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楷書書法字帖

  楷書是繼隸書之後的一種字型端正、用筆合法、波磔勢少的書體。它萌芽於西漢,中經魏晉六朝的成熟、繁榮,至唐極盛,成就輝煌。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楷書的創造:

  楷書究竟是誰創造的。這骨經是書法史上聚訟紛紜的問題.傳統的說法總喜歡把發明各種字型的功績歸於某人的名下,如所謂史精作大篆、孿斯作小篆、程遭作隸書、王次仲作楷書等等,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種書體的出現,最初總是起於民間,而且要經過許多代人的努力,不可能是哪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楷書當然也是一樣。至於王次仲創造楷書的說法更屬誤解。這種說法最初潭於衛恆的《四體書勢》,其中有“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的話。然而衛恆的意思是說王次仲創造了規範化的隸書,與楷書井無關係。楷書起源於漢末,由八分書省改字形、改進筆畫演變而成.所以歷史上又把楷書稱為“今隸”。根據目前的資料,相傳為鍾爵所書的《宜示表》等小真書以及吳鳳凰二年***公元272年***的《九真太守谷朗碑》就是最早的楷書了。從漢末三國起,經過三百多年的時間,到隋朝統一中國,楷書才基本定型。其間在分裂和戰亂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楷書經歷了南方和北方不同的發展道路,不少書家為楷書的發展定型做出了貢獻,如南方的王羲之、王獻之、王憎虞、釋智永、貝義淵,北方的鄭遭昭,王子椿,索靖、崔悅,盧湛、姚元標、趙文深以及許許多多未留下姓名的民間書家。

  楷書經歷了長時期的歷史演變,它的形體骨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天所說的楷書,不但包括鼎盛時期成熱形態的楷書,當然也包括草創時期幼稚形態的楷書,如被稱為“魏碑”的北朝隸楷。中國文字書法史上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這就是:在楷書出現以前,書體始終處在變化不定的狀態。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算起直到漢末,大概不過千年,在文字上則經過了大篆、小篆、隸書、分書等幾個階段,平均每種字型流行不過數百年,最短的如小篆只流行了幾十年時間。而自從公元三世紀楷書出現以來,書體便基本定型,至今1600餘年沿用不衰。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它充分說明楷書作為一種實用的交流工具和書法藝術的基礎書體,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體現了中國文字和書法發展的必然趨勢,成功地實現丁書法藝術形式和內容、實用性和藝術性較為理想的統一。宋代蘇軾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蘋。”***《論書》***楷書是書法藝術的基礎,一般說來,它是學習其它書體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