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比較準確的指標是什麼

  分析股票走勢的技術指標有很多種,你們知道哪個指標最為準確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炒股比較準確的指標:Vr

  一、vr 指標原理及應用

  ㈠用途:

  該指標主要的作用在於以成交量的角度測量股價的熱度,表現股市的買賣氣勢,以利於投資者掌握股價可能之趨勢走向。該指標基於“反市場操作”的原理為出發點。

  ㈡使用方法:

  1.vr之分佈

  a、低價區域:70~40——為可買進區域

  b、安全區域:150~80——正常分佈區域

  c、獲利區域:450~160——應考慮獲利了結

  d、警戒區域:450以上——股價已過高

  2.在低價區域中,vr值止跌回升,可買進,

  3.在vr>160時,股價上揚,vr值見頂,可賣出,

  ㈢使用心得:

  1.vr指標在低價區域準確度較高,當vr>160時有失真可能,特別是在350~400高檔區,有時會發生將股票賣出後,股價仍續漲的現象,此時可以配合psy心理線指標來化解疑難。

  2.vr低於40的形態,運用在個股走勢上,常發生股價無法有效反彈的效應,隨後vr只維持在40~60之間徘徊。因而,此種訊號較適宜應用在指數方面,並且配合adr、obos……等指標使用效果非常好。

  ㈣計算公式:

  1.24天以來凡是股價上漲那一天的成交量都稱為av,將24天內的av總和相加後稱為avs。

  2.24天以來凡是股價下跌那一天的成交量都稱為bv,將24天內的bv總和相加後稱為bvs。

  3.24天以來凡是股價不漲不跌,則那一天的成交量都稱為cv,將24天內的cv總和相加後稱為cvs。

  4. 24天開始計算:

  vr=***avs+1/2cvs***/***bvs+1/2cvs***

  5.計算例引數24天可以修改,但是週期不宜小於12,否則,取樣天數不足容易造成偏差。

  ㈤vr指標的特殊分析方法

  vr指標的特殊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vr曲線的形態、vr曲線的背離等方面。

  ㈥vr曲線的形態

  vr曲線出現的各種形態也是判斷行情走勢、決定買賣時機的一種分析方法。

  1、當vr曲線在高位形成m頭或三重頂等頂部反轉形態時,可能預示著股價由強勢轉為弱勢,股價即將大跌,應及時賣出股票。如果股價的曲線也出現同樣形態則更可確認,其跌幅可以用m頭或三重頂等形態理論來研判。

  2、當vr曲線在低位出現w底或三重底等底部反轉形態時,可能預示著股價由弱勢轉為強勢,股價即將反彈向上,可以逢低少量吸納股票。如果股價曲線也出現同樣形態更可確認,其漲幅可以用w底或三重底形態理論來研判。

  3、vr曲線的形態中m頭和三重頂形態的準確性要大於w底和三重底。

  ㈦vr曲線的背離

  vr曲線的背離就是指vr指標的曲線圖的走勢方向正好和k線圖的走勢方向相反。vr指標的背離有頂背離和底背離兩種。

  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一峰比一峰高,股價在一直向上漲,而vr曲線圖上的vr指標的走勢是在高位一峰比一峰低,這叫頂背離現象。頂背離現象一般是股價將高位反轉的訊號,表明股價中短期內即將下跌,是賣出的訊號。

  ***八***vr指標的實戰技巧

  vr 指標構造比較簡單,只有一條vr曲線,因此,相對與其它指標而言,它的研判也比較簡單明瞭,實戰技巧主要集中在vr曲線的執行方向上方面。由於vr指標過於簡單,為了更準確的研判行情,我們可以採用vr指標和obv指標相結合來研判行情。下面以分析家上的vr指標為例,來揭示其買賣和觀望功能。

  ㈨買賣訊號

  1、當vr曲線的執行形態一底比一底低,而obv曲線的執行形態一底比一底高,同時股價也突破中短期均線,則表明vr指標和obv出現了底背離走勢,這是vr指標發出的短線買入訊號。如圖***15–1***所示。

  2、當vr曲線的執行形態一頂比一頂低,而obv曲線的執行形態一頂比一頂高,同時股價也向下突破短期均線時,則表明vr指標和obv出現了頂背離走勢,這是vr指標發出的短線賣出訊號。如圖***15–2***所示。

  ㈩持股持幣訊號

  1、當vr曲線和obv曲線幾乎同時擺脫低位盤整格局,向上快速揚升時,如果股價也依託短期均線上漲,則意味著股價的中短期上升趨勢已經形成,這是vr指標發出的持股待漲訊號。如圖***15–3***所示。

  2、當vr曲線和obv曲線從高位一起向下滑落時,如果股價也被中短期均線壓制下行,則意味著股價的中短期下降趨勢已經形成,這是vr指標發出的持幣觀望訊號。

  炒股比較準確的指標:Bias

  ㈠乖離率的由來

  乖離率***Bias***是依附在移動平均線上的指標,無移動平均線,則無乖離率,可算是移動平均線衍生的指標。移動平均線只能用來判斷趨勢,無法預測股價高低點,而乖離率***Bias***即可用來測試高低點。

