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水中小芭蕾視訊

  芭蕾舞劇的服裝在設計過程中有著與其它戲劇服裝設計不同的側重點,它一直以來以體現演員的體態和舞姿作為第一設計目的,強調舞者的體型、提升舞者的身體線條,它在幾百年來總體經歷了一個由繁複到簡潔,由追求奢華到崇尚自然,由形式單一走向多樣化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供大家欣賞!


  芭蕾舞欣賞的基本方法

  欣賞芭蕾,大致上有兩條思路。一條是傳統的,一條是現代的。一般主張欣賞的方法與欣賞的物件相統一:即用一絲不苟的傳統思路,去欣賞“早期”、“浪漫”和“古典”這三個傳統時期的芭蕾舞劇、音樂型芭蕾和純粹型芭蕾。

  傳統的欣賞思路要求觀眾提前半小時左右到達劇場,以便能將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煩惱,統統留在劇場的大門外或衣帽間那個塵世的空間裡,然後靜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劇場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與馬路上的擁擠、菜市上的吵鬧、單位裡的糾紛、家庭裡的瑣事毫不相干的審美場,進入《仙女》、《吉賽爾》、《葛蓓莉婭》這樣一個人造仙境,進入《睡美人》、《胡桃夾子》、《天鵝湖》這樣一個夢幻世界,一連幾個小時逃避一下都市的喧囂和精神的壓力。接下來,我們還可以用心地研究一下節目單,細讀一下劇情梗概、有關評論、舞團簡史、編導和舞者介紹等各種有關材料,尋找一下眾所公認地芭蕾舞明星,想象一下另人陶醉的音樂名曲,期待一下奢侈華麗的服裝和富麗堂皇的佈景……

  現代的欣賞思路對觀眾沒有任何苛刻的要求,而是為其提供隨遇而安的哲學,因為現代生活的節奏壓根兒不允許觀眾,特別是有職業的觀眾提前半小時到達劇場,而是在欣賞的過程中強調觀眾無需任何先人之見,只需用隨身攜帶、各不相同的理性知識來理解,用來自生活、五光十色的感性經驗來參與即可。

  這種欣賞思路認為,節目單上的東西簡直就是編導們設下的圈套,或者是為彌補舞劇編導或芭蕾編舞自身的語無倫次而兜售的靈丹妙藥,可看可不看,甚至最好不看!劇情到底是怎麼“寫”的無足輕重,成功與否只能看他臺上怎麼“舞”的。芭蕾舞劇說到底,還是以舞為主,以劇為輔的,否則,便無法解釋芭蕾舞劇中的領銜主演們在跳完雙人舞后,甚至在跳完其中的變奏後,便向觀眾頻頻施禮的現象。如果劇重於舞,這種行為豈不是出“戲”了,西方的觀眾和評論家們又怎能整整忍耐了一個世紀呢?

  這種欣賞思路認為,明星可以欣賞,但用不著崇拜得五體投地,明星崇拜的風氣實在顯得太古典!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而不是跟著評論家們的意見跑;尋找自己眼中和心裡的明星,而不是隨波逐流,這才是最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