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週期基金適宜怎樣定投

  有一類基金產品卻逆勢增長,令人刮目相看,那就是以養老賬戶為主力投資者的生命週期基金。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國內:生命週期基金一輪牛熊週期戰勝大盤

  2006年5月,我國第一隻生命週期基金誕生,目前,國內共有三隻生命週期基金,分別為匯豐晉信2016生命週期、大成2020生命週期和匯豐晉信2026生命週期。

  雖然在牛市環境中,生命週期類基金產品一度被追逐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人冷落。

  不過,在經歷了一輪牛熊週期之後,完整經歷了一輪牛熊週期的國內第一隻生命週期基金——匯豐晉信2016生命週期基金表現出一定的收益優勢。

  海外市場:生命週期基金跑贏華爾街金融海嘯

  來自美國投資協會的資料顯示:相較2007年,生命週期基金的總規模到2008年三季度反而逆勢增長了40億美元,達到了1870億美元;由各類退休賬戶持有的比例也增長了2%,達到90%.而10年前,也就是1998年底,生命週期基金的總規模才只有50億美元。

  生命週期基金具有出色的抗跌性

  出色的抗跌性是該類基金逆市增長的根本原因。根據晨星統計,2008年2010目標退休基金的業績冠軍是DWS Target 2010,因其大部分資產都投資於安全的美國國債,基金淨值幾乎沒有受到股災影響,全年僅下跌3.6%.與此同時,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了33.8%,標普500指數則下跌了近40%.

  目前,生命週期基金被美國政府列為養老金“合格預設投資備選”***Qualified Default Investment Alternative, QDIA*** :如果僱員沒有選擇確定的投資品種,僱主就可以將其養老金投資於生命週期基金中,視同預設。

  對僱員來講,每月按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養老金或加入“401K”計劃***類似於國內的社保金或企業補充養老金***,相當於把一部分資金定投在生命週期基金中。

  生命週期基金建議:

  期限低於五年 適宜長期定投

  匯豐晉信基金總經理李選進說,這是根據人的生命週期理財目標,例如養老、子女教育或其他大額開支來確定一個投資比重,並隨著投資期限的臨近而不斷調低風險資產。一般來說,距離目標期限低於五年,風險資產***如股票***的比重就不應超過50%.

  生命週期的投資方法需要嚴格的執行紀律,不管對股票市場有多看好,都不能逾越風險資產的比例上限,採用此類方法的基金比較適宜長期定投。長期定投生命週期基金,無須隨年紀增長進行基金轉換,自動匹配風險特徵。

  國內的基金定投業務最早開始在2002年6月,據統計,如果從那時開始定期定額投資滬深300指數,到2008年底,年回報率有7.6%.但是如果定投生命週期投資指數***該指數的股票配置比例不高於45.5%,並逐年下降***。

  儘管市場大漲時資產增值較慢,但當市場大幅回撥時,資產仍平穩增長,最終超越市場,年回報率達到11.75%.

  李選進分析稱,以本次金融風暴為例,如果在五年前進行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定期定額投資計劃,標的是標準普爾500指數,普通的定投方法到2007年中大約取得了累計30%左右的收益,之後一年不僅將之前的收益悉數抹去,還出現了約30%的虧損。可見普通的定投方法只是從分散投資時點上降低了風險,卻忽略了在資產配置上是趨於集中的,因為這種方法不斷地在單個類別資產上追加投資。

  而如果採用生命週期的定投方法,由於嚴格執行定期降低風險資產的政策,到2007年中時,已經臨近目標期限僅一年時間,按照投資紀律,應該將股票資產比例降為20%~30%的水平,這樣,雖然2007年最高點時的收益不及普通的定期定額投資方法,但是在之後的市場大跌中,卻有效地儲存了之前的收益。

  相關連結

  什麼是生命週期基金

  目前,國內的生命週期基金均為開放式基金,其與普通開放式基金的區別在於,其投資組合會自動調整。該類基金一般設有一個預定的目標期限,股債投資比例會在目標期限到來前自動調整。初始時投資股票比例高、重在獲利,越往後股票比例越低、重在保值。

  這類基金名稱多以目標期限直接命名,例如“匯豐晉信2016生命週期”、“大成2020生命週期”等。投資者可根據養老、子女教育等生命目標來確定投資目標,比如,投資者預計其子女10年後讀大學,可選擇目標日期在2016年左右的基金,累積教育資金;若計劃30年後退休,可選擇目標日期在2035年左右的基金,累積退休養老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