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請的禮儀有哪些

  宴請既然作為一種禮儀性的社交活動,實現其目的,自然是組織者所追求的目標。為了能使這種交際活動獲得圓滿成功,組織者在宴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宴請的禮儀。

  宴請的禮儀

  一、確定宴請的目的、名義、物件、範圍、形式。

  1、宴請的目的通常是各不相同的,既可以是為某一件事而舉行,也可以是為某個客人而舉行,還有是為某一展覽會開幕式或閉幕式,或者某一工程的開工或竣工而舉行等。

  2、宴請要確定以誰的名義邀請和被邀請物件。確定邀請者與被邀請者的主要依據,是主賓雙方的身份應當對等。身份低會使對方感到冷淡、不禮貌。我國大型正式活動通常是以一個人的名義發出邀請,日常交往的小型宴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以個人名義或以夫婦的名義發出邀請。

  3、邀請範圍是指宴請需邀請哪些方面的人士、什麼級別、請多少人、主方請多少人作陪等。這些都需要事先從宴請的性質、主賓身份、國際慣例、雙方關係以及當前的政治氣候、經濟形勢等方面加以考慮。

  4、邀請的範圍確定以後,接下來就是擬定邀請名單。注意名單上要寫明被邀請者的姓名、性別、職務等,並適時按擬定名單提前向對方發出邀請通知。

  5、確定宴請的形式按照通常的慣例,正式的、高級別的、小範圍的以舉行宴會為宜,人多時則可採用冷餐酒會或茶會等形式。

  二、宴請的時間和地點

  1、宴請的時間應安排在主賓雙方都較為合適的時候。注意在時間的確定上,要避免對方的重大節假日、已有重要活動的時間或是禁忌日,如在西方13 日星期五均屬不適合安排宴請活動的日子。

  2、選擇宴請的地點,要根據邀請的物件、活動性質、規模大小及形式等因素來確定。如官方正式、隆重的宴會一般安排在政府議會大廈或客人下塌的酒店。

  三、宴會邀請

  1、邀請形式

  邀請有兩種形式,即口頭邀請和書面邀請。口頭邀請就是當面或者通過電話把這個活動的目的、名義以及邀請的範圍、時間、地點等告訴對方,然後等待對方的答覆。書面邀請即給對方傳送請柬***或稱請貼***,將宴會活動的內容告之對方。這樣做,既是出於禮貌,也是對客人的提醒和備忘。

  2、邀請的時間

  各種宴會邀請時間一般以提前3 -7 天為宜,過早,客人會因日期長久而遺忘;太遲會使客人措手不及,難於如期應邀出席。

  3、傳送請柬方式

  ***1***請柬上要將宴請活動的目的、名義、邀請範圍、時間、地點等都寫在上面,然後送給客人。

  ***2***請柬發出後,要及時核實出席者情況,並做好記載,以便安排席位。

  ***3***請柬的書寫格式,按規範要求應首先寫明目的,正文不用標點符號,遇重大活動時要註明著裝要求;要注意行文格式,文字措辭務必做到簡潔、清晰、準確、及時。寫名單時一定核對一次,不得將客人名字寫錯。

  宴會的環境氣氛的佈置

  色彩的運用

  宴會廳的佈置,在色彩選擇上要儘量選用暖色系列,如紅色、橙色、黃色等。置身於暖色系列的進餐環境中,易使與宴者的情緒飽滿、開朗、有交流與溝通的慾望,同時暖色調還可以增進人的飲食。

  燈光的調節

  在宴會廳裡,通過運用燈光的調節來製造和烘托宴會的氣氛,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燈光調節主要指通過燈光明暗度的變化,或無色光源與有色光源的變幻來調動和調節進餐者的情緒,以烘托宴會的氣氛。如:在一次高規格的宴請活動中,當宴會逐漸進入高潮時,宴會廳的燈光突然熄滅,正當客人不知所措時,著裝整齊的服務人員手託“火燒冰淇淋”步伐整齊地步入宴會大廳,一片漆黑的大廳裡行走的服務員隊伍宛如一條遊動的火龍;當他們向四周的餐桌散開時,又好象繁星點點。這時,音樂聲緩,燈光重新點燃,宴會客人在組織者的調動下,彷彿經歷了一場夢境,先是一陣沉默,接著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背景音樂的運用

  背景音樂在宴會廳裡的運用,往往對調節宴會的氣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與宴者在品嚐美味佳餚的同時,得到味覺與聽覺上的雙重享受。輕鬆而舒緩的音樂,有利於減輕大腦的疲勞,使身心得以放鬆,從而保持較好的精神狀態。當與宴者情緒高漲時,如何調節宴會氣氛,組織者就顯得得心應手了。宴會廳裡背景音樂的選擇,應以輕柔舒緩的抒情音樂為主,如鋼琴曲、小提琴曲、薩克斯獨奏曲、民樂及小曲等。一般而言,快節奏、有強烈震撼力的音樂,不適合運用於宴會的背景音樂。

  邀請文藝團體現場助興

  在較高規格的宴請活動中,邀請文藝團體、著名藝術家做現場表演,也是調節宴會氣氛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僅可以提高宴會的檔次,也使得宴會進行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熱烈、歡快的氣氛。必要時組織者還可以邀請主賓或重要客人上臺即興表演,將宴會氣氛帶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