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最佳時間

  紅酒我們也叫做葡萄酒,它的功效和作用非常的高,那麼是什麼時候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下午 每天下午兩點以後飲酒較安全。因為上午幾個小時中,胃中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脫氫酶濃度低,飲用等量的酒時,上午較下午更易吸收,使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升高,對肝、腦等器官造成較大傷害。此外,空腹、睡前、感冒或情緒激動時也不宜飲酒,尤其是白酒,以免心血管受損害。

  最佳飲量:2至3杯 人體肝臟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公斤體重1克。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60克以下。低於60公斤體重者應相應減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換算成各種成品酒應為:60度白酒50克、啤酒1公斤、威士忌250毫升。紅葡萄酒雖有益健康,但也不可飲用過量,以每天2至3杯為佳。

  葡萄酒的最佳佐菜

  魚肉蛋菜 空腹飲酒有損健康,選擇理想的佐菜既可飽口福,又可減少酒精之害。從酒精的代謝規律看,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注意,切忌用鹹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薰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粘膜,甚至誘發癌症。睡前喝紅酒有助睡眠。可緩解神經衰弱,抗疲勞.紅酒中含有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三大營養素:維他命、糖及蛋白質。葡萄糖是人類維持生命、強身健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葡萄酒中還有24種氨基酸,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葡萄酒中的有機酸成分也不少,如葡萄酸、檸檬酸、蘋果酸,大都來自葡萄原汁,能夠有效地調解神經中樞、舒筋活血,對腦力和體力勞動者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乾紅葡萄酒中還含有Ve、Vb、VB2等多種維生素和鈣、鎂、鐵、鉀、鈉等多種礦物質,其中礦物質與多種微量元素集合起來,遠勝於最優質的礦泉水。

  葡萄酒的儲存方法

  1. 溫度

  一般葡萄酒未開瓶之前,保證12—16℃的儲存條件都沒問題,最佳溫度則為13℃,如果溫度上升到攝氏17℃,酒的成熟速度會是原來的 1.2—1.5倍;溫度增加到23℃,成熟速度將變成2—8倍,溫度升高到32℃,成熟速度將變為4—56倍。溫度過高,葡萄酒的成熟速度太快,會讓酒的 風味變的比較粗糙,有時會造成過分氧化,而使酒變質。當然成熟速度的變化也和釀酒所用葡萄品種、釀造方法不同而異。 另外,溫度要儘量保持恆定,貯存期間的溫度變化過大,對酒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

  在喝酒的時候的酒溫和酒貯存的溫度大不相同,不同型別的葡萄酒需要不同的侍酒溫度,來展現各種酒的特點,比如白葡萄酒溫度要低一些8—12℃,甜酒要更低一些,而新鮮的紅酒可以12—16℃之間,濃郁的紅酒的溫度可以更高一些。

  2. 溼度

  軟 木塞容易發黴,葡萄酒貯藏的最佳溼度為70%。如果溼度太低,瓶口的軟木塞就容易幹縮,影響密封效果,加速酒的氧化,甚至導致酒變質。即使酒沒有變質,幹 燥的軟木塞在開瓶的時候很容易碎掉,碎木屑掉到酒裡,不但降低了葡萄酒的視覺效果,而且也會影響品酒者對整個葡萄酒的感覺。而溼度過高,軟木塞就會容易變 質發黴,有時會給酒帶來異味,而且,酒窖裡過高的溼度,還容易滋生一種甲蟲,這種像蝨子大小的甲蟲會把軟木塞咬壞。

  3. 橫放或斜放

  葡萄酒橫放或斜放,保證酒液和軟木塞接觸,可使軟木塞保持溼潤,密封性更好的同時,還能使酒體陳化,更加成熟。不過一些橡膠塞或是塑料塞的葡萄酒就不用這樣放了,因為不用保持瓶塞的溼潤,同時葡萄酒的酒體也就得不到陳化了。

  4. 光線

  葡 萄酒要放在避光的地方,因為對葡萄酒影響比較嚴重的是光線中的紫外線。紫外線分UVA和UVB,UVA一般存在於強烈的直接光照,UVB存在於所有日常光 照中,因此想要長期儲存的葡萄酒應該儘量放到避光的地方。雖然葡萄酒的深色瓶子能夠遮擋一部分紫外線,但畢竟不能完全防止紫外線的侵害。紫外線也是葡萄酒 劣化過程的罪魁禍首之一。所以,對葡萄酒的“防晒”一定要做到最徹底。

  5. 震動

  葡萄酒裝在瓶中,其變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振動會讓葡萄酒加速成熟,當然結果也是讓酒變得更為粗糙。所以應該放到遠離振動的地方,而且不要經常地搬動。

  6. 氣味

  一個氣味清新的環境對維持葡萄酒的品質同樣非常重要。如果在一個氣味混在的環境中,異味會慢慢通過木塞滲透到酒液中,從而影響酒的風味。

  7. 貯藏時間

  不 是所有的葡萄酒都能長時間儲存,不同的酒有各自的成熟期,所以葡萄酒並不是愈陳愈好。貯藏時間的長短很大部分取決於酒體的厚重程度,酒體很重的酒單寧含量 較高,一般需要貯藏時間長一些。通常,陳年佳釀可以貯藏20-30年,其它的一般不超過15年,保證在葡萄酒老化前將其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