  葛南維***jogep ganvle***教授八大法則中,提到:股價若離移動平均線***MA***太遠,則未來股價會朝移動平均線靠近,此為「磁線」效應;而股價與移動平均線的距離即為乖離。

  公式: P - ***T***MA

  ***T***MA

  T:代表天數,也就是幾日的移動平均線

  P:當天收盤價

  P-***T***MA:為股價與移動平均線的距離,即為乖離。

  若為漲勢,乖離是正數,因股價必在移動平均線之上,是為正乖離;同理,若為跌勢,乖離是負數,是為負乖離。

  ㈡乖離率的特性

  區間性:預測股價波段的高低點

  趨勢性:Bias加上一移動平均線,可看出股價趨勢

  領先性:把Bias看成k線與移動平均的關係,可領先k線出現買賣訊號

  強弱性:依Bias之背離,可測多空力道的強弱

  ㈢如何發揮Bias的特性

  區間性

  ***1***. 由於股價是由人類行為所創造,既是人類的行為,就會不斷重複一定的模式。表現於股價上,即是漲越高,追高買盤越少,而持股者已有一定的獲利水準,會有賣出的動作;跌越深,持股者殺低意願降低,賣壓減輕,而逢低買盤漸增。而Bias即在測此臨界點,也就是股價反轉點。

  ***2***. 而Bias自移動平均線而來,而移動平均線葛蘭碧八大法則中,有四法則與Bias有關:

  A. 股價漲高,會朝移動平均線拉回。

  B. 股價跌深,會朝移動平均線靠近。

  C. 當漲勢中,拉回觸及上升的移動平均線,是買點。

  D. 當跌勢中,反彈觸及下跌的移動平均線,是賣點。

  上述四點,即是「磁線」效應,而A.B.二點即是乖離率的應用;C.點於“拉回觸及移動平均線”和D.點“反彈觸及移動平均線”表現在公式中,即分子部分為 P-***T***MA = 0,可得乖離率為零,Bias觸及零軸。即C.漲勢中,拉回至零軸是買點;D.跌勢中,反彈至零軸是賣點。

  ***3***. 依過去的Bias的極大值、極小值來預測股價未來之高低點,也就是源於過去的歷史軌跡來做高低點的預測,而這歷史的軌跡即是該股的乖離區間。

  ㈣經驗總結

  用乖離率BIAS指標判斷大盤的頂底

  大盤的20日乖離率BIAS可以比較有效地判斷大盤的頂底,而5日、10日的乖離率則不能判斷大盤的頂底。

  一般而言,大盤的20日乖離率BIAS小於-4時,發生見底反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小於-7時,反彈的可能性超過90%。反之,在其大於3.8時,見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應該逐漸減倉。而繼續上漲往往也是接近頂部了,也就是說是個衝頂過程。

  另外在極強市中,大盤可能會以橫盤形式來化解技術指標的極度超買,包括在20日乖離率BIAS大於3.8時也可能會橫盤整理或繼續上漲,但這種情況比較少。

  應該結合大盤當時的強弱情況、其它技術指標以及K線的重大阻力位來做出綜合判斷。因此當20日BIAS大於3.9時,應採取減倉行動!但在強市中應在低位及時、快速回補倉位,做出差價就應滿足。

  漲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漲,這是股市執行的基本規律,而這個規律直接反映在BIAS***乖離率指標***上。用好這個指標,對把握股價波動的高點和低點附近的轉折有著十分理想的參考意義。而且,運用十分簡單,有時候對股價波動可以一目瞭然,甚至可以心算,是一種不需要太多工具和理論的簡單、實在、實用的指標。

  BIAS,實際上是以股價與參考的移動平均線作為參考。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5日BIAS即5日乖離率的實戰價值高。5日BIAS的具體計算方法是:***當日收盤價-5日移動平均線***/5日移動平均線×100.簡化後的計算方法也可以是:***當日收盤價/5日移動平均線-1***×100.

  對於大盤來說,5日BIAS達到-5以下時,堅決逢低吸納;5日BIAS達到-8時,堅決買進。在歷史上,每當大盤出現低位放量暴跌時候,往往是市場出現轉機的重要時刻。這時候,投資者應該緊緊觀察那些率先開始反彈的品種。這些品種有可能是有新主力率先進入的" 陣地" .

