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入門新手常見的誤區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拍照不難,現在隨便拿個手機都能拍照,但是,拍出好照片可不是那麼容易。攝影可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對於新手而言,不管是在拍攝技巧還是器材的選擇上都可能存在誤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新手常見的相機使用誤區,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新手常見誤區

  誤區1:盲目使用最大光圈不可取——要區分拍攝場景

  奶油般的虛化效果是萌新們推崇的相機“特效”,雖然新手們多使用的是狗頭,但為了達到更快的快門速度,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多會將光圈開到最大,以減少手抖的畫面。這種情況使用大光圈是允許的,但以下兩種情況則需要注意了:

  首先是大光圈的使用場合,它適合拍攝特寫或人像,在保證更大進光量的同時,還達到了虛化背景和前景、突出主體的效果。不過對於風光攝影或大場景的拍攝來說,則不宜使用大光圈,很多新手在使用時沒有區分題材選擇不同引數拍攝的概念,拍人和拍景同期進行,當轉換到風景拍攝時,沒有及時調整光圈,導致最終拍攝的圖因大光圈出現“朦朧”狀況;

  另一種情況是當萌新擁有了大光圈鏡頭,由於痴迷於鏡頭神奇的虛化效果,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仍開著大光圈,有時這是有損畫質的。因為不管變焦還是定焦,最優畫質都是出現在光圈收小一到兩檔的時候***當然厲害的最大光圈仍NB的牛頭除外***,因此在光線足夠時,我們最好收小光圈以獲取更優畫質,避免因反射光出現紫邊等損害畫質情況。

  誤區2:一直用自動對焦拍照非萬能——熟悉手動對焦操作

  新手的兩大自動法寶除了“自動ISO”設定,還有“自動對焦”,搭配半自動模式使用可解決大部分場景的曝光和對焦需要。但自動對焦雖然方便,並不是萬能的,過分依賴自動對焦會造成對焦失效或對焦不準的情況,此時不明原理的新人可能會誤以為是鏡頭原因而非操作失誤。

  自動對焦依賴光線,或者說足夠的對比度,在光線不足情況下,對比度會降低,因此常出現無法自動對焦的情況,有時即使使用了AF輔助燈,也無法應付。在這樣的場合拍攝,會自動對焦的不準而導致畫面的不清晰,更有甚至根本無法合焦。這時候多需要目測焦距,手動對焦來處理。

  誤區3:變焦鏡頭只用兩端焦段——儘量避開兩端軟肋

  和鏡頭光圈的情況類似,鏡頭的焦段也容易出現兩端焦段畫質較差的情況,尤其是在使用狗頭時,情況最明顯。新手入手的第一臺相機多是單反或無反相機的套機,平時更多是因場景選擇焦段,沒有注意兩端焦段會有降低畫質的情況。

  如果我們在拍攝時鏡頭儘量避開鏡頭兩端的軟肋,並有意識地縮小一到兩檔光圈,套機的成像質量會有相當不錯的提升。

  誤區4:引數至上,推崇連拍、高感等單一因素——新手實用最重要

  器材黨是整天糾纏在器材品牌和規格之間,他們認同引數至上理論,會和身邊的愛好者就畫素、連拍等某一單一元素進行深入“論戰”。這種心態是不可取的,因為不管是多漂亮的相機單項引數,它只有在特定條件下使用才有意義。而這些極端條件不是新手該考慮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看別人的照片後總會問是用什麼引數拍的,以為自己依葫蘆畫瓢也能拍出同樣的照片。但引數只是參考,是我們學習別人拍攝思路的一種方式,拍攝場景多變,我們不能盲目照搬引數;同樣的,相機單項引數再高,對於新手意義不大,初學者應以在正常情況準確曝光和對焦為學習目標,不好高騖遠。

  誤區5:外出不檢查裝置和相機設定——養成歸位的好習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已經到達拍攝目的地,但發現忘帶卡或電池沒滿電的情況,這是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都容易出現的問題;除此之外,新手由於對相機的設定陌生,常“雲裡霧裡”,因此拍攝時都習慣將相機設定在同一種狀態中,然後用同一種設定去應對所有的拍攝環境。

