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房地產走勢如何

  中國房價走勢最新訊息,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了GDP、貨幣和信貸政策、房產稅、剛需購房人口4個方面。

  GDP演算法改革

  從前,買房人猜測房價不會跌的重要理由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每年的GDP增速是硬性要求,而房地產是GDP的支柱,房價一旦下降整個房地產行業將陷入動盪,所以政府不會允許房價下降。

  7月5日,國家統計局釋出了關於改革研發支出核算方法、修訂國內生產總值核算資料的公告。

  改革後,GDP的核算方法將由生產核算法改為支出核算法。在支出核算法下,過去未曾被納入統計範圍,但在經濟生產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的一些行業,將被納入統計。新被納入統計範圍的行業,將帶來大量的GDP,未來很可能成為GDP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所以,有了更粗的大腿,地方政府何必還抱著老胳膊老腿呢?

  國家的貨幣和信貸政策

  中國房價跟市場中流通的貨幣數量基本保持同方向變化:貨幣多,房價漲;貨幣少,房價跌。一旦政府控制住貨幣和信貸,房價必將受到影響。曾有專家梳理過中國1990年到2012年資料,得出的結論是房價的漲幅與M2增長率的相關性高達71%。房價上漲的最大驅動力並不是需求,而是貨幣。

  收緊貨幣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加息。現在5年以上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僅為4.9%,達到近30年曆史最低點。2002年是個歷史低點,5年以上貸款基準利率為5.76%。為使經濟良性發展,央行現在有充足的加息空間。

  加息後,沒有房的買房更難了。利率提高,收入不提高,還貸能力降低,自然更難貸款買房。有多套房的還貸更難了。他們會賣出富餘的房子。這樣,在房地產庫存量巨大的情況下,又增加了這些存量房,供給將大大多過需求。

  房產稅

  不動產登記完成後,如果房產稅在全國各地鋪開,購房人群的心理會發生變化。首先,原來沒有房子正在猶豫要不要買房的“騎牆派”會考慮到買房後房產稅對自己的影響;其次,如果貸款買了一套房,月供壓力不小,還要多了房產稅,有可能趁高點賣掉;再次,此前有多套房產的投資客,會考慮把一些房子出售。

  如果房產稅支出真的超過房價上漲的收益,那麼大家的購房投資理念會發生變化。從原來認為“房子多就是好”,將變成房子要“少、精、好”。多套房產,不如一套精品。最後,個體會受到群體的影響而產生對房價風險的恐懼。當試點在一個城市內,其他城市購房人群只是旁觀者的態度。跟社交網路的資訊傳播類似,當全國都實行房產稅,一個城市的房價下降,這個行情會有傳染性,其他城市房價也撐不住。

  購房剛需人口

  我們發現,近四年中在房地產市場最熱、房價漲幅迅猛的2013年,剛需族增長率也是最大的。2017年,剛需族增長速度就將接近0。而從2018年開始,剛需族將每年都在減少,這預示著潛在買房人口的下降,全國房價增速必然下滑。

  剛需人口減少是必然的。嗅覺靈敏的投資客看到買房人少了,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少。投資客會趕在房價高點把房子掛在中介平臺抓緊時機賣出去。買房的少了,賣房的多了,短時間內,房產中介的“客源/房源比”將大幅降低,買房者話語權增強,房價想不降都難了。

  利率越高,負債越多,別讓房貸捆死你的人生。關注“融360房貸”***fangdai123***公眾號,輕鬆掌握最低銀行貸款利率。少一點利息,早一點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