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向上的經典文章

  只有不斷找尋機會的人才會及時把握機會,我們都需要這樣的勵志文字和文章來激勵自己的青春,那麼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青春勵志自白

  也許,大多數人和我一樣,處在這個尷尬的年紀,內心表現的都很迷茫,浮躁,焦慮,徘徊,甚至恐懼。面對身邊的人,不知道該如何為之相處,面對周圍的環境,可以說出來噁心到連自己看著餐桌上的盛宴都難以下嚥,面對自己的事業,只能帶著烏托邦的那些天真理論。一直深處碰壁著,至於其它的,想想都感覺到害怕。所以逃避,成了自己對於未來的長久伴隨者。

  畢業前,我有過許多夢想。我想去遊遍他方的每一個山川古城,只要能吸引到我眼球的地方,都想獨自一個人去看看。我想過,等我工作穩定,賺錢,買車,買房,擁有這些物質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對於現實的慾望。我想過,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和她談一場瘋狂的戀愛,為她穿上最美的婚紗,然後生一個健康的孩子,組建一個溫暖的家庭,然後安穩的享受幸福。我想過,要孝敬父母,帶他們去想去的地方,幫他們去完成他們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我想過,去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給他們帶去正能量,帶去一絲心底的溫暖。我想的很簡單,但是前方的複雜,迷離,一直在阻擋著我,但是沒關係,我相信的是自己,你能做到。

  畢業後,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晚上七點回家,一直勞心於自己的工作,擠在擁擠的公交車裡,看著一個個陌生的人頭,從縫隙中騰出一絲空氣,讓自己使勁的呼吸。每到月底,拿著薪資,去買件衣服,吃個美餐,犒勞自己。我一直住在一個單間裡,沒有勇氣去旅行,更不用說,戀愛,買房,買車,幫助別人。但頓時,我醒悟了。一定要努力去接近那些讓現在的自己不敢去接近的夢想。以此文獻給那些和我一樣,曾經一無所有的人。

  ***一***想抓住更好的機會,那就是主動。

  敢想者與不敢想的人,是來自兩個極端的人群,前者要比後者生活的更為充實,而且敢想的人永遠在推動著自己在進步,他們往往會說出一些連大夥們聽起來都為之驚呆了的事情。

  有想法的人精神上永遠不會落伍,因為精神財富就足以餵飽他們,但是除此之外,你必須得行動起來,這樣才會創造出屬於你最大的財富。

  不管你看待這個世界有多醜陋,有多坑髒,但是上天對待每一個人,我想都是公平的,上帝給了你的,你不珍惜,那是另外一回事。

  並不是你沒有機會。一個這樣的對比:一個人用26年的時間讀完上千本書,遊遍了26個國家,精通了26個國家的語言,而讓他有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而另一個人,大學四年,專業課經常逃課,要不上課睡覺,要不玩躲在宿舍把玩著遊戲,墮落了四年。畢業後,迎來了有機會,沒能力的日子,面對機會,只能眼睜睜的被別人拿走。

  時間能徹底改變一個人,包括性格,能力,修養,氣質。所以你得主動起來,因為機會是給那些喜歡它的所準備著的,而在喜歡的前提下,你必須能夠駕馭它。

  ***二***你要相信世界是公平的

  上班後,為了省下每天四元的公交費,要提前半小時起床,生怕昨晚調好的鬧鐘不響,所以都得醒來好幾次看看時間,上班遲到雖說遲到不會扣錢,但是還是不要遲到的為好。早上擠在開往公司的公交上,一個人也不認識,所以會不當回事的與他人站在一起,看著外面的風景,想著心裡思念的那個人,思考今天的工作該怎麼完成,明天的工作該怎麼安排。

  不要去抱怨社會對你的不公平,你要想,當你走進麥當勞的那一瞬間,還有多少人跪在街上乞討生活。當你在辦公室吹著空調時,還有很多人,在風淋雨晒中扛起一塊碎石牆板。其實,只要好好活著,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這已經是社會對你最大的公平。