  相反,當5日BIAS達到+5以上時,就應該逢高派發了,而當5日BIAS處於+8以上時,投資者應該冷靜迴避,因為即使後市有行情,那麼5日BIAS表明了市場仍有回撥的可能,這樣雖然要折損一些手續費,但對於保持良好心態還是有益的。一旦出現5.19行情那樣的強勢逼空行情,那麼投資者應該改用指標如TOW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盤執行的不同階段,對於上述手法的採取也是不同的。下面三個階段的操作供你參考:

  第一階段:當大盤處於下跌起初階段時候,5日BIAS出現較大的負乖離值時,並不是大舉建倉的時機。相反,這是擇機出場的良機。比如,上證綜指從2245點歷史高位下跌初期,曾經出現5日BIAS為-5的情況,這時如果投資者進入市場,顯然是不明智的。這裡有一個小技巧可以參考,即投資者可以根據30日均線的狀況,來分辨市場究竟是處於初跌期,還是處於下跌末期。當大盤急速衝高後30日均線高位拐頭時,那大盤一般都處於下跌初期,這時,投資者應該回避,減少持倉量。即便5日BIAS出現較為明顯的負乖離率,那其實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比較理想的離場時機。

  第二階段:當大盤仍處於下跌通道時,5日BIAS出現較大的負乖離值時,投資者仍不應該買入。這時候,30日均線一般處於陡峭下行狀況,表明市場元氣尚未恢復,投資者仍應該多看少動。

  第三階段:當大盤下跌了一段時間,而且30日均線由陡峭下行,到緩慢下行並逐漸開始橫向整理時,這時候出現股指單日大跌也就是機會開始來臨之時。一般情況下,大盤在一年之中總有那麼一到兩次機會,把握這些機會,心不貪,那麼收益也是能夠滿意的

  ㈤Bias的應用法則

  Bias的原理是離得太遠了就該回頭,因為股價天生就有向心的趨向,這主要是人們心理的因素造成的。另外,經濟學中價格與需求的關係也是產生這種向心作用的原因。股價低需求就大,需求一大,供不應求,股價就會上升。反之,股價高需求就小,供過於求,股價就會下降,最後達到平衡,平衡位置就是中心。

  Bias的應用法則主要是從兩個方面考慮:

  ***1*** 從Bias的取值大小方面考慮

  這個方面是產生的Bias的最初的想法。找到一個正數或負數,只要Bias一超過這個正數,我們就應該感到危險而考慮丟擲;只要Bias一低於這個負數,我們就感到機會可能來了而考慮買入。這樣看來問題的關鍵就成了如何找到這個正數或負數,它們是採取行動與保持沉默的分界線。

  應該說明的是這條分界線與三個因素有關。

  a. Bias選擇的引數和大小。

  b. 選擇的具體是那支股票。

  c. 不同的時期,分界線的高低也可能不同。

  一般說來,引數越大,採取行動的分界線就越大。股票越活躍,選擇的分界線也越大。

  在一些介紹Bias的書籍中,給出了這些分界線選擇的參考數字。注意,僅僅是參考,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對它們進行適當的調整。下面僅舉一例:

  a. Bias***5***>3.5%、Bias***10***>5%、Bias***20***>8%以及Bias***60***>10%是賣出時機。

  b. Bias***5***>-3%、Bias***10***<-4.5%、Bias***20***<-7%以及Bias***60***<-10%是賣出時機。

  從上面的數字中可看出,正數和負數的選擇不是對稱的,一般說來,正數的絕對值要比負數的絕對值大一些。例如3.5>3和5>4.5等。這種正數的絕對值偏大是進行分界線選擇的一般規律。

  如果遇到由於突發的利多或利空訊息產生的暴漲暴跌的情況,以上的那些參考數字肯定不管用,應該考慮別的應急措施。按作者的經驗,暴漲暴跌時:

  a. 對於綜合指數,

  Bias ***10***>30%為丟擲時機,

  Bias ***10***<-10%為買入時機。

  b. 對於個股

  Bias ***10***>35%為丟擲時機,

  Bias ***10***<-15%為買入時機。

  ***2*** 從Bias的曲線形狀上方面考慮

  形態學和切線理論在Bias上也能得到應用。

  a. Bias形成從上到下的兩個或多個下降的峰,而此時股價還在繼續上升,則這是丟擲的訊號。

  b. Bias形成從下到上的兩個或多個上升的谷,而此時股價還在繼續下跌,則這是買入的訊號。

  以上兩條包含有指標背離原則和趨勢的內容。

  ***3***從兩條Bias線結合方面

  當短期Bias在高位下穿長期Bias時,是賣出訊號;在低位,短期Bias上穿長期時是買入訊號。

  ㈥應用Bias應注意的問題。

  ***1*** 書上提供的具體數字僅僅是參考,正確的做法是在實踐中自己尋找分界線的位置。

  ***2*** 在Bias迅速地達到第一峰或第一谷時,是最容易出現操作錯誤的時候,應當特別小心。

  ***3*** Bias的應用應該同MA的使用結合起來,這樣效果可能更好。當然同更多的技術指標結合起來也會極大地降低Bias的錯誤。具體的結合法如下:

  a. Bias從下向上穿過0線,或Bias從上向下穿過0線可能也是採取行動的訊號。上穿為買入訊號,下穿為賣出訊號。因為此時,股價也在同方向穿過了MA。

  b. Bias是正值,股價在MA之上,如果股價回落到MA之下,但隨即又反彈到了MA之上,同時Bias也是呈現相同的走勢,則這是買進訊號。對於下降的賣出訊號也可類似處理。c. Bias是正值,並在向0回落,如果接近0時反彈向上,則這是買入訊號。對Bias的負值可照此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