖分不高的柑橘類、水梨、草莓、葡萄柚、哈密瓜、香瓜和蓮霧。

  酵素膏

  送保健品一定要講究針對性,送瑞他命百年酵素膏,針對術後恢復有很大幫助,產後、化療也可選擇,另外剛剛流產或是生產完的女性患者,需要補血,可以送阿膠、鐵劑;看望骨折病人就可以送維生素D,促進鈣質的吸收。

  雜誌

  整天窩在病床上悶得發慌?送幾本病人愛看的書、雜誌或幾片CD,幫他打發時間。

  燉湯

  手術後的病人常會收到一鍋鍋熱心親友燉煮的雞湯、魚湯。一般人以為長時間烹煮的湯彙集了所有營養精華,所以認為病人肉不必多吃但湯要多喝。不過你可能不知道,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營養師指出,湯中雖然有部份蛋白質分解的遊離胺基酸及脂肪、核甘酸,可是量很少,無法提供修復身體組織所需的熱量及蛋白質。因此楊淑惠建議,「魚肉或雞肉要和湯一起食用,才能攝取足夠營養。」

  看望病人注意事項

  一、準備

  探望病人時遵守基本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探望病人之前,應當對病人所患的疾病和病情有所瞭解。

  首先,在決定去探望某個病人之前,有必要先向人簡要了解一下病人的病情。例如:病人得的是什麼病,病情重不重,治療情況如何,病人的心理和情緒怎麼樣等等。如果知道病人得的是肝炎等傳染疾病,正在隔離期間,醫院一般規定是不能探望的,則可以通過寫信去表示慰問。如果病人手術不久,十分虛弱,或者正在搶救之中,家人一般也是不希望探病者貿然前往的。有的病人剛住進醫院,同事、親友就川流不息前去探望,使病人和家屬不勝負擔,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宜集中在同一時間去湊熱鬧。

  其次,要弄清楚病人住在什麼醫院、什麼病區和什麼病床號,還要了解醫院探病的時間。

  最好,儘量避開病人休息、用餐和醫療的時間。如果病人在家治療養病,則應該在午休之後去探望為好。

  再次,要準備一些禮品送給病人。

  二、時間

  時間:探望病人時,首先應選擇適當時機,儘量避開病人休息和醫療時間。由於病人的飲食和睡眠比常人更為重要,所以不宜在早晨、中午、深夜以及病人吃飯或休息時間前往探視。如果是探望住院的病人,還應在醫院規定的時間內前往。若病人正在休息,應不予打擾,可稍候或留言相告。衣著要整潔,不要穿富有刺激性色彩的衣服。走路要輕,不能打擾其他病人的休息。另外,在民俗方面,一般情況下看望病人須在上午或晚上,忌下午,初一、十五忌看病人。上午是日升的時間,圖的是吉利,下午是日落時間,一般讓人覺得好象身體也好不起來了。時間最好選在10:00-12:00之間,儘量不影響病人休息和用餐。不宜拖沓探望時間,一般以15分鐘左右為宜。

  提前預約:這一點在普通拜訪時是一個基本禮儀,而在看望病人時則更顯重要。大多數醫院對於親屬探望病人都有明確的規定和時間安排,在一些傳染病醫院、婦產醫院,相關規定更為嚴格。因此,探望病人一定要提前預約,瞭解清楚探視時間和病人接受治療的安排情況後再去探望。

  準時到達:住院期間,病人的生活相當規律,接受治療和休息時間都安排得很規範。因此,在探望病人時,我們一定要準時到達,嚴格按照約定的時間去看望,避免影響病人休息或者耽誤其接受治療,否則,不僅失禮,也容易空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