  ***三***我們終將重回原點

  你想要一個人去旅行,又想跟朋友們好好聚聚;你想要去考研,又想先工作幾年;你想要好好背上幾天單詞,又想去參加社團活動。有時候,你會問自己,你想要的是不是太多了。你的生活是不是太忙碌了,你是不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做了這麼多,是不是隻想給自己一些心裡安慰,好讓別人看起來,你並不比他們落後多少。

  那時候,同事經常問我,你怎麼天天喜歡揹著一個雙肩包上下班啊?每逢聽到這樣問我的人,我都只是對他們笑笑。也許很特殊,也許是因為個性。其實,當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總有人會去議論你。我覺得這也很正常,慢慢地他們也就習慣了。

  揹包上班的原因,可能是懷念學生時代的情節,也可能是想體驗一下城市旅人的生活。

  ***四***讓時間,阻隔我們見面的距離

  總有些人會說,下週有時間,去找你玩,於是你當真了。到了週末,她說,我這邊有事,離不開,下週有時間打你電話。於是你又相信了。然後,苦苦的盼著那個人的話,結果週末已過,連個資訊都沒有收到,更何況她的人影。當失落降臨,原來才發現,是你太把事當回事了。

  每一個人的心裡,都住著那麼一個人,心裡明明想著她,卻從不敢去聯絡她,所以時間一長,自戀的你認為,只要想著她也是一種幸福。但是,思念是一種獨有的病態。你也許忘記了當年擁有無比勇氣的你,而因為一件這樣的小事,就把你打敗了。不要讓自己這樣痛苦的活著,因為另一個人我想也在和你一樣糾結,一樣掙扎。

  ***五***年輕,是一場旅行

  沒有人相信你的時候,你可以讓自己相信自己,相信這件事,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夠做好。沒有人在你身邊的時候,你可以一個人思考,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吃自己愛吃的美食。沒有人支援你的時候,你可以給你一點鼓勵,讓自己堅持下去,因為堅持做了,可以讓自己瞬間長大。並不要覺得害怕,一定要讓自己覺得自己很穩健,很可靠,很安全。

  每週六的晚上都會去看一次煙花,每週日的下午,也都會去爬一次嶽麓山,每週重複著,每月重複著。因為那時在想,我除了忙於工作,我應該去學會思考,學會體驗大眾的生活,學會去鍛鍊自己的身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帶去緩衝的餘地,去挑戰自己的明天,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活的真實而富有意義。

  每天有這樣一群人,都在心裡做著許多的美夢,夢想有車,有房,有錢,有鑽戒。但是他們只能擁有微薄的薪資,而每天的幻想卻成為了自己向上的動力,但是他們永遠忘了去改變自己。久而久之,幻想成了他們最大的安慰,一年,兩年,到最後,始終迴歸原地,唯一改變的就只有那消逝的青春。

  ***六***適應你所有不曾適應的東西

  一路走來,才發現,我一直在接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沒辦法,那就去適應你那些不適應的東西吧。並且儘量做到喜歡上它。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是貴族。就算你生下來就是王子,就是千金,但這又如何?附屬你身上的這一切都不是你的,也許有一天,它們都會離你而去。

  小時候,家長問我們,送你去學校讀書寫字,好不好?你說,好。你以為學校很好玩,學校有那麼多和你年齡相差不多的人。所以高高興興地就答應了。當上了一段時間後,你覺得總有老師在束縛著你的自由。你於是跑回家,跟著老爸老媽說,我不去學校了。他們問你怎麼就不去了?你說不好玩。在老爸無任何理由的臭罵聲下,你還是乖乖的去了學校,這一呆就是十幾年。

