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隸書書法作品

  隸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而產生的字型。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隸書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隸書的用筆特點及實用性:

  隸書用筆首先應主意到隸字的基本書寫特點,這些特點一般歸納為: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蠶頭燕尾;曲折方園,點畫分明;提頓結合,粗細兼備。但上述只能說明一般的書寫和結構特徵,用來作為隸字通常的辨認和書寫是可以的,如果用來作為書法藝術的特點或要求則差之遠矣。我們熱心於書法藝術,辨識、臨習、書寫隸字的最終目的是要提高書水平,從事藝術創造,間接地為實用文字的發展服務。要研究筆法,就要擺正實用字和藝術美的關係。書字只滿足於實用的需要,書法才滿足於審美的需要,它們同源於字的形體結構。任何書體的產生與更迭,首先是適應文字記錄語言和需要,作為社會交際工具而出現的。

  實用性是文字的第一位的作用,也就是字本身形體,表音表義作用。隸書最初是作為篆書的快寫而應運而生的,是文字書寫者們經過長期模索總結的智慧的結晶,這是書字的階段,是吏以逐步發展為書法的最堅實的基礎。搞書法藝術就不能只停留在實用書寫上,不能以大眾的書寫規範正確與否,不能以通俗的書寫風格流行與否為滿足。普列漢諾夫說:“那些為原始民族用來作裝飾品的東西,最初是被認為是有用的,或者是一種表明這些裝飾品的所擁有者有一些對於部落有益的品質的標記。只是後來才開始變得美麗,使用價值是先於審美價值的。”

  一種書體的出現,首先是實用性,是字的自在階段,在使用字的過程中,用審美的感官加以改造,逐漸裝飾化,文字便向書法發展,使文字成為藝術品就是有意識的階段了。我們今天研究隸書,就不能與秦漢時代作以簡單的比較。秦漢時的隸書具有實用和藝術的雙重性質,互為促進和發展,而今天以楷法書寫的現代簡化漢字成為全國標準字。隸書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表現美,我們所注重主要是其藝術價值,作為藝術美的創造和欣賞來對待,是運用隸書的藝術價值為今天服務,不是復古的實用,是創造藝術的美感,不是隻求書寫隸的俗字,這個立腳點是不可忽視的。如果認為只滿足用筆方拆,有波有捺就是我們追求的藝術效果,那麼,只寫報雜題頭那種整齊劃一的隸書印刷體就夠了,這達不到繼承和發展書法藝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