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槓桿基金的誤區

  抄底一直都被認為是最厲害的投資技巧,同時也需要很大的勇氣,現在小編就教大家抄底槓桿基金的兩大誤區:

  投資者如何才能在20多隻槓桿指基中挑選出最有效率的槓桿工具?對此,國投瑞銀理財專家建議,投資槓桿指基應該避免兩大投資誤區,讓槓桿指基真正成為高β投資者在市場轉折期的抄底利器。

  誤區一:追漲殺跌

  槓桿指基在反彈期或單邊牛市往往成為上漲先鋒,而在跌市中也會加倍下探。Wind統計顯示,今年前5月的反彈行情中,成立滿1年的槓桿指基交易價格平均漲幅超26%,而在6、7月的下跌行情中,其平均下跌幅度超20%.專業人士建議,投資槓桿指基切忌追漲殺跌,目前來看,其整體估值已處歷史低位,底部特徵越來越明顯,市場可能隨時出現轉折的機會,此時佈局槓桿指基的風險收益相對更高。

  誤區二:選溢價,不選平價

  事實上,折溢價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後市的判斷,如槓桿指基B級份額在市場普遍預期後市會上漲時,一般溢價率會上漲,但如果溢價率已過高,則會透支掉B級份額的未來收益,造成上漲動力不足。Wind統計,截止7月末,槓桿指基的最高溢價率已達127%,其平均溢價率超20%。

  對此,國信基金分析師高萌表示,高溢價的槓桿指基或許已經提前透支了部分反彈收益,在此背景下,不妨關注一些平價發售的槓桿產品,例如正在平價擴募的瑞福進取,此次申購價格為份額淨值,不付出溢價成本可直接買到B級份額,為投資者提供了平價申購槓桿份額的良好機會。

  拓展閱讀 真實案例分析

  近期A股市場跌跌不休,估值已處於歷史底部區域,潛伏槓桿指基,待大盤反彈時實現收益最大化,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今年以來,分級基金成為股市的“風雲人物”。一季度股指先揚後抑,反彈階段分級基金槓桿份額淨值狂飆,連番漲停的賺錢效應賺足了市場眼球;下跌時候,分級基金固定收益份額的旱澇保收又吸引了低風險投資者積極申購。

  近日,分級指基再現類似市況。深交所資料顯示,近一週來交投最為活躍的槓桿指基場內規模持續增加,日均成交額近2億。本週一,華安滬深300上市首日即受到投資者青睞,首日合計成交量近1.3億元,成為今年以來上市成交最為活躍、交易量最大的新指數[0.29%]分級基金。其中華安300B成交8125萬元,華安300A成交4834萬元。換手率也分別達到38.75%和27.04%。在B份額淨值0.993元的情況下,A份額當日的交易價格一直維持在1.05元與1.07元之間,出現了約8%的溢價。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初始槓桿2倍,最高槓杆可達4.5倍。

  無獨有偶,昨日起單級平價發售的國投瑞銀瑞福進取[1.99%],以其獨佔性和獨特投資價值一經推出便吸引了部分槓桿基金投資需求的理性轉移,發行首日規模接近13億份,瑞福進取的募集上限由50億份收窄至37億份左右,稀缺價值進一步凸顯。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新的分級基金國投瑞銀深證100的加入,分級基金有望成為市場下一個交易熱點。

  國投瑞銀瑞總經理助理劉凱認為,從中期角度來看,A股市場的底部特徵越來越明顯,投資價值也愈發顯現,這正逐漸成為市場參與各方的共識,在此背景下槓桿指基正面臨較好的建倉機會。在一箇中期機會相對明朗,而短期市場存在一定變數的當前市場條件下,槓桿指基有著更活躍的理由。因為市場隨時可能出現轉折,衡量市場向下和向上的空間,槓桿指基的風險收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