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接見禮儀

  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好的會議接見會讓會議開得更順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 前 準 備

  桌椅、名牌、茶水

  桌椅是最基本的裝置,可以根據會議的需要擺成圓桌型或報告型,如果參加會議的人數較多,一般應採用報告型,不需要準備座位牌,如果參加會議的人比較少,一般採用圓桌型,建議製作座位牌,即名牌,讓與會人員方便就座***座次安排在後面哦***。

  就飲品而言,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喝茶,有的人喜歡喝飲料,還有的人喜歡喝咖啡,所有如果沒有特別的情況,礦泉水是最能讓每個人都接受的選擇。

  簽到簿、名冊、會議議程

  簽到簿的作用是幫助瞭解到會人員的多少,分別是哪些人士出席,一方面使會議組織者能夠查明是否有人缺席,另一方面能夠使會議組織者根據簽到簿安排下一步的工作,是加深瞭解、彼此熟悉的好辦法哦。

  黑板、白板、筆

  在有的場合,與會人員需要在黑板或者白板上寫字或畫圖,從而說明問題。雖然視聽裝置發展得很快,但是傳統的表達方式依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而且在黑板或白板上表述具有即興、方便的特點。此外,粉筆、萬能筆、板擦等配套的工具也必不可少。

  各種試聽器材

  現代會議的各種高科技裝置,投影儀、幻燈機、錄影機、鐳射指示筆等視聽裝置,給人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在召開會議前,先檢查各種裝置是否能正常使用***有時候遠端會議還要準備會議電話***。

  資料、樣品

  會議資料和產品樣品都是不可少的。

  :會 前 座 次

  座次安排基本原則

  以右為上:國際慣例,適用於商務場合。

  按照國際慣例,“以右為尊”是普遍適用的座次原則。但是在中國政務場合,大多是“以左為尊”。所以,首先要看會議的性質。政務會議、國企內部的大型會議,一般仍然遵守“以左為上”的原則;其他商務、社交、涉外活動一般遵循“以右為尊”的國際慣例。

  中間為上

  中間的位置為上,兩邊為下。相比兩邊的位置,位於中間的人講話更能使兩邊的人都清楚地聽到,更便於與兩邊的人士進行交流。

  前排為上

  “前”總是與“領先”相關。在會議中前排適宜安排更重要的人士。

  面門為上

  面門的位置比背對門的位置更加優越,建議讓尊者面門而坐。

  不同會議現場的座次分析

  長方形會議桌

  這種會議桌適用於內部會議或者雙邊談判的現場。進行內部會議時,職務最高的人應該位於短矩形邊的一側,並且應該面門而坐。進行雙邊談判時,雙方可分別坐於桌子長邊的兩側。各方職位最高者應在己方居中的位置,職位排在第二位的人坐在他的右邊,第三位者坐左邊,依次排列。

  橢圓形會議桌

  適用於內部會議,職務最高的人應該位於橢圓形會議桌面門的一邊。

  U字形會議桌

  適用於內部會議。職務高者應就座於會議桌閉合的一邊。

  圓形會議桌

  適用於迴避座次概念的內部會議或者多邊談判。圓桌會議刻意體現與會人員平等互利的原則,淡化了尊卑概念。如果參加會議的人員較多,圓桌就不適宜了。而且相對職位高者應該就座於上座、面門的位置。

  設有主席臺的會議

  主席臺座次排列為前排高於後排、中間高於兩邊、右邊高於左邊。主持人的位置可以在前排中間也可以在最右端,發言席在主席臺正前方或右前方。臺下與會人員與主席臺面對面,遵循同樣的座次原則。

  特殊情況:

  會見:官方或正式會見時,可以安排賓主並排而坐,客人坐在右側。主客隨行人員分別在兩側就坐,與賓主雙方呈U字形。

  :發 言 禮 儀

  有正式發言和自由發言兩種,前者一般是領導報告,後者一般是討論發言。作為發言者,首先衣冠整齊、儀態端莊當然是基礎,發言時應口齒清晰,講究邏輯,簡明扼要。自由發言要注意的是講究順序和秩序。

  如果與會人士的意見發生分歧,也不要太激動,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