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書法作品賞析

  《愛蓮說》北宋學者周敦頤所作的一篇議論散文。全文文字精美,看待為人處世發麵,十分精妙。千百年來,更為書法愛好者用來當做創作的題材。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愛蓮說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愛蓮說書法作品欣賞

  愛蓮說書法作品圖片1

  愛蓮說書法作品圖片2

  愛蓮說書法作品圖片3

  愛蓮說書法作品圖片4

  《愛蓮說》賞析

  愛蓮說

  作者: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陸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

  濂溪清賞

  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

  唐朝以來,人們十分喜愛牡丹。

  我***卻***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裡生長出卻不淤泥沾染,在清水裡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空,外面直。

  不長出外蔓,不長出側枝。香氣遠播,更顯得清幽。筆直而潔淨地立在那裡,***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能親近而不莊重地玩弄它。***焉:句末語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呀”等語義虛詞。***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愛菊花的人,自陶淵明以後就很少有聽聞了。喜愛蓮花的人,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呢?喜愛牡丹的人,幾乎所有人都喜歡牡丹吧!

  鑑賞

  詩句祥評

  1、蓮的品質:“蓮,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周敦頤《愛蓮說》詠蓮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3、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4、表現詞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5、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6、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而又潔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

  8、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

  9、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對蓮花一般映襯的句子:“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11、從生長環境的角度寫蓮花的高潔、質樸、莊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2、形容潔身自好,然而不以此媚人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3、“予獨愛蓮”的原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4、從反面映襯蓮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5、作者用隱逸者-菊花來正面襯托出蓮花在塵世中也能潔身自好。

  16、作者同時運用了富貴者-牡丹來反面襯托出蓮花擁有君子的高尚情操,不與世人一樣,只追求名利。

  17、體現蓮自尊自愛的句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8、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愛蓮說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作者所託的‘物’是指蓮,所言的志是:既不消極避世,也絕不同流合汙,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