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燈拍攝的技巧

  閃光燈是攝影器材中最重要的附件,是用於補光拍攝的必要裝置,也是人像攝影中不可或缺的附件之一。今天,小夥伴們可以跟著蜂鳥微課堂一起來看看如何使用多支閃光燈來搭建人造光源進行拍攝。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一、閃光燈的特性

  1.光度:攝影中的光度是指物體的表面受光源的照射所呈現出的亮度。光度與光源種類、性質及發光強度、照射距離和被攝物表面的物理特性對光線的反射能力的大小密切相關。

  攝影所用到的光源分為兩種:自然光源與人造光源

  ①自然光源,也就是通過太陽的照射而獲得。太陽光的強度為恆值,但它隨著四季、天氣狀況、時辰、海拔高度、地理經緯度的改變而變化。

  ②人造光源,顧名思義是各種照相所用到的燈光。人造光源可以保證穩定的輸出量,但與距離的遠近有著密切的關係,與被攝物距離越近,照度越強;距離越遠,照度越弱。

  2.光質,從光的特質來講有軟硬光之分。

  ① 硬光:帶有明顯的方向性,產生陰影明晰而濃重,能使被攝體輪廓鮮明反差高。

  ② 軟光:沒有明顯的方向性,產生陰影較柔和,被攝體的反差低。

  3.光位

  ① 順光:也稱正面光,從正面照射被攝體

  ② 側光:從被攝體斜側處照射來的光線,通常分為正側光,背測光和斜側光

  ③ 逆光:從被攝體背面照射來光

  ④ 頂光:來自被攝體正上方的光,例如上午的陽光

  ⑤ 腳光:來自被攝體下方的光線

  ⑥ 散射光:沒有一定照射方向的光,例如陰天時的自然光,適合拍攝人像及翻拍印刷品

  4.光型

  ① 主光:被攝體的主要光線,他對被攝體的形態,輪廓和質感的表現起主導作用。

  ② 輔光:起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產生的陰影部位的高度,使陰影部位也能呈現出必要的質感。

  ③ 輪廓光:用來勾畫被攝體的光線。將物體與背景分離出來,使物體更具立體感。

  ④ 背景光:位於被攝體後方朝向背景照射的光線,用來突出主題或美化畫面。

  ⑤ 裝飾光:用來對被攝體區域性進行裝飾更好的凸顯被攝體,多用來拍攝首飾珠寶。

  5.光比,被攝體上亮區與暗區受光強弱的差別。光比對攝影最大的意義是畫面的明暗反差。反差大,畫面的視覺張立強;反差小,畫面顯得平緩柔和。

  各光比的照片示例

  在人像攝影中,反差能很好的表現人物性格。高反差顯得剛強有力,低反差則顯得柔媚。在風光攝影、產品攝影中高反差質感堅硬;低反差拍攝畫面顯得平淡客觀。

  6.光色,就是光的顏色,通常指色溫。不同的光色會給呈現結果帶來不同的影響,對錶現的主題幫助較大。例如紅色象徵著熱烈、黃色表示高貴而白色象徵純潔。

  色溫變化

  二、多隻閃光燈在攝影當中的實際應用

  1.閃光燈的設定

  在熟悉了光線的特性之後我們也要更好的去了解手中的器材。就目前而言,雖然市場上的閃光燈品牌多種多樣,但筆者依舊認為原廠的閃光燈無論從光亮的準確程 度還是光線的均勻度上面都優於副廠產品。這裡筆者以常用的佳能430III型、600EX-RT和MR-14EX II環形微距閃燈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使用過程。

  操作步驟

  ① 將兩支閃光燈都設定為同一組從屬閃光燈

  ② 將兩支外接閃光燈分別固定在支架上

  ③ 彈出內建閃光燈

  ④ 在“內建閃光燈功能設定”中,將“內建閃光燈”項設定為“輕鬆無線閃光”

  ⑤ 在M***手動曝光***模式下調整被攝體與背景亮度的平衡

  燈位佈置圖

  2.倫勃朗式補光

  倫勃朗式世界著名的荷蘭畫家。倫勃朗式用光是一種專門用於拍攝人像的特殊用光技巧。在拍攝時,被攝者臉部陰影一側對著相機,燈光照亮臉部的四分之三。以這種用光方法拍攝的人像酷似倫勃朗的人物肖像繪畫,因此而得名。

  在攝影上倫勃朗布光也稱作三角光,分別由眉骨和鼻樑的投影以及顴骨暗區包圍形成。攝影家借鑑了這位油畫大師的“布光手法”確定了光斑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