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九課寓言兩則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課文教學前老師可以佈置學生回憶學過哪些寓言,是如何學會的,並與同學交流,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課文原文

  《亡羊補牢》

  從前有個人,養了幾隻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隻。原來羊圈***juàn***破了個窟窿,夜裡狼從窟***kū***窿***long***鑽進去,把那隻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勸***quàn***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鑽進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南轅北轍》

  從前有一個人,坐著馬車在大路上飛跑。

  他的朋友看見了,叫住他問:“你上哪兒去呀!”

  他回答說:“到楚國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說:“楚國在南邊,你怎麼往北走呀?”

  他說:“沒關係,我的馬跑得快。”

  朋友說:“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是越遠了嗎?”

  他說:“沒關係,我的車伕是個好把式!”

  朋友搖搖頭,說:“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國呀!”

  他說:“沒關係,不怕時間久,我帶的盤纏***chan***多。”

  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邊走。他的馬越好,趕車的本領越大,盤纏帶得越多,走得越遠,就越到不了楚國。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課文教學解析

  這篇精讀課文包括兩則寓言故事,一個是《亡羊補牢》,一個是《南轅北轍》。這兩則寓言都出自《戰國策》。《亡羊補牢》講的是一位養羊人第一次丟了羊,街坊勸他修羊圈、堵窟窿,養羊人沒有聽從勸告;第二天他又丟了羊,才後悔沒有聽街坊的勸告,於是趕快動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轅北轍》講的是一個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卻是朝向北方。別人提醒他走錯了,他卻滿不在乎。“轅”是古代車馬前面的兩根車槓;“轍”是車輪走過之後,路面壓成的痕跡。人們用“南轅北轍”這句成語,來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也就是 “背道而馳”的意思,含有諷刺、批評的意味。

  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同時,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積累,引導他們喜歡寓言,學習讀懂寓言的方法。這兩則寓言,內容通俗易懂,故事情節簡明有趣,但寓意深刻。教學中要在學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瞭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這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後悔、勸告、盤纏、硬要”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3、瞭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課文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學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兩則寓言故事。

  3、瞭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瞭解寓言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說成語,引入新課

  1、說說你們知道的成語。

  2、導語: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中,成語是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們習慣用成語來表達意思,準確、生動、簡潔。知道嗎?許多成語都蘊涵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個成語故事。讀完故事,相信你會對成語有更深的瞭解。

  二、熟字新解,引導板書

  1、板書“亡、牢”:

  你能說說你知道的關於亡和牢的詞嗎?通過這些詞,你知道它們通常表示什麼意思?

  2、板書“羊、補”:

  在亡羊補牢中,“亡、牢”又是什麼意思呢?認真讀書,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並在課文中找依據。

  四、檢查自讀效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出示生字,認讀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彙報“亡、牢”的意思。可爭論,可查字典。

  4、相機指名讀課文,師生評議,進一步理解內容。

  ⑴第二段,要讀出勸說的語氣。

  ⑵第三段,要讀出養羊人著急、洩氣的心情。

  ⑶最後一段,要讀出醒悟、積極補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六、交流體會,明瞭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麼?

  2、全班交流。

  七、總結

  《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它使我們明白了,做錯了事或出了問題,及時改正或補救,還不晚。所以人們常說:“亡羊補牢,為未晚也!”

  八、學習生字,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

  2、指導寫字。

  3、比一比,組成詞語:

  悔******叼******屈******窿******

  梅******叨******窟******隆******

  第二課時

  一、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戰國時期,魏王曾想進攻趙國。魏過的賢人季樑十分著急,就匆匆地去見魏王。為了開導魏王,他給魏王講了一個故事。你相知道是什麼故事嗎?魏王最終會不會打趙國呢?請你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彙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內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轅北轍、盤纏”兩個詞。

  3、練習朗讀課文,講述故事。

  四、創設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面對那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麼?

  2、你相對哪個楚國人說什麼?

  3、回到課文開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打趙國呢?為什麼?

  五、總結

  《南轅北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是選錯了方向,無論怎麼努力,也是達不到目的的!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

  “纏”右邊不要寫成“釐”。

  3、抄寫詞語。

  七、拓展活動

  蒐集寓言故事,準備參加語文活動:講寓言故事。

 

猜你感興趣:

1.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本第九課寓言兩則

2.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九課寓言兩則課文

4.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教案設計

5.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9寓言兩則教學反思

6.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寓言兩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