  長大後,適應了學校的生活節奏,生活方式,你又得奔往另一個成人空間,社會。當你幻想進入這個空間時,你覺得總算可以自由了。但是看著身邊的人都忙著找工作,賺錢時,你傻了眼。原來這一切並不是我們曾經幻想的那樣,當你在被某領導臭罵一頓後,你還是拿著低微的工資過著平凡的日子。你開始頓悟了,原來家裡總比學校美好,學校總比社會美好,童年總比成年美好。而為什麼,在我們經歷時,總覺得它是那樣的不懈人情。其實,早點去適應你那些不適應的東西,總會是好的。

  ***七***感情,不需要刻意

  當一個人心悶的時候,會從興漢門穿過湘江橋,一直步行至河西大學城,再從大學城走到錦繡瀟湘。也許別人並不理解,好好的有車乘,幹嘛要去虐待自己。其實,有時候人生就是一個跟自己內心不斷較勁的過程。

  也許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些不懂的事,自然而然的就懂了;有些不願接受的事實,也慢慢地開始接受了;有些來不及考慮的事,也用不著考慮了。其實,選擇順其自然,比什麼都來得可靠。時間的強大,在於地球在運轉,所以你的思維,也時常在跟著時間一起在行走。

  愛情,隨著年齡的漸長,越發覺得不可相信,陷入了一種半信半疑的狀態。而變得越來越相信親情,總感覺的親情要比愛情走的長久。即使幾天不見,甚至幾年不見,依舊別人無法取代他的位置。是不是該聯絡了,是不是該見面了,原來你的一個電話,一條簡訊,他從另一個城市乘車來到你所居住的城市,目的就是為了想看你一眼,陪你吃一頓飯,看一場剛上映不久的電影,逛以前兩人曾經逛過的街角。

  ***八***成長,它教會你的

  二十一歲,彷彿對深處的世界是一片空白的,身邊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愛人,唯一留在身邊的只有自己。那時,想要去旅行,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要去幫助那些需要被幫助的人。可結果,我並沒有去做。因為我弱小的力量,還不足以支撐起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必須努力工作,努力奮鬥,努力接近他們,這才是我目前要做的事。

  早上八點半上班,晚上五點半下班,因為租房離公司太遠,所以七點就要去擠公交,每天來回的時間都要佔據我三個多小時。花掉八塊錢的車費,而那時每天的平均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所以這一直是我的痛處,但回憶起來,總會認為那時的你真行。

  我不是一個作家,也不想成為一個作家,我只喜歡過著現在我想要的生活,可以每天埋頭夾在喜歡的書堆裡,可以寫出與自己能產生共鳴的文字,可以做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裡沒有欺騙,沒有虛偽,沒有算計,我只想安穩的選擇,並享受身邊的一切。

  一個人對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不要全心全意的付出,要麼你您寧願做別人的傀儡,我想大多數是不會這麼做的。所以,你要告訴自己要嚴謹,你要收斂,你要低調,更不要把所有的祕密毫無保留的說給另一個人聽,這個人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也可能是一個不懂你的人。這樣做不是我不懂得分享,而是容不得別人的踐踏和坑髒。

  ***九***青春,不就是過了把癮,然後就死了

  也許,會因為一次銘心的戀愛;也許會因為一次分別的情誼;也許,是因為別人對你的打擊,讓你瞬間掉淚;也許,是你玩膩了這個世界遊戲規則,讓你不再天真。也許……我們生活中有著太多的也許,正因為,這樣或那樣的某一種也許發生在了你的身上,於是,青春就不在了。

  青春,走過了,路過了,不必感傷,因為它終究是用來懷念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出入KTV,不再泡吧,不再和一群壓著馬路到凌晨的死黨鬼混。我開始厭倦這樣的生活,因為我始終覺得這樣的年齡已經不再屬於我了。而這些東西,本應該屬於那些恰逢時機的人們。而我不再是了。青春,沒有什麼,只是在路過我生命的人生路口時,過了把癮而已。

  :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我們應該相信自己是優秀的,如果你始終這麼認為,並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前進,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生命之花怒放得讓人驚訝。

