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行書書法

  歐陽詢是我國唐代著名書法家。他的楷書字型,成為後來學習書法者經常模仿的物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歐陽詢書法簡介

  姓名:歐陽詢

  簡介:

  歐陽詢***557一641年***,漢族,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隋時官太常博士,唐時封為太子率更令,也稱“歐陽率更”。與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並有多人評論。

  書法造詣:

  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其源出於漢隸,骨氣勁峭,法度謹嚴,於平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楷書以《九成宮醴泉銘》等,行書以《夢奠帖》、《張翰帖》等為最著名。其他書體,也無一不佳,唐張懷瓘《書斷》中說:“詢八體盡能,筆力險勁,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猶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寵之勢,風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朽出於大令,別成一體,森森然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水,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雅之致。”

  虞世南說他“不擇紙筆,皆能如意”。而且他還能寫一手好隸書。貞觀五年《徐州都督房彥謙碑》就是其隸書作品。他的書法,以隸書為最。究其用筆,圓兼備而勁險峭拔,“若草裡驚蛇,雲間電發。又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他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其中豎彎鉤等筆畫仍是隸筆。他的楷書無論用筆,結體都有十分嚴肅的程式,最便於初學。後人所傳“歐陽結體三十六法”,就是從他的楷書歸納出來的結字規律。他的行楷書《張翰思鱸帖》體勢縱長,筆力勁健。墨跡傳世,尤為寶貴。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書法一本家傳。父子均名聲著於書壇,被稱為“大小歐陽”。小歐陽《道因法師碑》,隸意更濃,然而鋒潁過露,含蓄處不及其父。

  歐陽詢

  歐陽詢的書法早在隋朝就已聲名鵲起,遠揚海外。進入唐朝,更是人書俱老,爐火純青。但歐陽詢自己卻並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依然讀碑臨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歐陽詢外出遊覽,在道旁見到一塊西晉書法家-索靖所寫的章草石碑,幾眼,覺得寫得一般。但轉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書匠,那麼他的書法定會有自己的特色。我何不看個水落石出。於是佇立在碑前,反覆地觀幾遍,才發現了其中精深絕妙之處。歐陽詢坐臥於石碑旁摸索比劃竟達三天三夜之久。歐陽詢終於領悟到索靖書法用筆的精神所在,因而書法亦更臻完美觀止。

  楷書,是歐陽詢得意的作品,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立。

  所創“歐陽詢八訣”書法理論,具有獨到見解。對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黃自元結構92法的著述,均有啟示。其“八決”為:***點***如高峰墜石;***橫戈***如長空之新月;***橫***如千里之陣雲;***豎***如萬歲之枯藤;***堅戈***如勁鬆倒折,落掛石崖;***折***如萬鈞之弩發;***撇***如利劍斷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過筆。

  作品特點:

  歐陽詢楷書法出二王,並在二王字型秀美妍麗的基礎上創新變化,自成面目,世稱“歐體”,其書法特點是:

  一、筆畫以方為主,點、橫、豎更為明顯。歐體筆畫勁險刻厲,呈顯方正峻利的風貌。於平正中見險絕。

  二、起筆多采用露鋒,或尖、或方、乾淨利落。故其筆法點畫勁挺剛直。後人評價其筆法如“武庫矛戟、雄劍欲飛”。

  三、勾取隸收,輕鬆婉轉而有圓意。歐體精麗俊逸,法度森嚴。其字清雅秀美,俊俏。

  四、轉角主圓兼施,勁挺秀麗。

  五、筆勢相背得神,間架平穩勻整。

  六、結構嚴密緊奏,字型疏朗,溫潤雅緻。其字多呈縱勢,挺拔勁險,字型亭亭玉立,端莊色妍。後人評其書“骨氣勁峭、法度嚴整、盡得晉人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