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的餐桌禮儀

  山東人好爽、待客厚道、愛喝酒,但酒桌上的風俗和禮節多,你們瞭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先說入座。山東自古是禮儀之幫,所以酒桌上的賓主、長幼之分是不能馬虎的。酒桌上,一般衝門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東家的***就是買單請客的人***,酒桌上有時戲稱為“莊主”。

  在他的對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來招待客人的,叫“主陪”。這兩個位置各地叫法有點差異,但意思差不多。

  外地的朋友若不清楚其中原委,告訴你個簡單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疊法就可以分辨出來。這兩個位置的餐巾的疊法是與眾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摺疊成圓筒形狀,插在杯子裡面的。而主陪的餐巾則是疊成扇面狀的。其位置的餐巾則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狀。整個餐巾的佈局有點象是展翅的鳳凰。定好了這兩個位子,別的位置就好確定了。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賓”,右面的是“次賓”;相對應的,左面挨著主賓的是“副主陪”,右面挨著次賓的叫“次陪”,但叫“***”的多。其餘的位置賓主可以隨便坐,酒桌上戲稱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沒有“三賓”、“四陪”的叫法。

  賓主落座,開始倒酒。山東人喜歡喝酒,尤其喜歡大碗喝酒。這似乎有梁山好漢之遺風。如今雖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不用的。你若是在電影或者電視劇中看到山東人用那種三錢的小酒盅喝酒,那就很不真實了。山東時下的標準杯是三兩三的高腳玻璃杯***究竟是什麼人最先時興起來的這種杯子無從考證,但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酒一般是白酒,度數一般是38度左右***山東人並不太喜歡喝高度酒***。當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的比例折算。

  入席後每位先滿上這樣的一杯,叫門前杯。意思是讓各位自掃門前雪。這杯酒是每位到場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對主人或者東家的不尊重。這第一杯酒當然要由主人帶領大家喝。主人一般要有一個開場白,客套一番,然後定個標準。就是說這杯酒要分幾次喝完。以前一般是6次,叫“六順”,最近比較流行“7次”,即主陪帶“4次”副主陪帶“3次”,或者主陪、副主陪各帶“3次”,由***或指定一人帶“1次”,湊夠“7次”,“7”寓意“起”。“起”的意思包含有“發達、高升”的意思,圖個吉利。這樣大家在主人的帶領下,邊喝、邊吃、邊說話。這個酒一般不碰杯,山東人叫“碰杯喝了不算”。但是在舉杯的時候可以在桌子上點一下,叫“過電”。經常可以在飯店裡面聽到這樣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聲。酒桌戲稱“丐幫開會”。

  等主人帶領大家滿飲此杯,該輪到主陪發言了。同樣是客套一番,也帶領大家喝一杯酒。一般情況下,兩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主客面紅耳赤、腳下升雲。這個時候,主人宣佈禮畢,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注意了,這個自由活動可不是真的讓你出去活動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單獨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一般這個時候,客人要對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謝意,一般第一輪是主賓與主人,次賓與主陪,依此類推。在這期間,是酒桌上氣氛最活躍的時候,賓主的關係一下子能拉近許多。但這個時候往往是比較頭疼的時候。因為此時已經有半斤白酒下肚,期間勸酒的花樣有多,特別容易喝醉。

  一般山東人請客,酒桌上必定要有魚。魚在山東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別看什麼山珍海味,和魚相比也只能叫“小菜”。不是山東人稀罕魚,主要是圖個吉利,“年年有餘”嘛。一般上魚的時候,魚頭衝客人,表示對客人尊重。這個時候,客人要喝魚頭酒,尾巴方向的人要喝魚尾酒,一般是“頭三尾四”,然後大家一起吃魚。剩下的魚骨頭一般不撤,等主人叫端走再用剩下的魚骨頭做個湯的時候,其實是在說:酒席進行的差不多了,該結束了。魚骨頭作的湯叫“雜魚湯”,就是把魚骨頭和碎魚肉加湯,加胡椒、醋再燉,味道很鮮美。沒喝過的朋友可以自己做來嚐嚐,既好吃又不浪費。等湯上來了,大家喝掉個子的杯中酒,吃飯,然後筵席結束。

  山東人喝酒時間一般比較長,除了一些禮儀性的筵席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外,一般酒席時間要超過3小時,而一些摯友之間的聚會則時間更長。

  山東風俗習慣

  臘月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臘月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臘月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

  臘月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孃家,禮物帶雙數。

  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年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年初九,玉皇天誕。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穀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聖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