  機會為每個人存在。一個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世界上沒有誰可以限制我們走向成功,除了我們自己。只要開啟心扉,相信自己是最優秀的,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有人曾這樣說過:“信心是生命和力量,是創立事業之本,是奇蹟之源。只要有足夠的信心,你就一定能贏得成功!”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因為某些事難以做到,我們才沒有自信;而是因為我們缺乏自信,某些事才顯得難以做到。

  一個缺乏自信的人,就如同一根受潮的火柴,無論能力多麼強,都很難擦出成功的火花。古往今來,許多失敗者之所以失敗,並不是缺少智慧,也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自信。當機會來臨,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終任由它流入別人的手中。其實,只要敢想敢做,敢於承擔責任,一切都有可能,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缺乏自信的人總是把事情想得比實際要艱難,並且不斷地給自己壓力:“這件事我做不到。”結果錯失良機。

  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臨終前要求他的得力助手在半年內給他找一位最優秀的人來繼承他的思想。助手點頭答道:“好的,我知道您思想的光輝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很好地傳承下去。”

  蘇格拉底說:“是的。我需要的最優秀的人要非常有智慧,還要有絕對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可是,這樣的人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你能幫我找一位嗎?”

  助手很快應承下來。然後,助手就開始了大海撈針一般的尋找。他不辭辛苦地走過很多地方,找到很多有智慧、有勇氣的人。可是,他們最後都被蘇格拉底否決了。直到蘇格拉底病入膏肓,他最得力的助手依然沒有找到那個“最優秀的人”。

  蘇格拉底看著助手眼底的愧疚,想最後一次點化他,就硬撐著坐起來,拉著他的手說:“辛苦你了!不過,你找來的那些人在我看來還不如你優秀。”他的助手聽後更加愧疚地說:“我一定更加努力地去尋找。即使走遍全世界,我也要把那位最優秀的人找到。”蘇格拉底聽後,失望地搖搖頭,不再說話。

  蘇格拉底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而那個最優秀的人還是沒有找到。他的助手又傷心又羞愧:“我真對不起您!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那個最優秀的人,令您失望了。”

  蘇格拉底撐著最後一口氣說:“失望的是我,對不起的卻是你自己啊!”他喘了喘氣,接著說道:“最優秀的人其實就是你自己。可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最終把自己耽誤了……”說完,他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而他的助手默默地流下了悔恨、傷心的淚水。

  助手因為不敢相信自己就是那個最優秀的人,白白失去了一個獲取成功的最好機會。現實中有很多人像那個助手一樣,只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卻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在機會面前否定自我,不敢進取,自甘沉淪,最後和成功失之交臂。

  很多人可能都曾有過這樣的想法:這輩子,我是不可能有獲得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的機會了。他們以為,那些美好事物都只是為那些最優秀的人準備的。這種自卑心理阻礙了他們去獲取得成功,成為最優秀的人。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無論是什麼事,只要肯幹,就一定可以幹好。或許你面對的是一件你從來沒做過的事,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夠做成。這時你就需要有敢於嘗試的勇氣,沒有試過,你怎麼知道你不能成功?

  自信是成就一番事業最重要、最可靠的資本,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各種障礙、排除各種艱難,最終抵達勝利的終點。仔細觀察那些成就了一番偉業的卓越者,我們可以發現,在成功之前,他們往往都具備極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就是最優秀、最出色的。如此一來,他們在工作中就會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排除萬難,奮力拼搏,直到最終取得勝利。

  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張巨集江曾說:“從小我就相信我是最聰明的。即使在後來的日子裡我常常不如別人,但我還是對自己說,我能比別人做得好。”自信是對自己百分之百的肯定,是一種內在實力和實際能力的統一體現,是引導自己走向優秀的燈塔。一個人的自信決定了他的能量、熱情以及潛能挖掘的程度。一個高度自信的人,一定擁有強大的能量,使他不斷地挑戰自我,爭取成功。

  只要你相信自己是最優秀的,你就一定是最優秀的!強大的自信將會為你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賦予你強大的正能量,帶你走出人生的困境,走向燦爛的未來。

