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泥塑羅漢像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梵音譯***Arhat***。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是偉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十八羅漢的相關知識:

  十八羅漢***或稱十八阿羅漢、十八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原為十六羅漢,但中國民間增加了兩位羅漢,成為十八羅漢。首十六羅漢的名字早有佛經所載,但最後兩位羅漢仍存不同說法。十八羅漢之說盛行於中國漢地。十八羅漢是由十六羅漢演變而成。據師子國慶友尊者《法住記》所載,佛陀臨涅盤時,所囑咐到世間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是十六羅漢。《法住記》也記載了十六羅漢的姓名。至於演變為十八羅漢的原因來源很多,其中一說指古代中國人認為“9”為吉祥數字,到唐朝以後才在十六羅漢加了兩個尊者,湊成了十八羅漢。另一說推測,後人可能是將慶友尊者與玄奘也成為羅漢。流存至今的最後兩位羅漢,出現原因和身份說法很多,已難以考證。

  十八羅漢最後兩位羅漢之釐定,現時仍沒有什麼經典的根據。一般推斷十八羅漢之出現時期,乃根據最早提及十八羅畫像的文獻《東坡文集》和相關畫像。據《東坡文集》描述,北宋蘇軾曾得一幅前蜀簡州金水張玄畫的“十八羅漢圖”,因而題了十八首贊《阿羅漢頌》,但沒有列出十八羅漢的名字。

  第二次描述見於《東坡文集》續集十,蘇軾於清遠峽寶林寺見貫休畫的“十八阿羅漢圖”,再作詩題贊《自海南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阿羅漢》且標出了羅漢名字。蘇軾所記的第十七和第十八羅漢,分別是慶友尊者***《法住記》作者***和賓頭盧尊者***十六羅漢之一——賓度羅跋羅惰闍的重複***。按蘇軾所見的繪畫作品推斷,畫家所處的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已出現了十八羅漢之說。到宋代、元代後,十八羅漢之說已廣泛流行於中國民間,連中國古典神魔小說《西遊記》也出現「十八羅漢鬥悟空」的故事。

  不過,宋代志盤撰《佛祖統記》認為,賓頭盧尊者為重複充數;慶友尊者是《法住記》作者,故排除了兩者。《佛祖統記》指,以正當名份受佛陀囑咐的最後兩位羅漢應該是,迦葉尊者和君徒缽嘆尊者。清朝的《祕殿珠林續編》中,乾隆題頌最後兩位羅漢:降龍羅漢是迦葉尊者、伏虎羅漢是彌勒尊者,並由章嘉呼圖克圖所考定。藏傳佛教主要是講十六羅漢,但在一些地區也有十八羅漢的說法,相傳是從中土傳入的,最後兩位指的是:達磨多羅***法增***居士和布袋和尚。

  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