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扣法和外扣法如何計算

  "外扣法"是計算基金申購費用和申購份額的計算方法,兩者的計算公式不同。"外扣法"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淨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申購費用=申購金額-淨申購金額,申購份額=淨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淨值。

  內扣法是針對實際認購金額,即淨投資額的。公式如下***單個基金的具體收費方式及費率標準以其《發售公告》和《招募說明書》的相關規定為準***:

  

  內扣法”,即申購費用等於申購金額乘以所適用的申購費率。對於一隻募集規模為100億份的新基金,每份1元,如果認購費率為1%,採用“內扣法”的話,投資者支付的認購費用總額為:100億份×1%=1億元。

  “外扣法”申購費用等於申購金額減去按申購費率計算得到的淨申購金額。上述100億份的新基金,採用“外扣法”,投資者支付的認購費用總額為:100-100/***1+1%***=0.9901億元。

  對於一隻百億基金,採用“外扣法”,投資者將總共少支付認購費用99萬元左右。統一採用“外扣法”進行計算,基金投資人將因此受益,少支付認購費用,相應地,代銷機構在此項業務上的收入將會減少。

  從申購款總額中扣除申購費用,而不是額外劃款,即採用所謂“內扣法”的交易模式。依據國際慣例,在基金業較為發達的國家與地區,如美國、中國香港等地的基金大多數採用“內扣法”來提取基金的交易手續費用。

  開放式基金採用未知價定價法,全天的交易價格只有一個,即為申購當日收市後的基金份額淨值加減相應的手續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採用“交易價格+手續費”的處理方式,由於價格未知,投資者交易賬戶的資金餘額若不足,則該投資者在當天的交易無效,只有等到下一開放日重新申請,這無疑影響了投資的時效性,甚至給投資者造成不應該的損失。

  開放式基金的交易不採用股票交易的保證金制度,投資者只需根據其賬戶資金申購基金份額,無須考慮申購的成功、失敗,簡化了交易過程。

  如果採用外扣法,投資者分別交費,一方面不利於方便投資者,另一方面從銷售業務流程和清算角度來看也是不經濟的。


 

  【外扣法】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淨申購金額

  淨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申購份額=淨申購金額/T日基金份額淨值

  【內扣法】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

  淨申購金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

  申購份額=淨申購金額/T日基金份額淨值

  【例】假設投資者擬投資1萬元,申購費率為1%,基金單位淨值1.00元。

  若按照內扣法,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10000×1%=100

  申購份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基金單位淨值=***10000-100***÷1.00=9900

  而若按照外扣法,相應公式是:10000/***1+1%***=9900.9901份。

  照此計算,投資者每認購買100萬份1元新基金,就可以比以前節約近100元錢,如果有100億的發行規模,差額就近100萬。

  雖然對於單個投資者來說,基金份額增加的也許並不多,但在同等金額條件下,投資者可以少付一些認購費用,多收一點申購份額,顯然是更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