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書法草書作品

  《千字文》是中國早期的蒙學課本,由於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是啟蒙和教育兒童的最佳讀物,也是一部生動優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傳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傳廣泛的童蒙讀物,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千字文作者簡介

  初出茅廬

  周興嗣,祖籍陳郡項***今河南沈丘***,其先人於西晉永嘉南渡時遷徙到江南姑孰***今安徽當塗***。十三歲開始到齊的京師建康***今南京***遊學,十幾年後,精通了各種紀事文章的寫法。遊學時,他曾在姑蘇***今江蘇蘇州***一家旅店住宿,夜裡聽見有人對他說:“你才學蓋世,不久就會結識到尊貴的大臣,最後被聖明的君主重用。”可是一直到聲音消失,他也沒能聽出說話人在哪。

  隆昌年***494***中,齊侍中謝朏任吳興***今浙江湖州***太守。謝朏厭惡與士人交往,卻喜歡和周興嗣在一塊談論文史。任職期滿,他在朝廷極力推薦周興嗣的才學。本州舉薦秀才出任公職,周興嗣於是被推舉為桂陽***今湖南省桂陽縣***郡丞***郡守的副職***。郡守王嶸,平時就欣賞周的文才,待他很好。

  平步青雲

  公元502年,蕭衍代齊建樑,周興嗣上奏《休平賦》,文章非常優美,受到蕭衍重視,聘用他任“安成王國”侍郎,就在樑都的華林園①當值。其年,河南獻來一匹會隨著音樂跳舞的馬***儛馬***,蕭衍命周興嗣與待詔張率等人作賦歌頌。賦成,蕭衍評定周興嗣的最好,升周興嗣為員外散騎侍郎。

  樑天監七年***508年***,梁武帝用南京城內自己在三橋的舊居,改建為光宅寺,命周興嗣與陸倕各寫一篇寺碑碑文。碑文完成後,梁武帝只使用了周興嗣的作品。自此以後,著名的《銅表銘》、《柵塘碣》、《北伐檄》以及《次韻王羲之書千字》等,梁武帝都只要周興嗣一人去完成。每成一篇,都會受到梁武帝的稱讚和財物賞賜。九年***510***,任新安郡丞,任滿後,重任員外散騎侍郎,協助編撰國史。十二年***513***,升任給事中,繼續為皇室撰寫文稿。

  周興嗣的雙手常年患有風疽***溼疹***病,升任“給事中”後,又染上了癧疾,這是一種不好醫治的流行疫病,結果左眼失明。梁武帝蕭衍撫摸著他的手,感嘆地說:“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當場又親筆抄寫了一份專治風疽病的祕方,賜給周興嗣。可見梁武帝對周興嗣何等愛惜。  與蕭衍同為“竟陵八友”中人、時任蕭衍記室***相當於祕書長***的任昉,也很喜愛周興嗣的才華,經常對別人說:“周興嗣如果沒病,十天內就能當上御史中丞”。

  樑普通二年***521***,周興嗣病故。

  千字文的歷史影響

  對中國的影響

  《千字文》是中國早期的蒙學課本,由於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是啟蒙和教育兒童的最佳讀物,也是一部生動優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傳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傳廣泛的童蒙讀物,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許多人不但把它當作一部啟蒙教材來讀,而且作為學習書法的範本。著名的有智永和尚、懷素、宋徽宗、趙孟頫、文徵明等。他們的作品流傳很廣,書體與風格各異,可謂千字千姿,影響也很大,促進了《千字文》在民間的傳播,也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

  唐朝以後,《千字文》這種形式也被人們廣泛地加以採用和學習,出現了一大批以《千字文》為名的作品,如唐朝僧人義淨編纂了《梵語千字文》,宋人胡寅著有《敘古千字文》,元人夏太和有《性理千字文》;明人卓人月有《千字大人頌》,呂裁之有《呂氏千字文》,清人吳省蘭有《恭慶皇上七旬萬壽千字文》,太平天國有《御製千字詔》等等。這些所謂的《千字文》內容各異,但都以《千字文》為名,足見《千字文》影響之大。

  宋代真宗時,編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裝在400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順序編號,起於“天地玄黃”的“天”字,終於“宮”字,所以人稱這部《道藏》為《大宋天宮道藏》。

  對朝鮮的重要影響

  千字文曾作為許多國家的漢字初級讀本。此讀本傳入朝鮮半島的年代已不可考。這本書與佛教的一起傳入,被認為是漢字應用於朝鮮語言的推動力量。漢字一直是朝鮮唯一的文字,直到世宗大王於15世紀釋出訓民正音***Hangul***。不管怎樣,即使朝鮮文字發明後,大多數的朝鮮學者仍然繼續使用漢字一直到20世紀早期。

  千字文被用來教授兒童習字始於1583年,即李朝宣祖命令韓濩***Han Ho;1544-1605***將其刻成木版印刷之後。韓濩《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千字文裡的從"天"到"水"的44個字被逐一記錄在了"常平通寶"的背面***朝鮮王朝時代朝鮮的銅錢***。

  千字文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現漢字,對每一個漢字來說,文字既體現其含義***訓***,也體現聲音***音***。雖然朝鮮語言歷經演變,詞彙相對應的訓***saegim***在每一個版本里保持不變。當然同樣成書於16世紀的光州版和韓石峰版千字文對個別漢字的解釋有些許不同。韓石峰版與光州版訓的變化大體上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定義更加寬泛或者每個單獨漢字的語義範圍發生改變。先前的定義被同義字取代,以及,部分詞條的語音發生改變。

  從這些變化中可以看岀朝鮮本國語對"漢字語"的取代。基本上,很少有詞彙涵義被認為是16世紀以前的,因為它們可能是朝鮮本國語詞彙的化石留存或者受到全羅道方言的影響。

  對日本的重要影響

  和邇吉師***王仁***作為傳說中的百濟中國學者,據說在應神天皇***370年-410年***統治時期將千字文連同10本論語傳播到了日本。但是如果當真如此那就是在千字文成書之前了。有些人認為這僅僅是傳說,其他人則認為這反映一些事實。還有些假定那是另一個版本的千字文。千字文被用來習字及練習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