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辨別樓書裡的忽悠

  樓書的真實性有多少?不少樓書總是喜歡誇大處理,把樓盤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在購房者面前,如果你把持不住,很可能就被樓書給忽悠了。今天,就帶你一起來看懂樓書暗藏的玄機吧。

  最低價非均價,小心太貴

  現在開發商打廣告時,為了使價格顯得更低,往往按最低起賣價打,打的往往是層次朝向最差的戶型的價位。廣告上寫著××元/平米起,這就是最低起賣價,平均價位絕對比起賣價高,高出的幅度樓盤各有不同,消費者可以先諮詢一下價格,省得到了現場才發現價格太貴了。最低價位的房子要麼是買不到的,要麼是早早就被人挑走了。

  樓盤地址含糊,小心太偏

  廣告可以吹得天花亂墜,但是消費者可別連地址都搞不清楚,打個車直奔過去,才發現原來樓盤離城區如此之遠。

  交通不便的樓盤在打廣告時對地址的表述都很含糊,比如什麼路的一側,什麼高速路出口旁等等,這時候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這些樓盤的位置基本都較偏,要掂量一下跟自己的買房需求是否切合。廣告上均留有***,出發前最好打電話先詢問一番。

  另外,還需注意個別位置明明偏遠的樓盤卻想方設法地往一些好位置上靠攏,不仔細的話就吃虧了。最常見的就是“距離××只有××公里”,或者“距離××只有××分鐘”。這個××公里數有可能是按比例尺計算出來的距離,不是實際的行走距離,很可能中間根本就沒有路可走。至於那個××分鐘,有可能是深更半夜開賓士的時間而不是走路的時間。

  樓盤背景多,小心上當

  廣告上一般都會註明發展商是某某公司,投資商是某某公司,承建商是某某公司。其中發展商就是這個專案的專案公司;投資商即這個專案的主要出資股東,有的是一家獨資,有的是幾家聯合;承建商即是建設此專案的建築工程公司。

  客戶選房購房,尤其購買期房,實力強大的發展商是一種信心的保證,為了給消費者一種信心的保證,個別樓盤會將較有名氣的一方在廣告裡重點強調。有這麼些情況,開發商的實力平平,投資商實力強名氣大,但可能投資商只管投資而不管開發,不能只看到一個有實力的公司名字就以為沒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不知名的公司請知名的房地產開發公司當顧問,把顧問公司放在樓盤名字前面,讓人誤以為該樓盤就是知名開發商開發的,但其實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一定要小心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