  偶爾因特殊情況更改了設定,卻忘記在下次拍攝前重新調回相機設定,因此出現因相機設定錯誤導致自己一天的拍攝付諸東流的情況。這是非常懊惱的事情,要避免以上情況,就要養成一次拍攝後及時調回預設設定的習慣,並且及時充電和清理儲存卡,保持每次出門前都是滿電、空卡的情況,在相機設定方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焦模式”、“拍攝模式”、“白平衡設定”、“測光模式”等的原始設定位置。

  拍得不好的原因

  1. 沒有注意光線

  光線的量和質會徹底改變一張照片,如果你拍攝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光線的影響,照片會非常非常隨意。很多人建議在黃金時間拍攝風景,但這段時間的光線,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事物。另外光線也有硬、柔之分,拍攝人像時如果光線太硬,就需要用反光板補光,不同的環境,會拍攝出不同的人像感覺。總之,拍攝時注意學習運用光線。

  2. 忽略了背景

  有時可能太專注於拍攝主體,處理曝光和對焦等技術問題,卻忽略了背景可能存在的干擾。常見的錯誤如人頭頂有一棵樹、風景裡有一個礙眼的紅色垃圾筒等。反之若是沒有那些礙眼的事物,照片看起來就專業得多了。

  3. 讓相機“決定”得太多

  如果你拿單反當傻瓜相機來用,那麼自然會得到傻瓜相機的效果。若把所有設定,包括對焦、快門、光圈和感光度等,都交給相機自動決定,或許偶爾會得到不錯的作品,但你拍不到出色的作品,更勿談自由控制景深、根據不同題材使用慢快門了。

  4. 沒有注意快門速度

  沒有足夠的快門速度,照片就有可能模糊,一方面是由於手抖,另一方面可能是取決於拍攝主體的運動速度等,而這些問題都不太可能使用後期軟體進行彌補。所以拍攝時應注意控制快門速度,如果不夠快,除了使用更大的光圈之外,也可以提高感光度,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動態模糊而讓照片看起來太隨意。

  5. 離得不夠近

  如果照片缺乏震撼力,那可能是因為你離拍攝主體不夠近。拍攝時嘗試剔除多餘的畫面,讓自己再走近一點,要知道近距離與廣角鏡頭會帶來透視感與空間感,這一點在街頭攝影上尤其明顯。

  6. 閃光燈使用不當

  使用相機內建閃光燈直接拍攝時,可能會帶來主體過曝、缺乏立體感等問題。使用一些小技巧如調節閃光燈強度、使用慢一點快門***讓環境有更多光線*** 都是辦法。最好使用外接閃光燈,控制光線與陰影的角度,還可以加上柔光罩或利用白牆進行反光等方法,讓光線更柔和,從而改善光線質量。

  7. 構圖死板

  所謂隨手拍多為即興的快拍,沒有經過太多思考。有些人天生空間感較強,有些人則需要較多理論輔助***例如三分法、黃金比例等***。在拍攝時,先問自己幾個問題︰你想表現什麼?照片裡的事物給你什麼感覺?想突出哪一部分?有沒有更好的拍攝角度?

  8. 沒有認真進行後期製作

  沒有經過後期處理的照片,也會讓人有種隨手拍的感覺。後期過程中,調節色階、曲線、剪裁、白平衡等,都可以讓照片變得不一樣,消除那種隨拍直出的平乏感覺。

  新手必學對焦方法

  一、手動對焦

  儘管現在的數碼相機都具備自動對焦功能,但依然可以使用手動對焦。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解,認為自動對焦要比手動對焦更準,其實並不是這樣,自動對焦的優點在於迅速快捷,更加準確的反而是手動對焦。

  這一點在微距和弱光攝影上最為明顯,由於相機自動對焦的物理原理***測距對焦、對比度法、相位對焦***,它在弱光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偏差,微距攝影則對焦點要求更加精細,相機自身很難把控。

  很多人習慣用自動對焦了,換成手動對焦很不習慣,認為對焦又慢、又難看準焦點,沒關係,現在的數碼相機大多數都有實時取景功能,它對於手動對焦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單次自動對焦

  這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對焦方式,相機的單次自動對焦是指在半按快門時,相機開始對焦工作,一旦相機的處理器確認焦點已經對準,發出合焦提示,再完全按下快門就可以完成拍攝,對焦過程也就結束。如果想要改變焦點,那就要先鬆開快門按鈕,然後再次半按快門重新開始對焦。

