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硬筆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行楷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字型,硬筆行楷書法,又會是什麼樣的書法作品。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行楷硬筆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行楷硬筆書法作品欣賞

  行楷硬筆書法作品圖片1

  行楷硬筆書法作品圖片2

  行楷硬筆書法作品圖片3

  行楷硬筆書法作品圖片4

  行書書法的用墨

  用墨也是行書章法的一個組成部分。與楷書相比,行書的用墨豐富得多。善於用筆用墨,才會有筆情墨趣,如果只會用筆不會用墨,那就是有筆情而無墨趣了。書法作品要講“氣韻生動”,而“韻”正是與墨色的變化密切聯絡著,故用墨是不可忽視的。用墨的方法,要注意下面三點:

  1、濃淡適宜。歐陽詢《八訣》中有一句名言:“墨淡則傷神彩,絕濃必滯鋒毫。”墨偏濃些,寫的字則多滋華,但太濃了又會滯筆,妨礙運筆。現在磨墨的人極少,都是用墨汁,而高階的書畫墨汁亦是極濃的,需破水調合方能供書寫之用。當然,用墨的濃淡是與書者自己的愛好與習慣聯在一起的。如清代的劉墉是用濃墨的高手,而同時代的王文治是用淡墨的高手。所以,濃淡並非是絕對的,只要達到淡不傷神、濃不滯筆則佳。

  2、枯溼妙用。枯筆亦稱為乾渴之筆,溼筆亦稱為飽潤之筆,是一種高階的用墨方法。枯筆是在行筆時迅疾的筆勢和遒勁的筆力與紙面摩擦產生的一種枯澀之筆,這種筆觸“乾裂秋風”、氣清質實、幹而見老。米芾自謂其書為“刷字”,當喻其運筆之迅勁,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這正是一種摩擦產生的筆墨效果。溼筆,稱之為“潤含春雨”,是豐膄多姿、流光溢彩的筆觸。由於現代書法創作用的紙大多是生宣紙,在生宣紙上作書,容易滲化,所以飽潤之筆在落筆後,墨在紙上滲化,微微衝出筆畫之外而不影響筆觸時,最耐人玩味。如果行筆緩慢或稍一疑滯,墨即旁滲,則筆不能清健而犯臃腫之病;如果鋒毫含墨不多,行筆急速或稍一忽略,筆即直過,則墨不能入紙而罹浮薄之弊。所以作字本於筆而成於墨,筆墨之道相輔相成,枯溼妙用,其書就不會臃腫或漂浮。用墨的變化無非是濃淡枯溼四字,能將濃與潤、淡與枯之矛盾統一,便是用墨高手。

  3、變化自然。用墨的變化一方面取決於用墨的技巧,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用筆的技巧。由於用筆的節奏不同,便可以產生墨韻,產生濃淡枯溼的變化。反過來講,墨法亦可影響筆法,如果毫中墨飽時,運筆宜快;毫中墨少時,運筆宜緩些。在行筆時,筆畫中絲絲露白,稱為“飛白”,這種枯筆在行書章法中相間為之,可以豐富墨韻的生動變化。姜夔《續書譜》中說:“凡作楷欲幹,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因而,用墨的濃淡相間,枯溼相雜,可使布白更富有虛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