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慧型住宅

  8月15日,北京亦莊金茂悅•逸墅產品呈現,作為中國首個智慧別墅全面亮相。?智慧型住宅有幾大境界?未來的房子有多聰明?

  所謂智慧型住宅,它利用嵌入式系統和網路通訊技術所建構的數字住宅系統,其範圍包括數字家庭、節能設計,並整合電信、保全、物流等服務支援,建置完整無縫的網路社群,包括電子商務、通訊系統、安全防災系統、保全監控系統、再生能源系統、物業管理、郵件管理、能源監控與系統整合。使用者在家中建設一個主機管控系統,住戶便可透過行動裝置輕鬆進行遠端操控。

  今後的房子要變得更加“聰明”,更多的智慧設施要融入產品設計中,既符合90後數碼控、貪享受的特徵,又能讓居家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更爽,更酷。根據技術層級和帶來的便利程度,這裡介紹智慧型住宅發展的四個階段。

  一、單品智慧化

  單品智慧化是整個智慧住宅發展程序中的第一步,通常是產品在功能上的增強,讓操作更便捷,效果更顯著。在選擇切入點時,創業公司優先選擇小型家電產品,如插座、音響、電燈、攝像頭等,而家電企業則優先選擇大型家電產品,如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在這個過程中顯然家電企業會佔一些優勢。

  以洗衣機為例,增加了智慧技術後,可以根據洗滌的衣物量自動控制洗滌劑,根據衣物面料的不同可以自動調節轉速。此外,智慧技術還提高了安全保護的級別,比如某一款洗衣機增加了斷電記憶執行的程式,來電後自動操作;斷水會停止洗滌,防止無水空轉;不正常進水或排水,可以強制排水或關閉進水閥,防止溢水。

  無論是洗衣機還是其他家電設施,智慧化都是初期的探索,也出現不少誤區,比如不少廠商把新增電腦操作、與網際網路連線就等同於智慧,為了智慧而智慧,有時反而增加了操作的複雜性。

  二、單核智慧系統

  不同產品的聯動是單品智慧化之後進一步進化的結果,通常是以某一個裝置為核心,操控多個相關聯的產品,形成一個“單核”的智慧系統,一次搞定多項生活需求。

  從2014年開始,房地產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展開了多次合作,比如為房間引入系統化的智慧方案,希望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居住體驗,而網際網路企業也希望藉此切入家庭,也為自己產品培養使用基礎。

  單核系統的核心也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且可以通過這類產品觸及該領域所有其他產品,就像PC時代的瀏覽器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微信一樣。此前開發商推出的智慧家居體驗中心,可以算以路由器為核心的單核系統。即將路由器直插入電源後便會自動啟動,這時候開啟某智慧家庭APP便可搜尋連線閘道器,可以通過控制其他裝置創造各種生活場景的體驗。比如窗簾設定白天自動拉開晚上關起,在採光與隱密性之間獲得平衡,此外與溫度感應連結來獲得更好的隔熱性。


智慧型住宅

  三、物聯網+人工智慧

  前面的三個階段,都是以顯性的硬體實體為中心,比如具體的某個產品,某個控制核心,某個操作平臺,只能算是智慧,意味著“方便你”。而真正的智慧系統應該是隱性化和人性化的,意味著“我懂你”,中心是人而非裝置,使用者置身其中卻又沒有明顯的感覺,不用繫結某種介質來操控,這才能讓人真正能夠“變懶”。

  未來,智慧系統將向著3個方向發展:

  1、以大資料為基礎的自學習系統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智慧系統應該是可以學習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並自我進化,比如你夜裡起床基本都是去上廁所,廁所的燈就應該記錄這一習慣,當你晚上起來就自動開啟,再如你每次洗澡水溫是40攝氏度,而你父母每次洗澡的水溫是43攝氏度,系統就應該記住每個人的習慣並且在識別使用者之後自動對預設水溫進行調整。

  2、去中心化的自感應系統

  很多人認為通過手機、路由器、插座等控制其他設施就是智慧,這實際上是在強求使用者控制,不僅沒有給使用者帶來智慧的感覺,反倒成了拖累。簡單舉例來說,洗衣機看重的是洗滌速度和潔淨程度,空氣淨化器看重的感應靈敏度和清潔速度,熱水器看重的是加熱效率和安全性,只是增加手機遠端控制開關,並無實際意義。假如家裡所有設施都由手機控制,是不是手機找不到或者丟失,連門都進不去,什麼都幹不了?

  在初期階段,藉助廠商的品牌影響力,通過具體產品能夠快速建立起消費者對家居智慧化的認知,同時也不排除各個廠商為了鞏固自己產品在市場中的地位而進行的中心化渲染。但在未來,手機、電視、PC 、平板、手錶可以構建多屏化系統,各種智慧裝置完全可以通過各自控制器互聯,手機、路由器不該也不能承載整個系統,最終的結果就是去中心化。

  智慧家居系統應該能夠感應使用者的狀態,進而對裝置進行調整,讓住戶看不見、感覺不到但又無處不在的,比如人來燈亮人走燈滅;把衣服放到洗衣機中按下開始按鍵就可以自動識別衣服的材質並選擇最合適洗滌模式;聽音樂時人從客廳走到臥室,音箱自動感知行動而切換到臥室。

  3、人工智慧管家

  可以大膽的設想一下,未來在人工智慧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我們家中會出現一個虛擬管家,他能和你對話,知道你的習慣,操控家中所有裝置,你只需要告訴他你的要求,或者他會主動問你是不是要做這個或那個,就如同電影《鋼鐵俠》中小羅伯特•唐尼的管家“賈維斯”一樣。很多看似“科幻”的場景都已經成為了現實,誰還會認為這種輕鬆愜意的家居生活離我們很遙遠呢。

  四、整合智慧平臺

  單核系統是***,通過核心產品觸及智慧家居中的其他產品,應用範圍通常較小,再往後發展,不同品牌、不同品類產品之間會在資料上做更多的融合和互動,形成整合平臺,其他智慧產品全部“插”在平臺之上,就像手機上的iOS、Android。

  現在,房企開始嘗試建設涵蓋智慧裝置、居住空間和社群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從智慧家居拓展為智慧社群,就有了整合平臺的雛形。

  例如某地產集團智慧家居的模式是整合安防、家電控制、聲光&空氣環境等多個居住子系統,同時打通家庭與社群的互聯,希望提供集安全、健康、舒適、便捷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智慧家居、智慧社群生活:通過智慧攝像頭用手機、IPAD隨時與家人互動、檢視家裡的一切;家裡沒人時可以隨時監控家裡的安全,還可以一鍵知會物業安保人員快速上門檢視避免發生財務損失;通過分析室內的溫度、溼度、各類電器的用電量、用水量、Pm2.5、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度等資料,改善生活舒適度;週末孩子在小區玩耍,一個定位便可以通過社群攝像頭檢視到孩子的位置和視訊,如果跑出小區安全範圍便會在家長手機上報警通知。

  現有的智慧社群、整合方案還只是智慧平臺的初級階段,依賴某些應用的程度也較深,產品相容性和可擴充套件性還不夠,而真正地實現智慧系統化要做到智慧產品可以實現跨品牌、跨品類互動,遵循統一的標準,即便某一小部分產品使用獨立的標準,這些平臺所依賴的子平臺也應該可以無縫連線到整個智慧系統的大平臺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