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書法行書

  由成熟隸書演變而來的行書,擁有強大的漢字基因和書法傳統。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

  1

  2

  3

  4

  5

  行書中的曲線貫氣技法

  在直線貫氣的辦法中,作品更多地顯示出的波瀾不驚的平和氣象。為了增加行書的動勢,更能有效實現筆墨達情,在行書創作中,更多的作品使用的是曲線貫氣法。書家在營造行氣時,有愈打破單個字的端正平穩的排列模式,使字在體勢上左欹右側,這樣單字的中軸線就不是垂直的,而是傾斜的。一行之中的單個字的中軸線的連線自然成了一條擺動的曲線.通過它將字與字聯絡起來。這種貫氣法能使作品的行氣流暢,又起伏多變。

  此種貫氣法使用十分廣泛,不同的書家、不同的書寫內容、不同的風格取向,不同時代文化影響,使得這種手法的表現千姿百態。它在行書的章法佈局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深人細緻地分析和應用。

  王羲之的《蘭事序》通摘使用的都是曲線貫氣法,似斜風細雨,小幅振動、平和的外在形式中班含了無限豐富的奇異內容。

  顏其卿《爭座位稿》換動的幅度明顯加大.加之筆勢加強了呼應和連帶,整個行氣酣暢流轉,勢不可擋。

  王鐸《憶過中條語軸》.單字的傾斜度進一步加大.字與字的中軸線的對接的吻合度降低.衝抽性增強,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折線型對接,如第1行的“至”與“河”之間第2行的“吾”與“鄉”之間便是。王鐸在用筆和行氣的處理上。有愈減緩了縱向上的流暢度.使整幅作的張力在這種減緩的壓縮中得到,積奇崛而又雄強的氣息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