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樹兒童剪紙剪法教程

  剪紙,是遍佈於我國傳統民間社會的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剪紙發展歷史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的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國剪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公元前3世紀***,當時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藝品,卻早在未出現紙時就已流行,即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史記》中的剪桐封弟記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其弟,封姬虞到唐為侯。戰國時期就有用皮革鏤花,***湖北江凌望山一號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銀箔鏤空刻花***河南輝縣固圍村戰國遺址出土文物之一***,都與剪紙同出一撤,他們的出現都為民間剪紙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中國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在1967年中國考古學家在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昌遺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發現的兩張團花剪紙,他們採用的是麻料紙,都是摺疊型祭祀剪紙,他們的發現為中國的剪紙形成提供了實物佐證。

  剪紙是中華名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作者和功能之多,流傳之廣,影響之深,價值之大,都是其他藝術種類無法相比的。剪紙是一門極簡藝術,紙張在剪刀的每一次接觸中改變自身的形態。中國民間剪紙的傳承主體是中國億萬的勞動婦女群體,但是,由於剪紙創作者普遍的文化水平以及審美水準不高的原因,剪紙在中國藝術史上卻佔不到應有的地位。如同漫山遍野的野花,憑其朝氣蓬勃的旺盛生命力,在人民的生活中年復一年的開放與生長,是一種民間自發傳承的一種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