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二課古詩兩首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課文描寫和讚美了春天的景色。《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春日》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遊詩,讚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課文原文

  《詠柳》

  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作者: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課文教學解析

  這篇精讀課文由兩首古詩組成,描寫和讚美了春天的景色。《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春日》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遊詩,讚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同時也點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春天的源頭這個道理。兩首詩把春天描寫得奼紫嫣紅,多姿多彩,而又充滿了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萬物復甦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來的喜悅。

  《詠柳》,詠,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讚美的意思。柳樹在春天生髮,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寫柳樹,歌頌春天,讚美大自然世界呈現出的勃勃生機。

  “碧玉妝成一樹高”:“碧玉”,綠色的玉,這裡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妝”,打扮。“一樹”,滿樹,“一”字這裡不表示數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扮的一樣。

  “萬條垂下綠絲絛”:“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絛”,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不知細葉誰裁出”:“細葉”,柳樹新萌發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裁”,裁剪。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

  《詠柳》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繪了靜態中的柳樹,卻使人感到柳樹內在的生命力。後兩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賦予巧妙的想象,把對柳樹的讚美,引向對春天的讚美。這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

  《春日》詩題的意思是在春天裡。全詩講的是作者在春日裡遊覽,看到無限的春光,從中有所體悟,闡發了自己的哲理思考。

  “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尋芳”,遊覽、賞玩美好的風景。“泗水”,水名,在山東省中部,源於山東省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因四源併發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經曲阜,也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和死後安葬處的近旁。“濱”,水邊。在泗水邊“尋芳”,實際上說的是追求聖人大道。全句的意思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呆過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無邊光景一時新”:“光景”,風光景色。“一時”,一個時辰,這裡形容時間很短,一時之間。全句的意思是:那裡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等閒識得東風面”:“等閒”,平常、隨便。識得,認識到。“東風面”,春風的面貌,因我國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鬥豔的景色。“總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開、奼紫嫣紅的景象都是由春風點染而成的。以上兩句的意思是: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後。也就是說,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這首詩前兩句是從感性上得到認識,後兩句從理性上受到啟發。同時,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來描繪春天的景色,“無邊光景一時新”是虛寫,“萬紫千紅總是春”是實寫。虛實結合、寓哲理於感性形象之中,不僅把春天描繪得生氣勃勃,而且蘊含了深刻的道理,給人以理性的思考,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在誦讀中瞭解大自然春天的美麗和生氣勃勃,從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時,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讓學生積累詩句,培養對祖國古代詩歌的熱愛感情。

  這兩首詩的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大體瞭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大體瞭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回憶你記憶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給大家說一說。

  二、檢查預習

  1、自讀生字,在文中為生字注音。

  2、抽讀。

  3、小老師教寫生字。

  易錯音:妝、濱、裁。

  易混淆:詠泳、濱賓、載裁、紫緊。

  4、抽讀、齊聲讀。

  三、學習《詠柳》

  1、簡介賀知章:唐朝詩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鄉偶書》《採蓮》。

  2、解題:

  春天裡的柳樹是怎樣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麼樣的?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自由說***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齊讀課題。

  詠柳:詠即讚美。

  3、詩人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大家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什麼。***結合註釋讀***,不懂的作上記號。

  4、交流彙報1、2句:

  ⑴碧玉:綠色的玉。妝:打扮。一樹:滿樹。

  萬條:枝條多。絛:一種絲帶。

  前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打扮的一樣。

  ⑵思考:

  作者把什麼比作什麼,這樣的比喻好嗎?***引導學生想象,春天萬物復甦,柳樹也會發出新葉,新葉剛長出來的顏色,光澤接近碧玉***

  ⑶朗讀。

  5、交流彙報3、4句:

  ⑴細葉:細細的嫩葉。似:好像。裁:裁剪。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呀!

  ⑵思考:

  這兩句採用了什麼樣的形式?***自問自答***把什麼比作什麼?你從這個比喻中體會到什麼?

  ⑶指導朗讀。

  6、朗讀全詩,感悟詩境。

  前兩句寫柳,後兩句由寫柳過渡到寫春,從整首詩的描寫中,你休會到詩人對柳,對春抱著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反覆朗誦,體會詩人讚美柳樹,歌頌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讀

  語速適中,情感飽滿,基調高昂,注意停頓。

  五、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複習《詠柳》,並集體背誦,引入《春日》。

  二、解題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2、春日即在春天裡。

  三、初讀,初通詩意

  1、自讀全詩,再抽讀。

  2、分小組討論學習;讀懂了什麼,不懂的作上記號,勾出不理解的詞。

  3、交流:

  提出不懂的詞,板書,查閱字典理解。

  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尋芳:遊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泗水:水名。

  濱:水邊。

  光景:風光景色。

  一時:形容時間很短。

  新:新鮮、奇麗。

  4、由詞意思考:

  詩人在什麼樣的天氣,到什麼地方去遊覽,他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兒讀出來的。

  5、整理出前兩句的意思:

  在天氣睛朗的日子裡,詩人到泗水邊上死對頭觀賞風景,那裡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6、說說你從一二句中體會到了什麼?再指導朗讀。

  7、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4句。

  自讀、勾出不懂的詞,討論,交流解詞,再解意。

  等閒:平常、隨便。

  識得:認識。

  東風:春風。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豔的景色。

  總是:都是。

  詩意: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可春風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只有在見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色後,才明瞭是春風帶來了這無邊的景色。

  指導朗讀3、4句,說說體會,引導學生理解包含在詩歌中的哲理。

  四、再讀,感悟詩境

  聯絡詩意,說說自已的理解,體會詩人對春天的讚美之情。

  五、指導朗讀、背誦

 

猜你感興趣:

1.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本第二課古詩兩首

2.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2課古詩兩首

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說課稿

4.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本第二十九課古詩兩首

5.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