  :給年輕人的三個藥方

  第一個方子是:“總得時時尋一個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個青年人離開了做學問的環境,若沒有一個兩個值得解答的疑難問題在腦子裡打旋,就很難保持學生時代追求知識的熱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個真有趣的問題天天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誘你去解決它,天天對你挑釁地笑,你無可奈何它——這時候,你就會同愛戀一個女子發了瘋一樣——沒有書,你自會變賣傢俬去買書;沒有儀器,你自會典押衣服去置辦儀器;沒有師友,你自會不遠千里去尋師訪友。沒有問題可以研究的人,關在圖書館裡也不會用書,鎖在試驗室裡也不會研究。

  第二個方子是:“總得多發展一點業餘的興趣。”

  畢業生尋得的職業,未必適合他所學的;或者是他所學的,未必真是他所心喜的。最好的方法是多發展他職業以外的正當興趣和活動。一個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樣用他的閒暇時間。他在業餘時間做的事往往比他的職業更重要。

  第三個方子是:“總得有一點信心。”

  我們應該相信:今日國家民族的失敗都由於過去的不努力,我們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一粒一粒的種,必有滿倉滿屋的收穫。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會白費。

  但是,我記得兩年前,就有一個大學畢業生寫信來說:“我們畢業之後,就失業了!吃飯的問題不能解決,哪能談到研究的問題?職業找不到,哪能談到業餘?求了十幾年的學,到頭來不能糊自己一張嘴,如何能有信心?所以你的三個藥方都沒有用處!”

  對於這樣失望的畢業生,我要貢獻第四個方子:“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專責備別人,更不必責備社會。”

  你應該想想,為什麼同樣一張文憑,別人拿了有效你拿了就無效呢?還是僅僅因為別人有門路、有援助而你沒有呢?還是因為別人學到了本事而你沒學到呢?為什麼同叫作“大學”,他校的文憑有價值,而你母校的文憑就不值錢嗎?還是僅僅因為社會只問虛名而不問實際呢?還是因為你的學校本來不夠格呢?還是因為你的母校的名譽被你和你的同學鬧得毀壞了,所以社會厭惡輕視你的學堂呢?我們平心觀察,不能不說今日中國的社會事業已有逐漸上軌道的趨勢,公私機關的用人已漸漸變嚴格。凡功課太鬆,管理太寬,教員不高明,學風不良的學校,每年儘管送出整百的畢業生,他們在社會上也休想得著很好的位置。偶然有了位置,他們也不會長久保持的。反過來看那些認真辦理而確能給學生一種良好訓練的大學,它們的畢業生很少尋不著好位置。

  今日的中國社會已不是一張大學文憑就能騙得飯吃的了。拿了文憑而找不著工作的人們,應該要自己反省:社會需要的是人才,是本事,是學問,而我自己究竟是不是人才,有沒有本領?從前在學校挑容易的功課,擁護敷衍的教員,曠課,鬧考,帶夾帶,種種躲懶取巧的手段到此全失了作用。躲懶取巧混來的文憑,在嚴格用人的標準下,原來只是一張廢紙。即使這張文憑能夠暫時混得一隻飯碗,終究是靠不住、保不牢的,終究要被後起的優秀人才擠掉。能夠如此反省,方才有救援自己的希望。

  “畢了業就失業”的人們怎樣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沒有別的法子,只有格外努力,自己多學一點可靠的本事。二十多歲的青年,若能自己勉力,沒有不能長進的。這個社會是最缺乏人才又最需要人才的。一點點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獎勵,一分的成績往往可以得著十分百分的虛聲,社會上的獎掖只有遠超過我們所應得的,決沒有真正的努力而不能得著社會的承認的。沒有工作機會的人,只有格外努力訓練自己可以希望得著工作,有工作機會的人而嫌待遇太薄、地位太低的人,也只有格外努力工作可以靠成績來抬高他的地位。只有責己是生路,因為只有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