  當相機已經提示對焦已經準確,但在你完全按下快門前,拍攝物件發生了移動,之後再完全按下快門,就會得到一張失焦的模糊照片,所以這種對焦方式只適用於拍攝相對靜止的物體。

  三、連續自動對焦***伺服對焦***

  自動對焦主要分為兩種情況,除了單次自動對焦外,另一種就是連續自動對焦。連續自動對焦也稱為伺服對焦,就是半按快門對焦之後,相機會鎖定目標物或鎖定對焦區域,一旦目標與相機之間的對焦距離改變了,相機會自動跟焦。

  在你使用連續伺服對焦時,要在開始時選取對焦點,換而言之就是告訴相機一個明確的目標,它才能進行跟蹤。根據伺服對焦的特性,這種方法最適合拍攝運動中的目標,例如運動、賽車等等。

  四、完全自動對焦

  如果你選擇的是自動對焦而不作任何調整,當你的手指半按快門時,相機就開始自動幫你選取對焦點了。這是最簡單、最省事的辦法,尤其是當你需要抓拍,或是沒有時間主動選取對焦點時。

  但是相機自動選取焦點也有弊端,比如說你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焦點,相機自動選取的焦點往往是靠近畫面中心的物體,但有很多時候我們選取的焦點在畫面中的其它的位置***例如黃金比例點***,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手動選取對焦點了。

  五、手動選取對焦點

  手動選擇合適的對焦點,綜合了自動對焦以及手動對焦的優點,能夠幫助你最大限度的掌控畫面,尤其是拍攝風光、靜物和肖像攝影這種有充分時間準備的題材。你在取景框內可以看到對焦點的指示,然後通過按鈕選取你想要的對焦點,接著半按快門開始對焦,雖然花了一點時間,但是更容易幫助你拍出你想要的畫面。

  六、人臉識別

  目前最新的相機基本上都配備了這樣的技術***需要開啟實時取景***,它通過軟體演算法識別畫面中的人臉部分,然後把它當做對焦點進行跟蹤和檢測。這個方法最適合拍攝愛動的小朋友,只要開啟這項功能,相機的對焦點就會一直鎖定在小朋友的臉上,不用再擔心每次拍照都不配合的熊孩子啦!

  七、先對焦,後構圖

  儘管現在的相機技術越來越成熟,越高階的相機會有越多的自動對焦點供你選擇,但是不能保證你所需要的對焦位置每次都有自動對焦點,面對這種情況,你可以嘗試對焦後重構圖。

  這個方法非常方便,雖然有時為了重構圖的需要,你的相機位置會產生輕微的偏移,但這種程度上的偏移並不會使焦平面發生變化而產生脫焦的問題。

  這種方法非常適用於弱光環境的拍攝,即在目標處使用中心點對焦***通常來說,中心點對焦效果最好***,然後移動相機重新構圖。

  八、後鍵對焦

  平時我們半按快門,相機就會自動對焦,全按的話就會拍照。其實我們也可以通過設定,將這對焦和拍照兩個功能分開,讓快門只保留拍攝功能,將自動對焦功能放在機背的AF-ON這個按鍵上面,即在半按快門的時候不會對焦。

  AF-ON這個功能適用於主體位置會隨時變化的情況,例如生態攝影、運動攝影或新聞攝影,就常常會使用到它。使用方法,就是把對焦點設定成中央單點對焦,在拍攝時,按住AF-ON,以中央對焦點不斷追蹤著主體,直至對焦準確及構圖完成才按下快門。

  使用AF-ON的另一個優點是減少了重新構圖的麻煩。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連拍一些照片,如果每次拍照前都要半按快門對焦,反覆重新構圖再拍攝,這會為我們帶來許多不必要的操作。而使用AF-ON就可以一直追蹤你想要拍攝的目標,適時按下快門即可。

  九、超焦距對焦

  超焦距的概念聽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它是指當鏡頭對焦在無窮遠時,景深前界***離鏡頭最近清晰點***到鏡頭的距離,換句話說當鏡頭對焦在無窮遠時,從超焦距點到無窮遠的畫面全部都清晰。

  最快的對焦就是不對焦,這句話深諳超焦距對焦的原理。手動將鏡頭的焦距調整到最大,只要保證被攝物件處於最近清晰點之外,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拍攝了。很多街頭抓拍就是使用這個技巧。PS:如果是廣角鏡頭採取這種方法,會使畫面的景深達到最深。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