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岫書法作品

  1945年生,浙江紹興人。196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著名詩人、書法家。中國新聞學院古典文學系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書法教育委員會主任等。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記著名女書法家林岫

  當眾多的書法高手們仍不斷地在宣紙上抄錄著古人的詩詞時,著名的女書法家林岫在其書法作品中經常書寫的卻是自己創作的詩詞。[1]她認為,在書法這片黑白分明的世界裡,應有自己的心聲。這位四十七歲的女書法家兼詩人常常是在詩詞創作之餘,興猶未盡之際奮筆揮毫,並據當時的心境和詩詞的內容,選用合意的書體和風格。因此,她在書體和詩詞最佳結合形式的創作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作為書法家,林岫擔任著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的職務;她的書法作品氣韻駘蕩,筆墨秀逸,曾在全國書法大賽上獲得過一等獎,並在《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作品精選》和《中日百家作品集》中佔有一席之地。而作為詩人,她共創作了三千首詩詞,已發表過五百餘首。中國著名佛學家、書法家兼詩人趙樸初讀了林岫的詩作後讚道:“很有詩才,實屬難得。”他認為,林岫的詩是自然流出,沒有作的痕跡。雖然已年近半百,但她看上去遠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她中等身材,豐滿合度,一雙微含笑意的大眼睛裡透著女性所特有的聰慧,舉止言談略帶出男子般的豪爽與灑脫。每當這位中國新聞學院副教授在課堂上講授中國古典文學和詩詞時,學生們便會為她那生動的講解和淵博的學識所吸引。一位已畢業的學生說:“我們在大學時沒少逃課,但從不錯過林老師的課,因為她講的課很有見地,我們都愛聽。”

  一位與她共事多年的老教授對她的評論是:“她很有學問,而且為人非常隨和。”

  然而,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她在詩、書和學問方面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是經過了數十年的磨練和等待後才獲得的。

  林岫於一九四五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五歲時就在外公的指導下學習書法。她七歲時開始學習詩詞作法。由於不感興趣,常將字寫到桌上、牆上、甚至鄰居家小孩的臉上。真正研習書法開始於中學時代。 一九六二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很快脫穎而出,成了這個系的高才生。然而一九六八年當她畢業時,正遇上了災難性的“文化革命”,她被列為“需要進行思想改造的學生”而被分配到內蒙大興安嶺的一個林場,當上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女伐木工人。

  上山伐木其艱苦的程度可想而知,往往會把一個強壯的男人累垮。而林岫卻和林場的七十八條男子漢一起整整幹了七年,幹得和他們一樣出色。

  然而比別人更出色的是,林岫在這七年中從末放棄書法練習和對古典文學的研究,並不斷寫詩作賦以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

  她說:“在那個是非顛倒的年代,我第一次真切感到書法是最能抒發性情的靈物。我愛書法,因為它是個黑白分明的美的世界。”從此她便把書法和詩詞創作作為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 為了進一步促進中日兩國之間婦女書法的交流,林岫主編了《當代中日著名女書法家作品精選》。她著的《中日婦女書法古今談》一文,其筆貫古今,儼然是一篇中日婦女書法的發展簡史。此書薈萃了中日兩國書壇的五十四名著名女書法家的近百件佳作。

  林岫說:“中日兩國女書法家攜手並進的友好交往,必定為後世留下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